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虹 梁園園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我國教育事業(yè)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落實素質教育以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成績斐然。我國教育事業(yè)堅持“以人為本”“育人成才”的方針,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成才”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高職院校施教的核心內容之一。本文就針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如何發(fā)揮作用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培育學生成為國家有用人才上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和現(xiàn)實意義,以及當前和未來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的目標任務和責任使命,同時,對未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落實、推進和發(fā)展提出明確要求,為新時代高校創(chuàng)新教學指明了前進方向。高校教育是學生踏入社會之前的關鍵一步,如何利用好這關鍵的一段時間,讓學生接受紅色教育、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使之發(fā)揚光大,成長為祖國事業(yè)建設的有用人才,是當前教師需要承擔的使命、應盡的責任,也是高職院校實現(xiàn)“以人為本”“育人成才”,立德樹人的重要途徑。
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用的現(xiàn)狀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重要批示,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應用到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當中,這對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現(xiàn)階段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應用到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由于國內經濟發(fā)展呈現(xiàn)不均衡狀況,很多地區(qū)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基礎設施不完善,年久失修,當?shù)叵嚓P部門資金投入不到位,導致該恢復、維修的沒有及時恢復、維修。學校開展愛國主義實踐教學就受到制約,組織學生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活動,學生不能系統(tǒng)全面地受到教育。其次,學校及教師對愛國主義教學重視程度不夠的現(xiàn)象也存在。教師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歷史事件、革命烈士、民族英雄等紅色教育內容理解不夠充分,對教育基地的建筑、設施、陳列物等反映出來的思想政治意義闡述不深刻,影響愛國主義教育的效果。有的甚至將愛國主義教育參觀學習變成了一般性的旅游、閑逛。再有,愛國主義基地的宣傳不到位也影響教育效果。盡管近年來高校都很重視思想政治教育走進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基地,但是,整個社會環(huán)境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宣傳不夠,沒有形成全民范圍的號召力,而且,個別地方還存在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筑改做其他用途的現(xiàn)象。從而導致學校不能順利開展活動,教師沒有激情,學生沒有興趣,愛國主義教育被停留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堂上了[1]。
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中應用的措施
(一)發(fā)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現(xiàn)實教育意義
政府層面要高度重視,積極投入資金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相關設施該恢復的及時恢復,該維修的抓緊維修,使之盡快投入使用,發(fā)揮教育意義。并且要加強開放使用期間的維護。要把距離學校近的作為重點,以方便學生隨時參觀學習,接受愛國主義思想的熏陶。
(二)學校要加強師資隊伍的愛國主義思想建設
教育學生,教師要起到垂范引領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更是如此,學校要定期組織教師開展愛國主義實踐活動,通過教師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相互討論,使得教師隊伍政治站位高、思想素質好、愛國意識濃、責任觀念強,核心素養(yǎng)不斷提升,保證教學效果和質量[2]。
(三)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引進課堂
思想政治課堂可以走出去,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學習,通過實地參觀,教師講解與引導,促進學生道德品質、思想意識、政治素質的綜合全面提升。對于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不完善的,或者限于條件不便于直接到基地去的,也可以利用照片、圖片、多媒體等方式,將基地引進課堂之中。比如北方的學校,教師講“新民主主義革命”時,就可以事先將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的圖片、秋收起義銅鼓紀念館的資料準備好,課堂上展示給學生看,同時,讓學生各自談談自己的理解、感想,學生之間的交流活躍了課堂氛圍,也調動了彼此的積極性,知識學的更扎實,教育意義理解得更深刻,也促進了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形成。
(四)實踐教學,增強愛國主義教育現(xiàn)實意義
任何形式都取代不了實踐的教育作用。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利用基地的建筑、設施、室內外的陳列、擺設,讓學生實地感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工作生活環(huán)境的艱苦、處于貧瘠之中依然旺盛的革命意志,激發(fā)學生的時代責任感、使命感和熱愛祖國的情懷??吹嚼弦惠厽o產階級革命家的日常生活用品的時候,學生會為自己生在新中國、長在新時代而感到自豪,為祖國的繁榮而驕傲,從而堅定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報效祖國的信心和理想。這種愛國主義教育是書本講千萬遍也不能讓學生產生切身體會的。同時,通過實踐教學,學生在受到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的過程中,也能更深刻地感知我國的山河壯美、物產豐富,以及地理人文特色,發(fā)現(xiàn)祖國無處不在的美,增強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實踐之后,教師組織學生將參加實踐學習的所見、所感、所思寫出來,通過學生的寫作,愛國主義思想進一步得到深化[3]。
結語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學校思想政治課教學要以此為依托,以“紅色傳承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為目標,強化師資隊伍,使得綜合能力不斷提高,開拓創(chuàng)新教學,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引入課堂,培養(yǎng)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開展實踐教學,深挖革命歷史的現(xiàn)實教育意義,讓學生知“苦”識“甘”,塑魂養(yǎng)德,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的可靠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王琴.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教師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的途徑[J].南方農機,2018,4922:226-227.
[2]吳潔.新媒體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現(xiàn)狀和方法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3:51.
[3]馬寧.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現(xiàn)狀分析[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8,1704:178-179.
作者簡介
蔡虹(1976.11—),女,籍貫:新疆庫爾勒,副教授,任教于巴音郭楞職業(yè)技術學院,研究方向:高職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類。
梁園園(1986.1—),女,籍貫:河南偃師,副教授,任教于巴音郭楞職業(yè)技術學院。主要研究方向:語文教學,文化傳播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