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五四運動”看新時代青年愛國主義教育

      2020-04-29 08:20:15金橋
      克拉瑪依學刊 2020年1期
      關鍵詞:新時代青年五四運動愛國主義教育

      摘 要: 愛國主義教育是新時代青年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拔逅倪\動”歷經(jīng)百年滄桑,準確把握“五四運動”中的愛國主義元素、從新時代青年愛國主義教育面臨的各種挑戰(zhàn)出發(fā),進一步明確加強青年愛國主義教育的現(xiàn)實意義。文章從加強理論傳播、強化歷史教育、培塑教育隊伍、注重個人修養(yǎng)、注重文化熏陶、拓展教育渠道、形成教育機制等多方面入手,進一步明確加強青年愛國主義教育的現(xiàn)實意義,不斷推進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的培塑,從而更好地服務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關鍵詞: 五四運動;愛國主義教育;新時代青年

      中圖分類號:D432;G41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20.01.08

      歡迎按以下方式引用:金橋.從“五四運動”看新時代青年愛國主義教育[J].克拉瑪依學刊,2020(1)50-55.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深刻表明,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只要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國、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發(fā)出排山倒海的歷史偉力!”[1]愛國主義既是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又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精神力量。[2]“五四運動”歷經(jīng)百年滄桑,對今天依然產(chǎn)生深刻影響,青年作為國家和社會發(fā)展的新興力量,承載著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希望。青年的健康發(fā)展直接關系著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運,青年的愛國主義教育是最根本、最長久的。

      一 、“五四運動”中的愛國主義

      “五四”愛國主義運動,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發(fā)展的一個高峰,拉開了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大幕。面對西方列強的欺凌和侵略,中國青年高舉愛國主義大旗,堅決捍衛(wèi)國家主權,挽救民族危亡。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民族精神的核心,準確分析和把握“五四運動”中的愛國主義元素,是我們更好地發(fā)揚“五四”精神的理論基礎,也是新時代加強青年愛國主義教育的現(xiàn)實需要。

      “五四運動”的爆發(fā)并非偶然,它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侗本W生界宣言》發(fā)出了青年人歷史性的呼聲:“夫和議正開,我等所希冀所慶祝者,豈不曰世界上有正義,有人道,有公理。歸還青島,取消中日密約、軍事協(xié)定,以及其他不平等之條約,公理也,即正義也。背公理而逞強權,將我之土地由五國公營,儕我于戰(zhàn)敗國如德奧之列,非公理、非正義也?!盵3]這正代表了“五四運動”的核心精神。從參與人員的范圍來看,“五四運動”是一次真正的全民愛國運動,參與者遍及工、商、學界,資產(chǎn)階級、無產(chǎn)階級、農(nóng)民階級,革命洪流更加洶涌澎湃,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從“五四運動”的歷史定義來看,“100年前爆發(fā)的‘五四運動,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4]?!拔逅倪\動”的性質(zhì)和意義不言而喻。

      愛國主義始終是興國強國之魂。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nèi)容,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力量。新時代,加強青年一代的愛國主義教育迫切而現(xiàn)實,事關國家發(fā)展、事關民族未來。

      二、新時代青年愛國主義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文藝界、社科界各委員時指出:“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無數(shù)的先烈鮮血染紅了我們的旗幟,我們不建設好他們所盼望向往、為之奮斗、為之犧牲的共和國,是絕對不行的。”[5]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不斷深入,愛國主義教育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同時給當代青年的成長帶來諸多干擾,影響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的傳播。

      (一)當代青年憂患意識的培養(yǎng)日趨緊迫

      習近平總書記展望民族復興的宏偉藍圖、著眼百年大黨的使命擔當、基于改革發(fā)展的風險考驗強調(diào):“當前,我國正處于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發(fā)展形勢總的是好的,但前進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決不能犯戰(zhàn)略性、顛覆性錯誤?!盵6]當前,部分青年的享樂主義思想逐漸抬頭,他們過分追求獨立自主的人格,將精力花在個人事務上,面對自我選擇和社會需求,甚至無法做出正確的取舍;部分青年過分推崇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淡化對集體、社會和國家的責任感,這既不利于青年自身的成長、也不利于國家和民族未來的發(fā)展。

