李玉通
[摘? ? ? ? ? ?要]? 在應試教育的傳統(tǒng)教學課堂中,教學主體通常都是教師,學生只是在教師的“填鴨”和灌輸下進行知識的接收,這對于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提升都是一種極大的限制。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學生的教學主體位置漸漸得到凸顯,但是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有很多學生的主體認知度還沒有得到提高,還是習慣于被動的學習方式。針對中職語文教學實踐中提升學生主體認知的策略進行探討,旨在提高中職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和質(zhì)量。
[關? ? 鍵? ?詞]? 中職語文;主體認知;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15-0214-02
語文教學目標在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和語言應用能力,尤其對于中職學生而言,其即將步入社會,需要具有良好的語言交流表達能力和深厚的文化素養(yǎng)[1]。所以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需要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質(zhì)量,從而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而想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教師就必須充分契合新教學改革理念,以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讓學生充分認知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重要性,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主體認知。
一、應用微課進行課前預習,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課前預習是教學實踐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只有通過良好的預習,學生才能有目的地進行課堂聽講,更加深入地對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從而不斷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zhì)量。微課是教學改革以及科技發(fā)展結(jié)合的產(chǎn)物,具有生動簡短、重點突出的特點,其良好地契合了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將其應用在中職語文課前預習中,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例如在人教版中職語文第二冊第五單元第二課《鴻門宴》的學習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更好地對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獲得更高效率和更高質(zhì)量的課堂學習,教師可以采用微課來對學生進行預習指導。首先,教師需要契合教材內(nèi)容以及學生的學習特點設計制作預習微課。在微課的片頭,教師可以簡單地為學生講解鴻門宴當時的歷史背景和故事背景,以此來鋪墊學生之后的學習認知和理解。在預習微課的播放處理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鴻門宴文本中的重點詞句,讓學生理解文本內(nèi)容以及文本的中心思想。在預習微課的片尾,教師可以向?qū)W生提出一些思考性的問題,如鴻門宴中展現(xiàn)了劉邦怎樣的品格?這些品格在當今社會中可有用武之地?如此,通過預習微課的學習,學生對教材的重難點知識有了全面的掌握,從而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更加深入地進行學習,進而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與此同時,在預習微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學生的主體認知得到了顯著提高。
二、應用多媒體進行課堂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tǒng)的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采用教師為教學主體的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填鴨”和灌輸,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學習興趣的發(fā)展[2]。新教學改革理念下,教育行業(yè)對學生的主體認知非常重視,而想要有效提高學生的主體認知就必須要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正所謂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最好老師,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需要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來進行課堂導入,從而顯著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微課一樣,多媒體同樣具有生動形象的特點,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從而讓學生在相關情境中切身去感受和學習,從而不斷激發(fā)學習興趣。
例如在人教版中職語文第二冊第一單元第三課《化妝舞會》的學習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就可以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首先教師需要契合教材內(nèi)容在網(wǎng)上查找一些有關于化妝舞會的視頻內(nèi)容播放給學生看,面對這樣的視頻材料,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了,因為有很多學生都希望參加這樣有意思的派對。然后在學生觀看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圍繞教材的重點知識向?qū)W生提出這樣一些問題:(1)在化妝舞會中我們需要注意哪些禮儀?(2)化妝舞會中包含哪些文化和思想?在多媒體視頻情境中學生能夠感受到舞會的魅力,同時能夠在教師問題的引導下很好地挖掘舞會的魅力源自哪里。最后在視頻播放完畢之后,教師需要針對剛才提出的問題幫助學生進行分析,分析的同時將學生的思緒轉(zhuǎn)移到教材內(nèi)容中來。如此,在這樣一個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教師充分調(diào)動起來,而且導入環(huán)節(jié)和教材內(nèi)容教學也聯(lián)系得非常緊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教材知識的學習。與此同時,在這樣的課堂導入教學情境中,學生經(jīng)過自己的感受和感悟來思考問題、獲得知識,從而其主體認知將得到顯著提高。
三、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教學改革理念下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其能夠?qū)⒄n堂交還給學生自己,從而充分凸顯學生的教學主體位置以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教學主體作用,進而在不斷提高學生主體認知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知識探索能力[3]。所以在中職語文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以及顯著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例如在人教版中職語文第二冊第四單元第一課《傳統(tǒng)文化與文化傳統(tǒng)》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首先,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能力以及學習基礎對學生進行均勻調(diào)配,以此保障各個組的學習質(zhì)量差異性不高。然后教師需要針對教材重點知識為學生提出一個探討研究主題,例如教師可以將主題設置為:我國有哪些傳統(tǒng)文化和文化傳統(tǒng)?這二者之間有什么異同?在學生開展討論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融入學生中間,傾聽學生的想法以及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一定的幫助。最后在學生探討完畢之后,教師需要組織學生進行小組總結(jié)陳述,并且針對學生的一些觀點和看法闡述一些自己的理解和建議。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只是作為組織者和引導者在發(fā)揮教學的作用,而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他們通過彼此之間的探討以及總結(jié)思考,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傳統(tǒng)文化和文化傳統(tǒng)以及這兩者之中都有怎樣的內(nèi)涵體現(xiàn)[4]。如此,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和學習能力都得到了顯著提高,與此同時,學生也有了更為深刻的主體認知,并且充分發(fā)揮著主體認知的作用。
四、開展課外活動來充分提高學生的主體認知
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主體認知,除了需要在課堂上使用一些新型的、高效的教學手段,還需要在課后積極鼓勵以及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開展第二課堂來有效提高學生的主體認知。如在學習完《雷雨》這篇課文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外的舞臺劇表演。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學生必須充分理解課文以及通過課外資料的輔助來深刻理解相關人物的性格特點、動作特點以及內(nèi)心活動等[5]。如此,通過課后舞臺劇表演的形式,教師讓學生積極投入到文本的學習之中,從而顯著提高學習質(zhì)量和知識實踐能力。除舞臺劇的形式,教師還可以開展很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如在學習完《聲聲慢》之后教師可以組織開展一個詩歌朗誦的活動,讓學生在富有感情的朗誦中更加深刻地體會文本的情感以及思想。與此同時在學習完《我若為王》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主題為“我若……”的作文大賽,等等。在中職語文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通過開展各式各樣的課外活動,為學生構(gòu)建了第二引導課堂。學生能夠在各種活動的積極參與中,充分發(fā)揮學習主體作用,通過切身感受能夠更好地對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從而在不斷提高學習質(zhì)量的同時不斷提高主體認知。
五、總結(jié)
總而言之,有效提高學生的主體認知對于中職學生的高效率、高質(zhì)量語文學習至關重要。所以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需要充分契合新課改理念,以引導者、組織者的身份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從而在充分突出學生教學主體位置的基礎上不斷發(fā)揮學生的教學主體作用。在提高學生學習質(zhì)量的同時有效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從而為其今后的良好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同菊.中職語文教學實踐中提升學生主體認知的策略分享[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2(9):20-23.
[2]高開平.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與學生對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認知及目前教學現(xiàn)狀[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下),2018,26(10):15-16.
[3]裴艷.中職語文教學提升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的實踐策略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8,20(25)12.
[4]戴步云.中職學校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J].科教導刊,2018,18(7):137-138.
[5]陳永生.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策略研究[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8,20(8):80-81.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