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學生在學好自己本專業(yè)知識的同時,音樂這門藝術課同樣應該得到重視。學習音樂不僅僅可以提高學生們的音樂素養(yǎng),對于他們道德素養(yǎng)方面的培養(yǎng)也有很大的積極作用。但是目前許多高校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某些觀念還是比較落后的,對于素質教育方面所給予的重視還是不夠的。所以,音樂的學習往往只是表面,沒有深刻地去解析音樂。而學生們也會因此對音樂的學習失去積極性。針對這些問題,本文主要探討了素質教育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應用問題。
【關鍵詞】素質教育;音樂教育;教學理念;應用
【中圖分類號】J60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1-0199-01
【本文著錄格式】陳欣榮.談素質教育理念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20,01(02):199,201.
引言
這里我們所提到的素質教育理念主要是指的利用各種比較合理有效的方法,讓學生們將自己的特點表現出來,將他們隱藏的實力表現出來,以便使學生們能夠實現全面發(fā)展。在這樣背景下的高校音樂教學,會更注重怎樣讓學生們喜歡音樂。學生只有喜歡音樂,然后再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選擇正確的方式方法,才能滿足學生們對它的需要。
一、高校音樂教育中素質教育理念的概述
文化、思想以及心理三個方面的素質教育是高校音樂教育的主要內容。其中,文化素質教育所占據的地位是最為重要的,但是在實際情況中,教師以及學生往往更容易將它忽略。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文化素質的提升對于提升學生的專業(yè)素質是非常有幫助的,而且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也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助力作用。思想素質教育可以讓學生們的思想變得更加獨特,從而在理解一些與音樂有關的知識的時候也會更加輕松容易,學起來游刃有余,積極性自然會越來越高,對于音樂的喜愛程度也會逐漸增加。學生在學習以及表演過程中不免會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面對這些突發(fā)情況,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這就需要做好心理素質教育工作,以便能夠從容應對,更好地解決,從而演繹出更好的音樂作品。例如:每個學校多為學生提供上臺的機會,如果學校有資源的話還可以與相關企業(yè)合作,從而拓寬學生們的眼界,使他們的實踐能力逐漸增強,親身體驗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鍛煉其心理素質。
二、素質教育理念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應用
(一)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使得教學面向全體學生
素質教育理念踐行的前提條件就是高校音樂教學要以全體學生為對象。但是經過實際調查可以發(fā)現,目前在這方面的工作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許多音樂專業(yè)的學生出現了在日常的音樂學習過程中只注重參加比賽,而忽視了平時音樂的學習,因此所掌握的音樂知識很少。而其他專業(yè)的學生,在學習音樂的時候往往也不會重視,因此上課就會變成一種形式,教學效率很低。目前,無論是教學方式,還是教學課程的安排都存在著不足之處,許多內容的設計都是極其不合理的。所以,要盡快將這些問題解決掉,從而為每個學生的學習提供保障,為每個專業(yè)的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音樂的條件。
授課的方式可以根據不同的學校而有所改變,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大班授課,而另一種則是小班授課。師資力量的充足以及高素質是全體學生學習音樂的基本保障。因此,高校可以根據教學部門的規(guī)定以及教學要求,培養(yǎng)一批優(yōu)秀的音樂教師,從而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水平。高校還可以加強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讓每個音樂老師的能力不僅僅局限于本專業(yè)方面。由于每個高校的實力和資源是有限的,因此各大高校之間就可以聯合、合作,實現資源的共享,大大提高每個高校的用人效率。在提高本校學生綜合素質的同時,也能夠讓音樂教師得以提高專業(yè)素質,讓學校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得到更好的學習,從而使高校音樂教學盡快實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目標。
(二)提高審美水平,促進學生全面化發(fā)展
