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寅昀 徐偉
摘 要:本文基于全面預算績效管理改革環(huán)境下,依據(jù)遼寧省2008―2018年的財政收支統(tǒng)計情況,分析了遼寧省當前財政績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之上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財政績效;績效管理;地方管理
一、財政績效管理概述
財政績效管理是以財政管理的效益和效率為目標,覆蓋了財政支出全過程的管理工作,包括事前、事中、事后方面的工作,涉及財政管理活動的預算編制、執(zhí)行、監(jiān)督、評價,能夠有效地對財政管理進行全程跟蹤和綜合評價。
財政績效管理標志著財政管理體制改革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能夠有效地實現(xiàn)對財政管理工作的細致化和科學化管理。財政績效管理不僅能夠有效地促進個人、部門和組織的持續(xù)改善,而且能夠有效實現(xiàn)績效制定、績效考評和績效結果應用。財政績效管理能將財政資金的分配和使用效益達到最優(yōu),為財政支出的分配提供了量化數(shù)據(jù)支撐,緩解了財政收支的矛盾。
二、遼寧財政收支規(guī)模和增長情況
根據(jù)遼寧統(tǒng)計局2008―2018年統(tǒng)計年鑒可得到遼寧省十年內的具體財政收支總量,如圖1所示。
由圖1可以看出,近三年的財務收入和支持都呈上升趨勢;財務支出與收入存在著同增同減的趨勢,但其支出的增幅超過了收入的增幅。其2018全年預算收入2616.0億元,相較于去年增長率達到了9.3%;全年預算支出5323.6億元,相較于去年增長率達到了9.1%。由2018年統(tǒng)計明細數(shù)據(jù)可知,2018年財政收入中,其稅收收入1976.0億元,增長9.0%,其他收入649億元;而在2018年財政支出中,就業(yè)和社會保障支出占比第一1457.7億元,增長8.7%;教育支出占比第二651.6億元,增長0.6%;農(nóng)林水支出占比第三462.3億元,增長0.7%;排名第四、第五、第六及第七的財政支出分別為醫(yī)療衛(wèi)生與計劃生育支出350.5億元、交通運輸支出210.6億元、住房保障支出149.3億元、科學技術支出75.3億元。
三、遼寧省財政績效管理現(xiàn)有問題
1.財政績效管理理念落實不到位
當前,績效管理工作已經(jīng)引起了各地區(qū)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的熱切關注。從2014年至今,遼寧省初步建立了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機制,但在理念養(yǎng)成、法制規(guī)范、輿論效應、政策傳播等方面存在著缺陷。工作人員缺少對績效管理理念和理論知識的充分學習,同時缺乏了對績效管理相關政策的詳細了解,從而導致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沒有引起重視,因此不能自覺將預算績效管理理念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中。當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僅僅由省財政廳實施推行。由于缺乏剛性的工作職責管理機制,主動運用績效理念到工作中的人數(shù)較少,部分參與績效管理的工作人員處于被動應付的狀態(tài),其中部分人員還有一定的抵觸情緒,最終使其績效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因此,財政績效管理理念的落實,仍存在著較大的提升空間。
2.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尚不健全
績效評價是實施財政績效管理工作的關鍵點,而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又成為了績效評價的關鍵點。依據(jù)《預算績效評價共性指標體系框架》(財預﹝2013﹞53號)中的相關明細條例可知,財政部門以及相關預算部門在進行績效評價工作時,對于績效評價指標的選取,應從兩方面進行考慮:一方面,合理選取出與評價對象特征相關性最強的共性指標;另一方面,依據(jù)評價對象和評價目標的具體性選取適當?shù)膫€性指標。在此基礎之上,采用科學的計算方法對各類評價指標賦予合理的權重值。
目前,遼寧省對于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還存在不足,相關部門在進行績效管理工作時,嘗試構建績效評價體系,但其定性指標較多,定量指標較少,使其評價結果缺少說服力。
3.績效評價結果未得到充分運用