      (二)當今世界意識形態(tài)的斗爭日趨激烈

      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瞬息萬變,一方面,西方陣營從未放棄對我國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滲透,以圖謀顛覆我們這個社會主義國家;另一方面,各種社會思潮影響青年人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認同,西方憲政思想、民粹主義、新左派、歷史虛無主義以及復古主義等各種錯誤思想甚囂塵上。廣大青年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錯誤的意識形態(tài)對廣大青年的理想信念造成干擾,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削弱青年的愛國主義情懷,使其產(chǎn)生信仰危機。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制度之間的論戰(zhàn)愈演愈烈,而西方繁榮的物質(zhì)表象對于廣大青年極具誘惑,讓青年忽視了資本主義制度剝削的本質(zhì),錯誤地對其產(chǎn)生向往,淡化了對社會主義祖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三)當今社會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日新月異

      互聯(lián)網(wǎng)的誕生將人類社會和文化的交流推向新境界,為人的思維、行為乃至社會結(jié)構注入新的內(nèi)容和形式。毋庸置疑,新興信息技術擴大了愛國主義的傳播深度、廣度,同時也拓寬了對社會的影響領域。新興信息技術的蓬勃發(fā)展對青年的理想信念產(chǎn)生了極大影響,青年在便捷獲取海量信息的同時,對碎片化、復雜化的信息難辨真?zhèn)?,如網(wǎng)絡謠言、網(wǎng)絡暴力等不良現(xiàn)象,使青年深受影響,錯綜復雜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國家的安全和社會的穩(wěn)定。

      (四)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日漸式微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盵7]40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發(fā)展沉淀下來的精華,是人民群眾在長期勞動實踐中積淀而成的思想形態(tài)、價值觀念和行為規(guī)范的總體表征,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紐帶。但隨著我國現(xiàn)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空間受到擠壓,導致青年對傳統(tǒng)文化失去興趣。一方面,傳統(tǒng)文化的式微可能導致中華民族文化傳承出現(xiàn)斷裂,中華文明的持續(xù)性、傳承性受到極大挑戰(zhàn),青年對民族的記憶出現(xiàn)斷層,其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也不斷消退;另一方面,傳統(tǒng)文化價值觀的傳播以及其相應的傳播方式?jīng)]有很好與當代青年的認知方式相融合,導致青年們不能有效吸收其核心價值屬性,一些錯誤的價值觀念沉渣泛起,不斷消解著青年的愛國心和民族心。

      (五)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佳

      當前,青年的愛國主義教育主要依靠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而現(xiàn)場教學、體驗教學等當下廣為提倡的教學模式并沒有得到有效貫徹,一味地運用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育效果不盡如人意。直白的課堂灌輸并不能調(diào)動廣大青年在愛國主義教育學習當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反而容易引起學生的厭煩情緒。新時代的青年思維活躍、善于接受新鮮事物、具有獨立的觀察和思考能力,傳統(tǒng)的愛國主義教育路徑很難激發(fā)廣大青年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們需要改進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以期有利于青年對愛國主義精神的認可、吸收和轉(zhuǎn)化。

      三、新時代加強青年愛國主義教育的價值導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和現(xiàn)實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xiàn)我們的發(fā)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8]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一代代人堅持不懈地奮斗,這需要青年人具備百折不撓、勇往直前、頑強拼搏的精神。

      (一)加強黨對青年工作的堅強領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主題、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方向、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就是堅持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同人民一道,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盵1]中國共產(chǎn)黨歷經(jīng)近百年的發(fā)展,帶領人民砥礪奮進,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奮斗贊歌。當代青年肩負著重大的歷史使命,他們是決勝“第一個百年目標”的生力軍、是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目標”的骨干力量。當下,做好新時代的青年工作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領導,讓廣大青年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引導廣大青年把實現(xiàn)人生價值與推動國家繁榮富強統(tǒng)一起來,自覺為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業(yè)中充分發(fā)揮生力軍作用。

