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是位博聞強記的作家,他曾到我家四合院做客, 見我書房除落地窗外,三面書柜堆滿了書,他問,老弟藏書這么多,讀透過幾部?在我躊躇如何回答之際,他很認真地說:“我家藏書不多,但都認真研讀過,不少我可通本背誦?!闭f著,不緊不慢地背誦起他恩師沈從文的《湘行散記》。船上站著的魚鷹、石灘上走著拉纖的人,“歷史對于他們儼然毫無意義,然而提到他們這點千年不變無可記載的歷史,卻使人引起無言的哀戚……”
汪先生背誦的《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我讀過,也能記住些, 但汪先生背誦之精準(zhǔn), 令我望塵莫及,驚為天人。
坊間傳說, 汪先生能將他寫的《沙家浜》劇本只字不落地背下來。我曾向汪先生求證,先生淡然一笑說:“自己寫的東西, 豈有背不下來之理?!苯又p描淡寫地說,他一生很喜歡京劇,且把京劇的儒雅、趣味乃至語言風(fēng)格帶到了小說里。他與京劇眾多名角甚為熟悉?!短J蕩火種》(《沙家浜》前身)的導(dǎo)演遲金生和主演趙燕俠曾找到他,希望他幫助寫幾段有分量的唱詞。寫了幾段后,大家都非常滿意,后來他成了《沙家浜》主創(chuàng)編劇。一天正要排戲,不料打印的劇本不知所終,大家十分著急,汪先生說沒啥,都裝在我腦袋里。他給大家把劇本流暢地背誦一遍,排演中有演員唱詞忘了,他脫口說出。這讓導(dǎo)演、演員見識了老頭兒的捷才和超強記憶力。
汪老總說自己是個略有小才的人物,古今中外,博聞強記的名人還有不少,比如陳寅恪就是其中翹楚。陳老晚年目盲,仍做學(xué)術(shù)研究工作,目不能視,凡需文獻資料,他皆能記住在哪部書中的幾頁幾行,每讓助手驚嘆不已。1959年中印邊界爭端惡化,印方向中國提出領(lǐng)土要求。中央政府派人征詢陳寅恪關(guān)于中印領(lǐng)土爭端方面的意見,陳寅恪沉思片刻,即表示四十多年前由英國人策劃的“麥克馬洪線”已讓中國領(lǐng)土主權(quán)遭到損害,中國吃了大虧,如今再提出“領(lǐng)土要求”很不合理。然后,以口述形式向中央政府提供了有關(guān)清朝官員的日記、朝廷奏議等史料線索。我方用大量事實證據(jù),有力駁斥了印度政府非法的“領(lǐng)土要求”,也讓世界了解中印邊界真相。陳寅恪的博聞強記在其中發(fā)揮了作用。
(摘自2020 年7 月21 日《北京晚報》,桃amp; 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