學生的審美水平會直接關系到素質教育水平,而學習音樂就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去提高高校學生的審美能力。因為音樂中包含了許多元素,例如節(jié)奏、旋律和速度,這些都是音樂的語言,也正是通過這些語言將音樂藝術表現出來。在某種程度上來講,音樂教育也是一種審美教育。音樂創(chuàng)作者會通過音樂將自己的心情表達出來,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音樂的學習要把音樂的情感、內容以及表達方式聯系起來,這樣學生才能夠理解音樂的涵義,才會去感悟音樂,從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高校音樂教師在教學時,要從音樂的感受、理解、表現、鑒賞和創(chuàng)造方面來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要抓住對學生的審美教育,以便使大學生全面發(fā)展。重技巧、輕藝術一直以來都是高校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平時的教學通常以欣賞和收聽為主,而實際的音樂創(chuàng)作能力培養(yǎng)有很大的漏洞。音樂學習過程中的每一個板塊都是有關聯的,而且都是相互促進的。所以,高校音樂教學的目標應該是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提高其審美素質,同時應該注意到每一個細節(jié)性的問題,要使教學完整。這樣,音樂教學才能夠發(fā)揮出它最根本的作用,才能夠體現出它的意義,學生的審美能力才能夠得以提升。
(三)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
素質教育主要是以創(chuàng)新為主要內容,而主動發(fā)展是其內涵中最本質的一種,音樂的特點就是可塑、抽象。學生學習音樂,審美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的提升僅僅是很小的一部分,重要的是要將學生的思維開拓,使他們不斷創(chuàng)新。不同的學生對于在學習過程中對音樂的見解是不一樣的,而且也會有不同的感受,因此,這時高校音樂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尊重他們的觀點。正是他們不同的觀點體現出了每個學生的特點,同時也開拓了他們的眼界,這就是其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的源頭,對其音樂的創(chuàng)作以及綜合能力的提升都是有益的。而作為教師,教學不應該僅局限于傳統(tǒng)的方式方法,應該把學習的主導權放在學生的手里,讓學生擁有更多的權利去選擇自己的音樂學習內容,并且還要從他們的選擇中了解學生的愛好,根據這些興趣愛好進行合適的音樂學習方向引導,將其在音樂方面的潛力挖掘出來。在與學生的交談過程中,對待學生應以平等的態(tài)度,從而發(fā)現其存在的問題,及時對其進行指導。
高校音樂教育的對象基本上都已經成年,每個人都有自尊,因此,教師應注意避免將自己的想法寄托在學生的作品上,每個人的思想都是不一樣的,而且所喜歡的音樂風格也會有所不同。這些不同也正體現出了每個人的個性,所以音樂的創(chuàng)作也會有無限可能。例如:老師可以讓學生主導課堂,自己設計教學的方式,然后派出代表上臺講解,而老師的作用就是發(fā)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然后根據其作品加以指導,既讓學生自己體驗到了音樂的魅力以及創(chuàng)作的快樂,又讓其熱情得到了激發(fā)。當其閃光點被發(fā)現了之后,他們會對自己更有信心,便會更有信心地通過音樂創(chuàng)作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這樣一來,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造能力便會得以提升,音樂技能也會越來越高。
三、結束語
本文主要針對素質教育理念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應用問題進行了分析。文中首先將其概念進行了闡述,明確了應用的方向,了解到了將素質教育應用到高校音樂教育中的作用。高校音樂教師應該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以及音樂這門學科的特點面向全體學生教學,最終實現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真正的做到素質教育的目標,從而為學生們未來的全面發(fā)展起到促進的作用。希望本文的闡述可以為各大高校的相關工作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祝翔.高校音樂教育藝術性特征分析——以素質教育為背景[J].藝術科技,2018,31(5):278.
[2]歐陽宗.試論當前高校音樂教育現狀及其對策[J].北方音樂,2016,36(14):31-32.
[3]仇博.素質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公共音樂教育[J].北方音樂,2016,36(10):172.
作者簡介:陳欣榮(1975—),女,漢族,湖南益陽,本科,國家一級演員,研究方向:高校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