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yī)院肛腸外科(遼寧大連116021)
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PPH)相關微創(chuàng)手術器械的問世對諸多肛周疾患帶來了福音,同時也因PPH術后吻合口狹窄而給患者帶來了痛苦[1-2]。PPH 術后輕中度吻合口狹窄可選用手法擴肛、肛腸腔內(nèi)治療儀擴肛及腸鏡下氣囊擴肛等保守治療方式,但對于PPH 術后重度吻合口狹窄的患者來說,瘢痕切開術(6、12 點位切開)、瘢痕掛線術(同掛線療法原理)及瘢痕松解術(縱切橫縫)等術式在臨床實際療效上不盡人意[3]。近期臨床實踐證實,經(jīng)肛多段切開結扎法治療擴肛治療效果欠佳的PPH 術后吻合口狹窄之療效比較確切,且已被業(yè)內(nèi)認同[4]。筆者在尋求更適合的治療手段處理PPH 術后重度吻合口狹窄過程中,從手術失敗和成功的經(jīng)驗教訓中得到了靈感,將腸鏡下長城式切開環(huán)切法引入到PPH 術后重度吻合口狹窄的治療,取得了更加滿意的療效,現(xiàn)將其內(nèi)容匯總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yī)院收治的40例PPH 術后重度吻合口狹窄患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0例,研究組采用腸鏡下長城式切開環(huán)切法治療,而對照采用經(jīng)肛多段切開結扎法治療。研究組中,男11例,女9例,年齡范圍19~68歲,平均42.5歲,病程范圍半個月~2年;而對照組中,男12例,女8例,年齡范圍21~64歲,平均42.0歲,病程范圍1個月~1.5年。經(jīng)方差齊性檢驗,得出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病程等數(shù)據(jù)上均有可比性,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病例均為PPH 術后重度吻合口狹窄,為確診參照了《肛腸外科學》[5]和《肛腸病學》[6],同時結合了我院傳統(tǒng)的診斷設備,譬如肛門鏡、排便造影、CT及腸鏡等,觀察狹窄直徑和狹窄長度,見圖1。特異性PPH 術后吻合口狹窄的診斷標準制定如下:(1)輕度:需輔助排便,食指通過困難,狹窄長度<0.5 cm;(2)中度:排便困難,食指不能通過并伴疼痛,狹窄長度0.5~1.0 cm;(3)重度:排便失禁或排氣困難,小指通過困難并伴疼痛,狹窄長度>1.0 cm。
圖1 PPH 術后重度吻合口狹窄診斷標準Fig.1 Diagnostic criteria of severe anastomotic stenosis afer PPH
1.2 方法
1.2.1 腸鏡下長城式切開環(huán)切法選擇靜脈全身麻醉,進鏡觀察狹窄程度(圖2A),采用高頻電凝T 刀自狹窄最明顯處或直腸瘢痕后方切開(圖2B),將切開端和保留端呈現(xiàn)為“長城”式(圖2C),再將保留端采用高頻電凝套切割至切開平面(圖2D),最終呈現(xiàn)如“環(huán)切”狀改變(圖2E)。切開和環(huán)切深度不宜超過肌層,術后常規(guī)復查腸鏡(圖2F)。
1.2.2 經(jīng)肛多段切開結扎法選擇聯(lián)合阻滯麻醉,取截石位,擴肛,肛門鏡直視下狹窄環(huán)多段切開,切開間隔端用4號絲線結扎其瘢痕增生組織。切開深度不宜超過肌層,狹窄處通過兩橫指為宜。術后常規(guī)進行擴肛。
1.2.3 觀察指標圍手術期指標為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1 d 疼痛評分、術后3 d 疼痛評分、術后5 d 疼痛評分術后排便時間及術后排便時出血發(fā)生率;隨訪指標為術后1~3個月測量直腸靜息壓,術后6個月至1年明確治愈率、臨床有效率及術后吻合口狹窄再發(fā)生率。
1.2.4 療效判定標準參照《美國結直腸外科學會痔診療指南》[7],將臨床療效分成治愈、有效及無效。評估至有效及以上百分比視為有效率,反之無效百分比視為無效率。
1.3 統(tǒng)計學方法利用SPSS 20.0 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處理,兩組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兩組計數(shù)資料比較均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圍手術期指標分析結果在圍手術期指標的兩組分析中,發(fā)現(xiàn)研究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疼痛評分、術后排便時間及術后排便時出血發(fā)生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隨訪指標分析結果在隨訪指標的兩組分析中,發(fā)現(xiàn)兩組術后直腸靜息壓顯著低于兩組術前直腸靜息壓(P<0.05);但研究組臨床治愈率、臨床有效率及術后吻合口狹窄再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1 比較兩組圍手術期指標Tab.1 Comparison of perioperative indicator in two groups±s