      (二)堅定當代青年正確的政治信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心中,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維系著華夏大地上各個民族的團結(jié)統(tǒng)一,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fā)展繁榮而不懈奮斗。”[9]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政治信仰,從根本上說就是要使廣大青年堅信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真理性,突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性。恩格斯指出:“我們的理論不是教條,而是對包含著一連串互相銜接的階段的發(fā)展過程的闡明?!盵10]我們要準確把握青年一代的思想動態(tài)、正確引導廣大青年的政治信仰,而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懷是樹立正確的政治信仰的基礎,加強廣大青年的愛國主義教育、不斷強化其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廣大青年更好地樹立正確的政治信仰。

      (三)激發(fā)當代青年實踐創(chuàng)新的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青年要有敢為人先的銳氣,勇于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敢于上下求索、開拓進取,樹立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壯志,‘以青春之我……創(chuàng)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8]?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進新時代,不斷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zhàn)和機遇,廣大青年作為生力軍,是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穩(wěn)步發(fā)展的中堅力量;加強青年的愛國主義教育,不斷強化青年的國家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激發(fā)廣大青年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廣大青年要以國家富強、民族興旺為基本出發(fā)點,繼續(xù)發(fā)揚“五四”精神、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激發(fā)創(chuàng)新活力,投身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不斷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添磚加瓦。

      (四)凝聚實現(xiàn)“中國夢”的青年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包括廣大青年在內(nèi)的每個中國人的夢?!闷浯笳呖梢约嫫湫?。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yè)?!盵11]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數(shù)十次重大場合肯定了青年之于國家的重要性,無數(shù)個人的夢想?yún)R聚成了中國夢的宏偉藍圖,青年作為“中國夢”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是中國夢最絢爛的編織者。青年是中國夢接續(xù)歷史、現(xiàn)實和未來的傳承者。作為中國夢“接力賽”的“關鍵一棒”,當代青年使命艱巨、責任重大。加強青年的愛國主義教育,鼓勵其更好地將青春夢融入中國夢的宏偉藍圖,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青年之力。

      四、新時代加強青年愛國主義教育的基本理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化愛國主義教育研究和愛國主義精神闡釋,不斷豐富教育內(nèi)容、創(chuàng)新教育載體、增強教育效果?!盵9]加強新時代青年的愛國主義教育必須從全方位、多領域著手,通過系統(tǒng)配套舉措,整合各方優(yōu)勢力量,形成教育的合力,切實提高愛國主義的教育效果。

      (一)在加強理論學習中強化理想信念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盵7]42-43當今世界,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無疑是最為激烈的,怎么打贏這場無硝煙的戰(zhàn)爭,關鍵就在于積極搶占話語權。廣大青年是祖國未來建設的棟梁,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直接關系到國家民族的興衰和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成敗?,F(xiàn)如今,加強青年的愛國主義教育就是加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社會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教育;通過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教育和引導,升華廣大青年的愛國主義情懷,提高青年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和堅持,在大是大非問題、政治原則問題上培養(yǎng)其鮮明的政治態(tài)度、堅定的政治立場。

      (二)在加強歷史教育中深化民族認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 “5 000多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經(jīng)受住無數(shù)難以想象的風險和考驗,始終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同中華民族有深厚持久的愛國主義傳統(tǒng)是密不可分的?!盵9]如何愛國,首當其沖的是要了解自己的國家、了解國家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廣大中華兒女深入了解中華民族歷史,秉承中華文化基因,培育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中華民族歷經(jīng)5 000余年,既有貞觀之治的盛世景象、也有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屈辱,厚重的歷史是愛國主義教育最為豐厚的養(yǎng)料。我們既為中華民族曾經(jīng)的繁榮昌盛而感到自豪,也不忘中華民族為獨立、為自強而不懈斗爭的艱難歲月。曾經(jīng)的光輝歲月、民族的苦難都值得我們銘記,更是激勵青年一代奮勇拼搏的不懈動力。

