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莫扎特,是古典時期最突出的作曲家和音樂家,他一生中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影響極大,以歌劇作品最為著名。其塑造的人物形象都很生動,本文分析《女人心》中的經(jīng)典詠嘆調唱段來進一步了解《女人心》的創(chuàng)作背景,而且經(jīng)過自己對這首作品的演唱,可以駕馭莫扎特詠嘆調的藝術風格,演唱時需注意音樂情感和技術處理等方面。
【關鍵詞】莫扎特;《難道指望男人和軍人守護貞潔嗎》;藝術特點;演唱體會
【中圖分類號】J616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1-0088-01
【本文著錄格式】張俊麗.莫扎特詠嘆調《難道指望男人和軍人守住貞潔嗎》的藝術特點和演唱體會[J].北方音樂,2020,01(02):88,92.
一、創(chuàng)作背景
(一)作曲家簡介
沃爾夫岡-莫扎特出生在歐洲的薩爾茲堡,也就是如今的奧地利,莫扎特受到父親影響,有音樂方面的天賦,8歲時就創(chuàng)作了第一部交響曲,被稱作“音樂神童”,并且在后來的創(chuàng)作中將自己從父親身上得到的音樂靈感注入進去,很不幸在年輕時就結束了一生,他在生前創(chuàng)作出許多的作品,22部歌劇作品中最著名的3部歌劇達到了歌劇發(fā)展的最繁榮的時期。莫扎特如此短暫的一生給我們留下的卻是無盡的財富。莫扎特的音樂形式廣泛,有各種體裁和較長的篇幅,莫扎特的喜歌劇塑造的角色鮮明生動,一般結構分為4章,內容比較詼諧,也采用大段落的宣敘調,有時插入重唱的片段,表現(xiàn)出各種生動賦有特的性格。
(二)歌曲創(chuàng)作背景
莫扎特在國家爆發(fā)戰(zhàn)爭時誕生,這就奠定了他歌劇創(chuàng)作的風格特點,《女人心》這部二幕喜歌劇也叫做《女人都一樣》,在當時1756年的約瑟夫二世主張改革,使平民們減少了剝削和壓迫?!杜诵摹愤@部喜歌劇是達·蓬特與莫扎特合作寫出來的,之前合作的兩部是《費加羅的婚禮》和《唐璜》,達·蓬特這位傳奇人物是猶太人,與莫扎特結識于1782年,被稱作“黃金組合”。《女人心》這部歌劇其實有點偏離當時社會的道德觀念,但是也是當時生活的真實情境,因為當時皇帝逝世較早,以至于《女人心》流失了一段時間才被重新挖掘出來?!峨y道指望男人和軍人守護貞潔嗎》中,女仆黛絲比娜機靈活潑,這一片段勸導女主人走出失去未婚夫的悲痛中,莫扎特創(chuàng)作的這首歌曲用生動的言語使黛絲比娜這一人物表達得淋漓盡致。
二、藝術特點
(一)曲式結構
這部詠嘆調的曲式結構為三部曲式(ABB)變化再現(xiàn),以F大調進入,它的速度術語是Allegretto(意為小快板),所以,旋律采用最多的是十六分音符,還增加了顫音的裝飾和八分休止符等,旋律聲部輕快活潑,歌曲的伴奏部分多三連音出現(xiàn)的,表型形式相同,目的是為了突出黛絲比娜的精靈古怪。
A樂段為1-24小節(jié),從F大調開始,節(jié)拍是2/4拍,開頭標有“p”(意為弱),11-21小節(jié),鋼琴伴奏用連續(xù)的三連音,旋律聲部比之前的音域提高,黛絲比娜的情緒慢慢推進,還運用平行擴充手法,語言重復,烘托出黛絲比娜帶有疑問的內心想法。
19-21小節(jié),出現(xiàn)短暫的還原b,暗示著音樂情緒稍稍變化,fedelta(意大利語)意為忠誠,并且重復兩次,二者融合使劇情發(fā)展更生動。22-25小節(jié),采用模進的手法和三連音同音反復,可以看出伴奏部分弱化,著重強調黛絲比娜的歌唱部分。更好地為B樂段變換成6/8拍做準備,演唱時要把三連音嚴格唱均勻,在速度稍快的情況下還要吐字清楚,腔體保持好,保持一個高位置然后吐字,位置靠前一點,音色聽起來會更好聽,而且在節(jié)奏上不能先快后慢,一定要要注意與伴奏者的配合,伴奏部分在19小節(jié)后有自由延長,悄悄地轉變著唱段的風格,這兩句類似宣敘調,表現(xiàn)出黛絲比娜對于不可靠男人的懷疑。
