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湖南株洲 412001)
配套該機車的牽引電機為三相交流異步牽引電機,具有結構簡單、可靠性高、體積小、重量輕、啟動快、維護少等優(yōu)點。本文論述了該電機的技術要求、基本結構,同時對關鍵技術難點進行分析和解決,最后對試驗情況進行了闡述并給出結論。
機車軸式B0-B0,齒輪傳動比5.706,新輪輪徑1250mm、全磨耗輪徑1150mm,持續(xù)運行速度20km/h(電網)、15km/h(電池),最高設計速度80km/h,起動牽引力300kN,持續(xù)牽引力216kN(電網)、192kN(電池),整車額定牽引功率1200kW(電網)、800kW(電池)[1]。電機在機車上采用抱軸安裝。
運行環(huán)境:溫度:-25℃~+40℃;最大相對濕度95%;海拔≤1400m;滿足風、沙、雨、雪、霧霾,偶有鹽霧、酸雨、沙塵暴。
變流器對電機采用架控,額定點之前為恒磁通控制、之后為恒功率控制,輸出限制如表1所示。
表1 變流器對牽引電機輸出限制
電機由定子、轉子、端蓋、軸承、附件等部件組成,電機總體截面圖如圖1所示。
圖1 牽引電機總體結構截面圖
定子主要由定子鐵心、定子繞組、接線盒等零部件組成,如圖1中“3”所示。其中定子鐵心采用無機殼焊接結構,具有結構緊湊、重量輕、散熱好等特點。定子繞組采用低電阻率無氧銅導線和有機硅絕緣漆,具有防潮、防霉、耐振、可靠性高、電氣性能好等優(yōu)點。
轉子主要由導條、端環(huán)、轉軸、轉子沖片、轉子壓圈等部件組成,為鼠籠式結構,如圖1中“7”所示。轉軸采用優(yōu)質合金鋼材料,具有機械強度高、抗疲勞和耐沖擊等優(yōu)點。轉子導條和端環(huán)均采用低電阻率合金銅,兩者采用高頻感應釬焊進行連接。
本電機傳動端和非傳動端端蓋均采用鑄鋼材料,如圖1中“2”“5”所示。在兩端端蓋上設計有迷宮式密封結構軸承室,確保兩端軸承可靠潤滑密封。
電機兩端軸承均采用優(yōu)質的絕緣圓柱滾子軸承,如圖1中“1”“6”所示,能夠有效防止電腐蝕,確保持續(xù)可靠運行。兩端軸承均采用脂潤滑并設計有儲脂室,確保良好潤滑和溫升正常;同時還都設計有補脂通道,方便后續(xù)日常維護。
在電機定子鐵心齒部安裝有PT100溫度傳感器,防止電機過熱。同時在電機非傳動端安裝有高精度雙通道霍爾式速度傳感器,如圖1中“4”所示,用于監(jiān)測電機的速度及轉向。
本電機為逆變器供電,且有兩種供電模式,因此需分別計算兩種電源供電的牽引和制動特性參數(shù)和曲線。
電機牽引特性參數(shù)如表2所示。
表2 電機牽引特性參數(shù)
電機制動特性參數(shù)如表3所示。
表3 電機制動特性參數(shù)
電池供電時,電機輸入電壓較小,需分析其對牽引和制動的影響。通常電機在恒功區(qū)高速運行時需有一定的輸出轉矩裕量,即電機顛覆系數(shù),確??煽繝恳椭苿印Mǔk姍C顛覆系數(shù)不小于1.2。
當電機運行在恒功區(qū)時,電機顛覆系數(shù)主要受電機輸入電壓和定轉子漏感影響,且其和輸入電壓成反比,和定轉子漏感成正比[2]。因此本電機采用低損耗冷軋硅鋼片、半開口矩形轉子槽、定轉子槽口增加槽溝、加強同變流器匹配分析等方法,降低定轉子漏感,提高電機顛覆系數(shù)。經核算,極限工況下,電機牽引和制動顛覆系數(shù)均能滿足要求。
本電機因轉向架布置所限,兩端軸承均需采用脂潤滑。特別是傳動端軸承受電機熱傳導和冷卻風壓等影響,如何保證其溫升和潤滑密封可靠是本電機設計難點之一。本電機設計時,從軸承型號、氣壓平衡等方面采取解決措施。
在軸承選型上,對軸承允許轉速、額定動靜負荷、最小負荷、軸承壽命等進行了分析,選用了NU330軸承。在傳動端軸承密封設計上,在傳動端端蓋上設計了4組氣壓平衡孔,通過氣壓平衡試驗顯示傳動端軸承密封結構處為微正壓,有效避免氣壓變化對傳動端軸承潤滑密封的影響。
本電機因機車總體要求,需進行輕量化設計。針對這一要求,本電機從轉子結構、端蓋結構、測速裝置設計等方面采取解決措施。
在轉子結構設計上,相較于機車牽引電機常用的轉子外套護環(huán)結構,本電機經過仿真分析和試驗驗證,確保轉子強度可靠性的情況上,取消了護環(huán)。在端蓋結構設計上,本電機兩端端蓋均采用GS-20Mn5鑄鋼材料和薄壁結構,同時傳動端端蓋多處使用加強筋結構,在結構可靠的同時減重。在測速裝置設計上,本電機采用了1.5模數(shù)霍爾式速度傳感器,在控制精度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本電機較同類電機測速齒盤外徑更小,重量相應減少約30%。
按照電機相關標準要求進行型式試驗,表4試驗結果表明,電機各項指標均滿足設計和標準要求。
表4 電機試驗結果
根據雙源制調車電力機車總體技術要求,和變流器及轉向架對電機的要求,對關鍵技術難點進行了分析和解決,研制出的電機性能完全滿足機車整體性能要求和相關標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