      (三)在加強文化熏陶中強化國家認同

      通過秉承中華文化基因孕育青年一代的愛國心是建設文化強國的必然要求。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愛國主義始終是最深層、最根本的價值底蘊。要使廣大青年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文化觀、民族觀、國家觀,必須引導廣大青年把自身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愛國主義教育不能光從理性層面開展,更需要感性的情感共鳴,抓住文化熏陶這個切入點、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廣大青年。愛國主義作為一個常講常新的主題,無論是街邊的宣傳標語,還是電視、網(wǎng)絡上的公益廣告,都是文化氛圍營造的有效手段。廣大青年自覺將愛國主義情懷加以傳播,強化青年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覺捍衛(wèi)祖國的尊嚴和榮譽。

      (四)在加強社會實踐中強化個人養(yǎng)成

      青年是國家的中堅力量,承擔著接替老一輩繼續(xù)開拓奮進的重任、肩負著引領下一代積極向上的使命,因此必須擁有清醒的頭腦、正確的政治站位以及堅定的信仰,于人民、于國家,青年都應該主動扛起奮斗的大旗。然而,由于社會環(huán)境、自身條件等原因,新時代青年的愛國主義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表層,只有在社會實踐中才能積累經(jīng)驗,鍛煉修養(yǎng),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加強廣大青年的個人養(yǎng)成,既要靠外因、更要靠內(nèi)因,廣大青年要于實處用力,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把心思凝聚在干事業(yè)上、把精力投到辦實事上,更要認清自己肩負的使命和責任、確立好人生目標、把握好發(fā)展軌跡,不斷強化個人素質(zhì),提升自身修養(yǎng)。

      (五)在塑造教育隊伍中強化教育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讓教師更好擔當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盵12]建立一支高素質(zhì)的教育骨干隊伍是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形成愛國主義教育完整架構的現(xiàn)實需要。愛國主義教育應是多層次、全覆蓋的全員教育,無論是在全國高校,還是在各類培訓機構、社區(qū)學校等場所,建立一支高素質(zhì)的教育隊伍都是進一步落實愛國主義教育的現(xiàn)實基礎。廣大教育工作者應把愛國主義情懷內(nèi)化為自身的基本價值追求、把傳播弘揚愛國主義轉(zhuǎn)化為自覺追求,從而內(nèi)化為行動自覺;通過課堂教育、理論傳播、身先示范、思想交流等各種形式,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課堂教育的始終;通過自身的有效示范,把自己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潛移默化地傳播給廣大青年。

      (六)在拓展教育渠道中豐富教育形式

      毛澤東同志指出:“愛國主義的具體內(nèi)容,看在什么樣的歷史條件之下來決定?!盵13]如今,傳統(tǒng)的愛國主義教育方法已經(jīng)很難適應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愛國主義不能只局限于口號式的課堂傳播,而要立足課堂教育這個基礎,積極拓展愛國主義教育內(nèi)容和方法。如充分重視和運用新興信息技術手段,提高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充分利用好各種社會資源,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全面發(fā)展的有利環(huán)境。此外,“要充分利用我國改革發(fā)展的偉大成就、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活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慶、國家公祭儀式等來增強人民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意識”[9],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必須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的輿論引導,善于運用各種有效手段和媒介方式,讓廣大青年在內(nèi)容豐富、形式靈活的氣氛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增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實際效果和影響力。