B樂段為26-59小節(jié),B樂段相比A樂段略顯平緩,但節(jié)拍變?yōu)?/8拍,音域比之前A樂段整體移高,伴奏織體為均勻的八分音符加和弦音的襯托,音樂走向是層層遞進的。演唱時要一直保持一個高位置,腔體要保持好,咽壁立起來,朝著一個方向唱。音樂情緒比之前活躍了許多,走向音樂的核心唱段。
B樂段是60-94小節(jié),調性回歸到F大調,其實是B樂段的變化重復,只是在內容表達上有所變化,70小節(jié)開始,旋律的節(jié)奏的音型多為附點八分音符和均勻八分音符結合,左手為均勻的跳躍演奏的三拍子,使音樂跳動起來,添加“tr”(短波音)的音樂術語,在主和弦和弦音上進行演奏,伴奏右手也出現(xiàn)“tr”的演奏記號,同時加入了跳音演奏,出現(xiàn)對話式的音樂形式,演唱聲部和伴奏呼應出現(xiàn)相同的旋律。戴斯比娜娓娓地勸說著兩個姐妹。
(二)演唱體會
在演唱時,前奏只有一個小節(jié),時間比較短,并且鋼琴伴奏為三十二分音符,為連續(xù)下行的琶音,速度較快,第一句類似說話式的演唱,起音“in”不難唱但也不簡單,首先控制好呼吸,橫膈膜保持,把音唱出去,不能窩在嗓子里,發(fā)音要清晰,在唱“uo”時要氣息通順,打開喉嚨,聲音要往前唱,第四小節(jié)的“in”也要與起音對應準確,音的音高和位置都不能變,要連貫,這兩個“in”均在小節(jié)弱拍處開始的,所以要弱唱。
進入B段后,樂曲更具律動性,30-33小節(jié),運用同音反復的手法,八度跳躍,同時多處加入附點節(jié)奏,演唱時也要注意譜子上的“mp”與“p”的記號,需要控制發(fā)音時的力度,就是這種細微的變化才能表現(xiàn)出黛絲比娜抑揚頓挫的語氣,在唱小字一組c與小字二組c的八度跳躍時,此時需要稍稍地加入真聲才能轉換自然,腰部使勁,而且不能因為速度快,出音率高導致越唱越快含糊不清,要保持好氣息,哼到咽壁的一個點上向前唱,一直保持高位置才能使音高、音色都做到更好。這一段更加諷刺男人的忠誠度。
在B段結尾時,與B樂段形成對比,演唱音域較高,依然要用腰部的力量支撐氣息,腔體保持好,不能因為音域的移高喉嚨也跟著移高,這樣結尾處會特別費勁。在70小節(jié),“l(fā)arala”這幾個顫音,使這部作品增加了靈動性,要支撐住氣息保持高位置,否則音會偏低,結尾處十一度的大跳演唱有一定的難度,兩次反復速度較快,要快速換氣,在場“a2”這個音時,要保持哼鳴狀態(tài),在演唱時可稍稍位置靠后,腰部支撐住氣息,打開喉嚨,把音直接唱出來音色才比較自然,整部作品在激動的情緒中結束。
三、啟示與影響
《難道指望男人和軍人守住貞潔嗎》這首歌曲戲劇性和音樂性相結合,作曲家將黛絲比娜的性格塑造得淋漓盡致,劇情錯綜復雜,將人物矛盾通過旋律與歌詞成功地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
在演唱時,要做到聲情并茂,首先氣息通順,運用要連貫,唱歌時的呼吸循環(huán)過程是最基礎的,喉嚨要打開,氣息沉下去,才能唱出寬松的聲音,其次在氣息的基礎上要一直保持高位置,逐漸把自己的音色唱出來,這就需要長久練習才能平穩(wěn)自己的狀態(tài)。演唱中,橫隔膜的氣息支撐、寬松的聲音、動人的音色是這首歌曲的關鍵因素,但不能只追求聲音技巧而忽視情感的表達。這是不對的,拿到一首作品應先了解作曲家創(chuàng)作此歌曲的背景等一些相關文獻,通過音樂術語分析其中要表達的情感情緒,然后開始最基礎的訓練,比如先學旋律音高,然后熟讀歌詞,最后二者結合再仔細琢磨、推敲。在平時訓練過程中思想上必須積極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比如拿到一首較難的作品,不能還沒有去唱就覺得自己不行,打退堂鼓,所以我們要避免這種消極情緒,克服聲樂學習上的難關,持之以恒,才能演唱得更自如。
參考文獻
[1]莫扎特喜歌劇女性角色研究[D].武漢:武漢音樂學院,2010.
[2]沈湘.聲樂教學藝術[J].人民音樂,2003.
作者簡介:張俊麗(1996—),女,漢族,山西忻州,碩士研究生,寶雞文理學院,研究方向:學科教學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