績效評價結果的運用是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最終目的,同時也是維持財政績效管理工作長久、有效進行的前提。根據(jù)《國務院關于編制2019年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的通知》和財政國庫管理制度等文件,均提及績效評價結果是資金分配的重要因素?!蛾P于中央預算單位2019年預算執(zhí)行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的總體要求和實施工作安排指出,在實際操作中,預算單位應該近一步加強對預算結果的應用,從而強化預算執(zhí)行的事前規(guī)劃,同時,財政部門和預算部門在進行績效評價工作時,應嚴格把控資金與賬戶的管理,規(guī)范和完善資金存放管理體制,積極配合工作人員清查核對績效管理工作中發(fā)現(xiàn)的疑點,對已經(jīng)確認的違規(guī)問題要進行及時糾正和整改。
4.第三方參與較弱
根據(jù)國外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要經(jīng)驗,完善的第三方參與體制對財政績效管理起著重要作用。“專業(yè)、客觀、獨立”是第三方參與財政績效管理的主要特征,也是保證財政績效管理合理進行的重要條件。第三方參與財政績效管理能夠拓寬社會參與渠道,增強財政績效管理的公信力,促進完善的財政收支績效管理社會評價體系的構建,推動服務新型政府建設。但從目前看來,參與遼寧省財政績效管理的第三方組織,其在質量上和數(shù)量上都不足以反映財政績效評價工作的公信力。
四、遼寧省財政績效管理對策建議
1.深化財政績效管理理念
深化工作人員的財政績效管理理念和理論知識的學習,應從理論宣傳、管理體制和社會監(jiān)督三個方面進行加強。首先,充分利用新媒體和網(wǎng)絡,加強社會輿論的引導,使工作人員認識到財政績效管理工作的社會影響力和重要性,為實施財政績效管理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huán)境。
其次,建立層次清晰的責任和考核管理體制機制,各地政府應統(tǒng)一各預算部門的工作目標,從而實現(xiàn)統(tǒng)一領導、權責明確、全面推進,同時設立完善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考核機制,建立完善的問責機制和約談機制,并對考核結果進行科學獎懲。
最后,促進財政績效管理信息公開,強化信息公開管理體制機制,將績效目標、績效評價結果等財政績效管理工作的相關信息主動向社會進行公開,并接受社會監(jiān)督。
2.完善財政績效管理評價指標體系
首先,合理選取指標。財政績效評價指標的選取應依據(jù)評價對象的不同,結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選取評價指標。
其次,設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標準。財政績效評價標準設立的正確與否和評價結論的正確性有著直接性關系,在堅持公正、公平、公開、可操作的原則下,充分考慮評價對象的計量標準、行業(yè)規(guī)范、質量標準、通用標準等財政績效評價標準。各類型財政資金績效評價標準各不相同,應根據(jù)其具體特點設定相應標準值,以保證財政績效評價標準的公正性、科學性和有效性。
3.實現(xiàn)財政績效管理結果有效運用
財政績效管理結果有效運用能有效保證政府財政資金和合理分配。根據(jù)財政績效評價結果,其相關部門應根據(jù)自己情況分析找出各財政資金在其使用和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并根據(jù)自身特點進一步規(guī)范和完善財政資金使用管理措施,加強財政執(zhí)法監(jiān)督。同時,對已經(jīng)達到的財政績效目標,但并未全部使用完的資金,財政部門應進行科學有效的回收并將其分配給資金缺乏領域;同時,對于那些長時間都未達到績效目標的低效或無效資金,財政部門應及時整改,調整政策,提高財政資金規(guī)劃配置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4.提高第三方參與程度
首先,完善第三方參與體制。明確財政績效評價工作的過程、內容、以及質量標準,并對第三方參與績效評價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標準化,保證財政績效評價結果的有效和合理。
其次,加強對第三方參與人員的管理。通過拓寬社會參與渠道,吸引各類專業(yè)人士加入第三方,增強績效評價專業(yè)水平,推動第三方專業(yè)化綜合發(fā)展。
最后,財政部門或預算部門應隨時把控第三方參與工作的流程和內容,采取不定期檢查等方式對第三方參與進行監(jiān)督,使第三方參與人在自主獨立的實施績效評價基礎上,確??冃гu價質量,使其評價結果具有公信力和科學性。
參考文獻
1.紀偉.遼寧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實踐與對策建議.地方財政研究,2018(6).
2.黃琳.1000萬元以上專項資金全部納入管理.遼寧日報,2014.
3.李金校.基于控制視角的公共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制度研究.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碩士論文,2017.
4.王晶晶. 預算績效評價中主觀性指標的有效性分析――以湖南省為例.財會研究,2018(3).
(責任編輯:王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