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各種思想價值觀念互相碰撞、文化藝術交融的當今,冼星海的人格品質對我們有重要啟示。艱苦求索至于極端敬業(yè),志存高遠是成就藝術人生的重要開端;歷史標桿來自高端視域,瞄準尖端領域彰顯一個藝術家的魄力和生命張力;時代精神成就偉大人格,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意識是持久的藝術靈感和創(chuàng)作激情的內驅力。
[關鍵詞]冼星海;人格品質;志存高遠;使命意識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233(2020)06-0144-02
當前我國社會處在一個思想觀念碰撞、文化藝術交融的時代,當今音樂生活不乏消極的有害的錯誤導向,諸如“價值觀缺失,觀念沒有善惡,行為沒有底線”[1]等。這就要求藝術教育要藝術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并重,兼顧藝術教育包括的兩個方面:藝術素質教育和藝術文化教育?!八囆g素質主要是指欣賞和創(chuàng)造藝術的心理素質以及相應的知識和技能,藝術文化教育為美學實踐活動提供著思想內涵、文化底蘊的支撐。這兩個方面分別為美學實踐活動提供了主觀層面的精神指導和客觀層面的物質支持?!盵2]音樂學習不僅是作品賞析,更要“知人論世”,發(fā)掘正能量的精神資源,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就是這樣一位標桿式藝術家。
新加坡養(yǎng)正校友會副會長何乃強說:“以一個窮家孩子,終究成為一代音樂巨匠,冼星海的成功絕非偶然,他的成就給予我們很大的啟示。[3]”冼星海的成就有諸多緣由,但他個人展現的人格品質值得我們格外珍視。
一、艱苦求索至于極端敬業(yè)
馬可說:“他是被一切國內外黑暗社會所摒棄、經過驚人的努力奮斗出來的?!盵4]冼星海出生于一個貧苦的漁民家庭,是未見過父親的“遺腹子”,母親不識字,為人家?guī)蛡驗樯?。他刻苦努力,靠著半工半讀和義士仁人的提攜幫襯,求學歷經中國南北和南洋西洋,計有南洋新加坡養(yǎng)正學校、廣州嶺南大學附屬華僑中學、北平國立藝術??茖W校、上海國立音樂院(國立音專)、法國巴黎音樂院。他靠在輪船做苦工到巴黎,舉目無親,不得不為生存苦苦掙扎。在《我學習音樂的經過》中他敘述道:“我曾經做過各種各樣的下役,像餐廳跑堂、理發(fā)店雜役,做過西崽(boy),做過看守電話的傭人和其他各種被人看作下賤的跑腿。……有過好幾天,餓得要死,沒法,只得提了提琴到咖啡館、大餐館中去拉琴討錢?!幸淮斡戝X的時候,一個有錢的留學生把我的碟子摔碎,掌我的頰,說我丟中國人的丑!我當時不能反抗,含著淚悲憤得說不出話來?!盵5]
冼星海極端敬業(yè),創(chuàng)作燃燒著他的全部生命。他描述過在巴黎的情形:“大概我每天早上是從五點起床,就跑到飯店拉琴或寫曲,到七時飯店才開門。每天我要工作10點以上,但我利用下午休息時間和晚上十時后,我還在飯店的地下(地窯)里寫作或拉琴,有時還看看音樂理論書?!盵6]冼星海赴蘇期間,在嚴酷的蘇聯衛(wèi)國戰(zhàn)爭中貧病交加仍勤奮創(chuàng)作,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醫(yī)院病床上補充《創(chuàng)作札記》、構思作品,多次向探望的朋友們表示:“一旦醫(yī)生允許我坐起來,我便馬上拿起筆來繼續(xù)寫作?!敝钡讲∈徘暗亩?,即1945年10月10日,還寫信給蘇聯作曲家協(xié)會組委會主席格里埃爾:“我在病中完成了《中國狂想曲》和六十首中國歌曲,在此期間創(chuàng)作欲望一直沒有喪失。[7]”
二、歷史標桿來自高端視域
冼星海是繼聶耳之后以更廣闊的體裁形式深刻反映時代風云的標桿式音樂家。他的經歷,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求學救國熱血青年的典型;他的作品多產并廣泛涉獵音樂領域的重要體裁,有交響樂、歌劇、大合唱、交響詩、組曲、重奏、獨奏及大量歌曲;他的影響遍及世界,“現在回響于世界樂壇的三部中國大型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梁祝小提琴協(xié)奏曲》《黃河鋼琴協(xié)奏曲》,一部半要歸功于這位中國杰出的作曲家[8]”。蘇聯著名音樂家穆拉杰里在《蘇聯音樂》雜志撰文:“冼星海是中國第一個掌握所有現代作曲技巧,并采用歐洲書寫方式寫作大型音樂作品的作曲家。[9]”以至于20世紀80年代,中國臺灣出版的書籍里有人感慨萬千,國民黨當局沒有眼力和氣魄,不能發(fā)現和容納冼星海,使這樣杰出的音樂人才落入到了共產黨的懷抱里[10]。
