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芬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加明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展開良好的互動,使課堂氛圍變得活躍,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為此,筆者就簡要探討了如何增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互動性,以供相關同仁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互動性
引言
課堂的互動是影響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良好的互動,不僅可以讓教師及時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調整教學的內容,也可以讓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積極提高。然而,在傳統(tǒng)教育思維的影響下,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導致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對小學生打好數學基礎造成了嚴重影響。本文就針對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互動性不足問題,進行了真針對性分析。
一、建立融洽平等的師生關系
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在以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關系比較嚴肅,教師為了可以讓學生能夠聽話,在課堂上認真聽課,往往就會板著臉。同時,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只是一味向學生灌輸知識,很少會讓學生自己思考,說一說自己的見解,這樣也就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嚴重影響了小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1]。所以,教師應該主動去融入學生的生活與學習中,以小學生視角去和他們進行交流,并尊重他們的思想,與他們像朋友一樣去相處,以此來建立融洽平等的師生關系,這樣學生才會敞開心扉與教師進行溝通,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的互動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二、創(chuàng)設多元化問題情境
眾所周知,有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對事物的認知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在學習比較抽象的數學知識時,會遇到一些困難。這時,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就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既能容易理解所學的知識,也激發(fā)了他們的探索欲望。如今,在現代教育理念下,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已經是數學課堂教學中常見的一種教學方式,也符合新課程標準對教學的要求。不過,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如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例如,在“相遇問題”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與學生實際生活聯(lián)系,創(chuàng)設合適的問題情境:小明在放學后,將同桌的數學課本誤裝入自己的書包里,到家發(fā)現后兩人打電話約定沿著一條長為C米的相向而行,他們兩人的速度分別為a米/秒與b米/秒,那么兩個人會在哪碰面呢?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出學生的探究興趣,也將學生帶入了問題中,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并在教師的幫助下有效掌握知識[2]。
三、開展小組合作互動學習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逐漸成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一種十分重要的教學手段。小學生的思維模式相對簡單,而學習數學又需要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積極交流,分享著自己的解題思路,相互進行學習與評價,使學生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中獲得提高。
例如,在“比例尺”相關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先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要求每個小組的成員先自己畫出教學樓到操場的地圖,接著進行小組內部的討論交流,說一說為什么每個人畫出來的尺寸會不一樣呢?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質疑,并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來說服其他人。在此基礎上,教師結合學生的討論交流情況給予一定的指導,引入比例尺的內容。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要時刻關注各小組的進展情況,幫助他們有效解決數學問題。
四、運用多樣化教學工具與手段
在時代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現代化教學工具與手段給教育教學活動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使課堂教學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學生在一些概念理論知識的理解中會比較吃力,容易出現混淆、理解錯誤的現象,使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這時,教師就可以借助現代化教學工具與手段,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形象、直觀的內容,以此來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3]。例如,在“立體圖形”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教學內容,課前搜集一些生活中學生常見的立體物品,并利用互聯(lián)網找到一些相關的動畫、視頻內容,在教學中向學生進行展示,使學生可以在氣氛活躍的數學課堂中有效掌握所學的知識。
五、完善評價與激勵機制
客觀、全面的評價對增強課堂教學的互動性有著積極的作用。過去教師都是以書面考試的方式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單一的評價方式顯然是不合理的,不僅會加大學生的學習壓力,也阻礙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對此,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及、客觀評價學生,除了書面考試的評價方式以外,還應該結合其他的評價方式,如課堂教學活動中對學生表現的評價、對學生課后作業(yè)完成情況的評價等。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并運用一些激勵性語言,鼓勵學生能夠主動交流,遇到不會的問題可以向同學、老師尋求幫助。與此同時,應該增加互動反饋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可以向教師提意見,指出課堂教學中的不足,積極交流如何進行改進,以此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結束語
總之,在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促進小學生數學能力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認識到增強課堂互動性的重要性。一方面,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另一方面,可以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建和諧、寬松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所以,教師要根據小學生在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征,采取合適的教學方式提升課堂教學的互動性,進而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楊秋玲.淺析如何增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互動性[J].教育界,2019,000(014):84-85.
[2]李萍.淺析如何增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互動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9,665(09):154.
[3]肖江華.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互動性[J].散文百家:下,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