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桐
摘要:排列組合是我們高中數學教材中非常重要的模塊,也是高考必考的模塊。它的內容相對獨立,又具有邏輯性,題型千變萬化,是教學的難點之一。所以在學習的時候要掌握方法,這樣才能提升邏輯思維能力、抽象能力、數學建模能力,培養(yǎng)數學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本文將對高中排列組合常見題型和方法進行總結,幫助同學們克服這一難點。
關鍵詞:排列組合;解題方法;實踐探究
中圖分類號:G64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2-054-2
排列組合是高中數學中非常重要的模塊,如果只按照常規(guī)方法解題極易出錯,所以教師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啟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發(fā)掘排列組合的不同解題思路,從而實現自身解題水平的提升。排列組合的學習,如果緊緊圍繞“分類相加、分步相乘;有序排列、無序組合”這十六字方針,不僅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形成良好的數據分析及數學運算能力,同時對于其他部分的知識點也能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應。
一、學會分類分布是基礎
一般情況,分類問題用加法,分步問題用乘法。那么何時用加法,何時用乘法呢?分類與分步的區(qū)別在于某一方法若能單獨完成目標結果則屬于分類,反之則屬于分步。并且分類問題中每一種方法之間是彼此互相平行、互不影響的,而分步問題中每一個方法之間是承上啟下、缺一不可的關系。例1:(1)若現在從哈爾濱出發(fā)去北京,可選擇的交通工具有飛機、高鐵、動車、普快、自駕,問一共有多少種出行方式?結果顯然是將所有種類相加,共5種。(2)若從哈爾濱出發(fā)去北京,中間需在天津轉車,從哈爾濱至天津有3種出現方式,從天津至北京有5種出行方式,問從哈爾濱至北京共有多少種出行方式?結果為15種。
二、區(qū)分排列組合是重點
排列組合的定義都是從n個元素中選取m個不同元素,不同之處在于排列是將m個元素排成一列,而組合則是將m個元素組成一組。要深入了解排列組合的區(qū)別,要明白當元素的順序改變對結果造成影響那么為排列問題,反之當順序的改變對結果沒有影響則為組合問題,即“有序排列、無序組合”。例2:乘坐動車從哈爾濱出發(fā)去北京,沿途共設有10個停靠站(含起始站),問(1)鐵路部門需要為這段旅程準備多少種車票?分析:一張車票由出發(fā)站和終點站決定的,那么從這10個站點當中任意選取2個站點都可以構成一種車票,并且當改變出發(fā)站和終點站的順序會影響車票的結果,故此題為排列問題,答案為A210。(2)鐵路部門需要為這段旅程準備多少種票價?分析:此題與上一問不同之處在于從車票變成了票價,一張車票的票價是由距離決定的,即使改變出發(fā)站和終點站的順序,但不影響最后的結果,故此題為組合問題,答案為C210。排列注重元素的差異性和順序性,組合則沒有要求。遇到復雜的排列組合問題則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將問題簡單化,下面講述常見的解題思路。
三、利用解題策略是突破
排列組合題目比較抽象且靈活多變,同學們通常都很難掌握,但只要對排列組合的解題方法對號入座,看到問題自然能迎刃而解。
1.特殊元素優(yōu)先排
在排列組合問題中如果題目對某個特殊元素有要求,我們必須先考慮優(yōu)先安排特殊元素,然后再考慮其他元素的排列組合問題。例3:甲、乙、丙、丁、戊五所高校組織軍訓聯合匯演,其中有3所本科院校、2所??圃盒#總€學校有一個方陣,5個方陣按照一定的順序參加檢閱。(1)要求甲第一個或最后一個出場,求檢閱的情況數?分析:根據題意的要求甲必須在首位或末尾,則甲為特殊元素優(yōu)先排,有2種排列方式。當甲元素排完之后再把其他4個元素進行全排列,總共有種C12A44。