      (七)在完善教育機制中保證教育效果

      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在時間上具有連續(xù)性、長期性,在空間上具有全局性、整體性,必須整合各方面優(yōu)勢力量,形成教育的長效機制。建立愛國主義教育的領導機制,充分發(fā)揮各級黨委和政府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中樞作用;建立愛國主義教育的運作機制,充分整合和優(yōu)化各方力量共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相關工作;建立愛國主義教育的協(xié)調(diào)機制,充分利用各方面的優(yōu)勢資源和力量;建立愛國主義教育的激勵機制,充分利用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手段;建立愛國主義教育的保障機制,切實強化愛國主義教育的政治保障、法制保障、輿論保障等一系列配套保障措施。愛國主義教育長效機制的建設要緊密結(jié)合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各類機制的有效制定和實施,在廣大青年中開展深入、持久和生動的愛國主義宣傳教育,積極弘揚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助力廣大青年培養(yǎng)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和實踐報國之行。

      五、結(jié)語

      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青年提出了殷切期望:“新時代中國青年要聽黨話、跟黨走,胸懷憂國憂民之心、愛國愛民之情,不斷奉獻祖國、奉獻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輩子的頑強奮斗來體現(xiàn)愛國主義情懷,讓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始終在心中高高飄揚!”[1]? 縱覽中國近代史,無數(shù)革命先烈、無數(shù)優(yōu)秀中華兒女用一腔熱血染紅了我們的黨旗、軍旗和國旗,在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引領下,用自己行動甚至是生命鐫刻下永恒的愛國主義頌歌。廣大青年要始終學習和傳承“五四精神”、深刻領會“五四精神”的核心要義、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叮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xiàn)的,我們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7]15,主動把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與社會價值的實現(xiàn)結(jié)合起來、把個人理想與社會的共同理想結(jié)合起來,與祖國和人民共命運、與時代和社會同前進,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擔負起歷史的重任,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大步前行,努力書寫無愧于時代的人生華章。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 2019-05-01(2).

      [2]王新影.愛國主義教育的時代要求[N].中國教育報,2019-02-21(3).

      [3]王繩祖編.國際關系史資料選編[Z].北京:法律出版社,1988:589.

      [4]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diào):加強對五四運動和五四精神的研究, 激勵廣大青年為民族復興不懈奮斗[N].人民日報,2019-04-21(1).

      [5]習近平在看望參加政協(xié)會議的文藝界社科界委員時強調(diào):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N].人民日報,2019-03-05(1).

      [6]習近平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diào):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開創(chuàng)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8-01-06(1).

      [7]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8]習近平在同各界優(yōu)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光明日報,2013-05-05(2).

      [9]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diào):大力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為實現(xiàn)中國夢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報,2015-12-31(1).

      [10]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86.

      [11]總政治部組織部編.習主席關于青年和共青團工作重要指示摘編[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4:1.

      [12]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光明日報,2018-05-03(2).

      [13]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520.

      猜你喜歡
      新時代青年五四運動愛國主義教育
      百年大黨 壯闊歷程 《五四運動》
      黨員文摘(2022年11期)2022-06-10 07:33:14
      論五四運動的啟蒙辯證法
      《過五四運動趙家樓》
      中華詩詞(2019年5期)2019-10-15 09:06:14
      論新時代青年的“奮斗幸福觀”
      淺析理想信念教育對新時代青年成長的影響
      祖國(2019年1期)2019-02-22 02:05:08
      讓愛國奉獻成為新時代青年的價值追求
      人民論壇(2018年27期)2018-11-05 06:29:30
      文化記憶理論與新時代青年成長敘事研究
      文學教育(2018年2期)2018-02-26 17:45:16
      淺談如何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淺談如何在語文學科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淺談在音樂教學中如何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遵义市| 治多县| 固镇县| 凉山| 高雄市| 渝中区| 丰宁| 肇源县| 曲阳县| 普格县| 遂溪县| 平谷区| 若尔盖县| 洮南市| 吴旗县| 桦川县| 万年县| 大同县| 湟源县| 靖江市| 东港市| 扎兰屯市| 南丰县| 福安市| 栾川县| 宜章县| 固安县| 恩施市| 晋宁县| 上饶县| 竹山县| 平昌县| 绵阳市| 徐州市| 柳江县| 安乡县| 新安县| 定边县| 陕西省| 巴青县| 温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