冼星海高規(guī)格的作品實績來自他理想的高端視域。他在《我學習音樂的經過》里寫道:“我曾在國內學音樂好些年,在廣州嶺南大學教音樂的時候,感到國內學音樂的環(huán)境不方便,很想到法國去。同時,我奢想把我的音樂技巧學得很好,成為一個‘國際的’音樂家。[11]”可見他的志向之高。交響曲是器樂曲最復雜、最具魅力的體裁形式,冼星海一直將它視為神圣的存在。1936年他在上海應聘工部局管弦樂隊指揮一職時,這個全是外國人組成的樂隊對其極端不屑,他被諷刺“一個不曾產生過一部交響樂的國家,能夠出現一個什么樣的交響樂指揮?”。[12]他是帶著使命感創(chuàng)作《民族解放交響曲》的,但在20世紀30年代抗日救亡運動中,創(chuàng)作救亡歌曲是時代召喚,需要他付出更多的心血和精力。1940年赴蘇后,他在艱難的歲月里創(chuàng)作了《神圣之戰(zhàn)交響曲》和其他作品,病床上完成了《中國狂想曲》。環(huán)境的嚴酷、條件的限制,加上病痛折磨下短暫的生命,這些手稿顯得匆忙和凌亂。冼星海病逝前二十天給格里埃爾的信中寫道:“我不知疲倦地工作,但是至今沒有聽到自己的作品的音響,真是非常遺憾。[13]”
不需要苛求什么,他用生命凝結的音符、論文和札記所蘊含的生命張力和彰顯的音樂魂魄彌足珍貴,一如馬思聰在《憶星?!防锏脑u價:“可是他有氣魄,有粗野的力,有誠摯的真情”[14],這使得任何純粹的技巧賣弄都顯得蒼白無力,需要后學者敬畏、深思。習近平指出:“一切轟動當時、傳之后世的文藝作品,反映的都是時代要求和人民心聲。[15]”
三、時代精神成就偉大人格
冼星海的偉大,在于他強烈的家國情懷和熱烈的“音樂救國”理想,他把自己全部的創(chuàng)作熱情投入到時代洪流之中。他在《寫給黨組織的信》中說:“鼓勵自己的作品能夠深入到民族心靈的深處,使作品能真正地創(chuàng)作出民族的呼聲,能代替群眾怒吼,反映現實?!盵16]為了使作品真正反映老百姓的心聲,他將目光投向民間,虔誠地研究民歌。他在《為什么研究民歌》中說:“要獲得民族解放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必須創(chuàng)作大量大眾化的戰(zhàn)歌。要創(chuàng)造,必須研究民歌?!盵17]提出“民歌是中國音樂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國音樂,必須研究民歌”。[18]在民族傳統(tǒng)的滋養(yǎng)下,他的作品深入人心,“為抗日發(fā)出怒吼,為大眾譜出呼聲”(周恩來題詞),影響遍及海內外。
艱難玉成,“工夫在詩外”(陸游《示子遹》)?!肮γ浚瑳Q不能為泉石淡薄之音,輕浮之子,必不能為敦龐大雅之響?!保ㄈ~燮《原詩》)歷史上的藝術大家,多是詩外修為高深、徹悟人生三昧之人。冼星海正是飽受生活磨難而初心不改的人,他溢滿人文情懷,憑借赤子之心,感受時代風云,作曲兼顧著文,使作品散發(fā)出強烈的時代氣息和藝術感染力。冼星海的藝術高度使任何擺弄技巧、“只寫一己悲歡、杯水風波”的玩意兒相形見絀、黯然失色。正如習近平指出的:文藝工作者“除了要有好的專業(yè)素養(yǎng)之外,還要有高尚的人格修為,有‘鐵肩擔道義’的社會責任感?!盵19]
習近平指出:“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為什么人的問題上發(fā)生偏差,否則文藝就沒有生命力。[20]”面對當今音樂生活中五花八門的困惑和疑慮,讓我們記住冼星海這位偉大的音樂先驅,并從他的人格品質中汲取正確的價值觀和使命意識。
注釋:
[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
[2]賀丹生.高職院校公共藝術教育教學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J].藝術評鑒,2018(10):183.
[3]楊師帆.冼星海在嶺南大學的音樂學習[J].探求,2019(06):115.
[4][5]馬 可.冼星海傳[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291,252—253,251,120.
[6]戴嘉枋.以“新史學”為視閥的一點新認知——對冼星海一點存疑史實的“想象性”闡釋[J].音樂藝術,2019(01):124,122.
[7]http://xww.lixin.edu.cn/rw/66033.htm.
[8]向延生.冼星海等人應該是“國立音?!钡膬?yōu)秀學生[J].人民音樂,2017(07):74.
[9]同[7].
[10]向延生.蕭友梅與冼星海的是非恩怨新解[J].中國音樂學,2016(02):12—16.
[11][12]同[4].
[13]同[7].
[14]同[6].
[15]同[1].
[16][17][18]潘 江.坐標式的“藝術高峰”——冼星?!段覍W習音樂的經過》讀后[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9(03):12—14.
[19][20]同[1].
(責任編輯:張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