2.相鄰元素用捆綁
捆綁法對于解決排列組合問題是非常有效的手段,我們首先應從整體考慮,將題目中要求相鄰的元素捆綁成一個新的獨立的元素,然后與其他元素形成排列關系,最后再對捆綁部分的元素展開排序,最終得到結果。例3:(2)要求甲、乙的出場順序相鄰,求檢閱順序的情況數?分析:首先把甲乙看作一個整體,使其和其他剩余的3個元素進行排列,共有A44種方式。別忘了甲乙內部還有A22種,那么根據分布原理共有A44A22種方式。
3.不相鄰元素用插空
在解決排列組合元素不相鄰問題時可采用插空法進行解題,首先將沒有限制條件的元素進行排列組合,然后將指定的不相鄰元素直接插入到已排好元素的間隙或兩端,這就是插空法。例3:(3)要求甲、乙的出場順序不相鄰,求檢閱順序的情況數?分析:本題利用插空法先將沒有限制的丙丁戊三個元素進行排列,有A33種方式,這三個元素中間加兩端有4個空,然后將不相鄰的甲乙放在其中2個位置上,有A24種方法。最后便可以得到答案為A33A24種。
4.正難則反用排除
對于某些排列組合問題,如果直接分析情況數有很多就不易解決,若換個角度運用反向思維進行思考就會使問題變得容易,這樣可以先求出不符合問題的答案,然后再從總的求法中減除反向答案,這樣結果會做到不重不漏。例3:(4)匯演結束后,選出2所學校評為優(yōu)秀匯演院校,求至少有1所??圃盒5倪x法有多少種?分析:此題問法中關鍵字為“至少”,所以可采用排除法解題。從整體5所學校當中選出2所的方法為C25種,1所專科學校都沒有的方法為C23,所以至少有1所??圃盒5倪x法為C25-C23種。
5.相同元素用隔板
隔板法適用于相同元素的分配問題,對于一些名額指標分配、小球裝盒等,需要構造情景,將所有的元素先排成一列,然后再在各元素間的空隙中(不包括兩端)插入隔板,這樣就將元素分成了你想要的幾個部分。通常將n個相同的元素分配成m份,可以看作在n-1個空隙中,插入m-1塊隔板,因為元素相同所以沒有順序,故有Cm-1n-1種分法。例4:學校購買了20套完全相同的桌椅,分給七、八、九年級,按照需求量的不同,七年級至少分3套,八年級至少分4套,九年級至少分2套,問有多少種不同的方法?分析:由于題目要求至少3套、4套、2套,我們不妨把他們都變成至少1套,即先給七年級2套,給八年級3套,九年級1套。問題轉化為共有14套桌椅分給三個年級,每個年級至少一套的不同分法。將14套桌椅排成一列,除了首尾中間共有13個空隙,從中選2個插入隔板,將其分為三組,不同的插法就是不同的分配法,有C213種不同的方法。
綜上所述,早在小學的計數問題和初中的不定方程問題,我們就開始接觸排列組合思想,到了高中階段,排列組合又和概率的學習密不可分;甚至于社會的各個行業(yè),也可以利用排列組合的思想去解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一方面是要求學生充分掌握教材的理論知識和解題方法,另一方面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想和數學核心素養(yǎng),以此提升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高中階段的學生在面臨排列組合問題時可能會由于思考不全面,造成解題失誤。本文將常見的幾類排列組合問題進行了歸納總結,學生應當加強相關的練習,這樣才能掌握題型特征做到舉一反三。排列組合的邏輯性、抽象性很強,學好這部分的知識對于后續(xù)知識點的學習也是有所裨益。希望通過本文可以打開排列組合的大門,從而享受數學世界的美好。
[參考文獻]
[1]李智敏.例談排列組合問題的若干解題策略[J].中學生百科,2007(11):30-32.
[2]張金華.排列組合問題的常見解題策略[J].語數外學習,2007(4):31-34.
[3]徐輝梅.高中數學排列組合解題技巧研究[J].高中數理化,2014(22).
[4]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哈爾濱15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