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興
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被看作數學學習的啟蒙時期,若前期的數學教學枯燥無味,將會影響學生后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小學教學中,數學科目相較于其他科目難度高且較為枯燥,需要動腦思考的題目多,注意力稍微不集中就會跟不上進度,因此,數學成為很多學生的學習難題。在數學學習本就困難的前提下,教師的授課方式若仍然只是一味地灌輸和做題,將很難提起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游戲與教學相結合,真正做到寓教于樂,才能幫助提升教學質量。
一、以教育理念為原則,拓寬數學思維
游戲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將游戲與數學課堂教學相融合,為不同階段的學習設置與之相關的游戲,提升數學學習的趣味性。通過建立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實現小學生快樂且高效學習數學的目的。只有享受學習,才能愛上學習。在學生心智還未完全成熟的時候,游戲是他們最好的選擇,也是提升興趣最好的方法。絕大多數的學生對游戲的態(tài)度都是開放且接受的,而與游戲相結合的學習內容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減少排斥感,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
數學的教學內容復雜且多變,在小學階段,學生主要接觸到的數學內容有代數、空間、圖形和概率等等。游戲教學既讓學生學到新的數學知識,還能夠通過設計方式聯系曾經的學習知識,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數學知識系統(tǒng)。游戲的靈動性和活躍性可以幫助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時塑造思維能力,使數學思維由剛開始的模糊不清慢慢變得清晰,促進學生思維與素質能力的健康發(fā)展。
如在長方體、圓柱體和球的知識學習里,考慮到學生多數已經在日常生活中對圖形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課程開始之前,給學生分發(fā)模型,告訴學生這是給他們帶來的禮物,需要學生自己將形狀相同的玩具整理在一起。在學生將模型分完組后,需要他們派代表說出自己分組的理由,最后由教師揭示各模型的數學名稱,引出概念。隨后由學生自由組合研究模型,拿起自己喜歡的模型,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玩,教師在一旁引導他們說出對各個模型的認知。在學生與模型多次接觸并且熟悉后,可進行下一步游戲:將所有的模型放到布袋里(不透明即可),讓學生伸手摸,并猜自己摸到的模型是什么。通過一系列關聯性的引導游戲,給學生建立空間概念,引出空間與圖形的知識框架,通過游戲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操作能力,加強了與學生的溝通,為接下來的深入學習打好基礎。
二、設置情景,令學生融入情景感知數學知識
小學階段的學生注意力常常難以集中,會因為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而分神。學習過程里的反復性和認真性,會讓學生因為枯燥乏味而出現抵觸心理。因此,情景教學法顯得很有必要。游戲教學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因此,在游戲教學中必須做到全面覆蓋和生動形象,進行游戲設計時考慮到不同水平學生的整體需求,吸引每一個學生。
應用題的學習最適合使用情景教學法??梢宰寣W生根據應用題的描述進行角色扮演。例如,設置一個購物情景:售貨員(學生)對貨架商品進行明碼標價(按照學生學習的程度來設計價格),由多名學生來扮演顧客進行購買(最好規(guī)定購買的物品不要少于一件),期間所有的算術問題都有學生獨立完成。這種參與性強的教學情境,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在商店“關門”后進行清賬,詳細記錄是誰算錯數導致“虧本”或者多收錢等狀況,讓學生自己根據錯誤找出買賣過程中計算的錯誤之處,更能加深印象。
三、適當增加競爭元素,豐富游戲教學種類
游戲設計一定要合理,在設計游戲時要明確此游戲的教學目的,是有關于哪一個知識的直接目的和間接目的,教師都應該做到心中有思量。游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但學生的興趣愛好難免出現差異,在設計游戲時也要考慮到這種差異性,以實際為根據。因此,前期的準備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分析每個學生的學情、發(fā)展水平和性格,同時,應不斷創(chuàng)新與豐富游戲種類,適當加入一點競爭元素,才能讓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游戲教學中。這就需要教師多搜集資料,學會創(chuàng)新,不斷根據不同的知識點設計不同的游戲模型。
如加減法的學習,教師可以直接讓學生各代表1,在教室中分兩排分別畫上加號、減號和等號,讓學生自由選擇站的位置,每一題不斷變換。選擇幾名學生在黑板上寫答案,每變換一次人數,就寫一次答案,最后統(tǒng)計勝率。
游戲帶給學生的不僅僅是娛樂性,還有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加深的數學知識。教師在游戲教學中的作用是最大的,這也對小學數學教師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一定要在符合教學原理的規(guī)則下不斷創(chuàng)新,采取針對性的教學策略,通過持續(xù)吸引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數學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