表1 比較兩組圍手術期指標Tab.1 Comparison of perioperative indicator in two groups±s
組別研究組對照組檢驗值P 值手術時間(min)9.80±2.12 17.50±3.27 t=-8.842<0.001術中出血量(mL)5.85±1.69 10.75±3.42 t=-5.746<0.001術后疼痛評分術后1 d 3.05±0.39 3.90±0.55 t=-5.602<0.001術后3 d 1.95±0.39 2.90±0.31 t=-8.497<0.001術后5 d 1.20±0.41 1.70±0.57 t=-3.179 0.003術后排便時間(d)1.10±0.31 1.70±0.47 t=-4.775<0.001術后排便時出血發(fā)生率[例(%)]1(5)6(30)χ2=4.329 0.037
表2 比較兩組隨訪指標Tab.2 Comparison of follow-up indicator in two groups±s
表2 比較兩組隨訪指標Tab.2 Comparison of follow-up indicator in two groups±s
組別研究組對照組檢驗值P 值直腸靜息壓(kPa)術前9.86±0.97 9.77±1.03 t=0.301 0.765術后5.66±0.66 5.62±0.57 t=0.206 0.838檢驗值t=22.821 P 值<0.001臨床療效(例)治愈17 16 χ2=1.030 0.597有效3 3無效0 1治愈率(%)85.0 80.0有效率(%)100.0 95.0吻合口狹窄再發(fā)生率(%)0.0 0.0
PPH術后吻合口狹窄發(fā)生率在0.8%~3.1%[8-9]。PPH 術后吻合口狹窄的9 大原因為“縫瘢硬位深感頻形鈦”,為牢固記憶自行制作了一繞口令,即“每逢搬硬未伸,感悟品味形態(tài)”。其中“縫”為止血目的為由不能縫合過多,且謹慎“8”字縫合;“?!睘轳:垠w質(zhì)者;“硬”為硬化劑使用病史者,且肛周手術病史者;“位”為吻合位置不能過高或過低;“深”為適宜的縫合深度為粘膜下層,縫合深度不宜為肌層;“感”為肛周感染、吻合口感染者;“頻”為術后防止疼痛而口服瀉藥后便頻者;“形”為大便不成形者;“鈦”為鈦釘脫落不全者。
PPH 術后輕中度吻合口狹窄常為膜性狹窄,而PPH 術后重度吻合口狹窄常為瘢痕狹窄[10]。從解剖學角度分析,肛門直腸環(huán)不是真正的圓形,而是近似于梭形,且前后方較薄弱。因此,傳統(tǒng)的擴肛、傳統(tǒng)的手術松解位點為前后方[11]。本研究組不僅松解前后方薄弱區(qū),而且松解了肌肉支持作用最強的左右側方,從而達到了術后直腸在更加松弛的狀態(tài)下進行自行修復。從瘢痕學角度分析,環(huán)形瘢痕增生越重,直腸內(nèi)張力越大。因此,傳統(tǒng)手術首要松解前后方的直腸張力環(huán)[12]。本研究不僅松解前后方張力環(huán),而且松解了左右側方的局部張力,從而預防和消除再次形成瘢痕狹窄的風險。從動力學角度分析,吻合口狹窄區(qū)的直腸為高壓區(qū),從而無形中形成了一壓力保護屏障[13-14]。本研究設計的兩組術后直腸靜息壓顯著低于兩組術前直腸靜息壓,表明術后能有效地緩解排便困難或排便失禁等癥狀,還能預防吻合口狹窄的再次發(fā)生率。
本研究結果證實,研究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疼痛評分、術后排便時間及術后排便時出血發(fā)生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況且,兩組術后直腸靜息壓顯著低于術前直腸靜息壓。但研究組臨床治愈率、臨床有效率及術后吻合口狹窄再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相比無顯著差異。值得一提的是,腸鏡下長城式切開環(huán)切法在很多層面上,勝過于具有出血少、緩慢徹底清除病灶及減少吻合口再狹窄等優(yōu)點的經(jīng)肛多段切開結扎法。
與經(jīng)肛多段切開結扎法相比,腸鏡下長城式切開環(huán)切法的優(yōu)勢在于:(1)人性化麻醉方式;(2)操作方式簡便,無需恐懼的手術間;(3)能接受重復性操作;(4)無需麻醉狀態(tài)下強行擴肛;(5)手術時間短;(6)術中、術后出血量少;(7)術后疼痛輕;(8)排便功能恢復快。隨著PPH 操作技術的優(yōu)化,PPH 術后吻合口狹窄等并發(fā)癥逐漸減少趨勢,特別是對PPH 術后吻合口狹窄的9 大原因的不斷認識,所能收集的研究樣本量越來越少。針對PPH吻合口狹窄,我科曾嘗試過傳統(tǒng)的手術切除、微創(chuàng)的腸鏡下切除及前列腺電切式弧形切除,甚至還選用過肛門鏡下導尿管水囊擴張術或腸鏡下球囊擴張術,但腸鏡下長城式切開環(huán)切法操作簡單、實用、有效率高,類同于傳統(tǒng)手術。
綜上所述,在PPH 術后重度吻合口狹窄的治療上腸鏡下長城式切開環(huán)切法療效類似于業(yè)內(nèi)認同的經(jīng)肛多段切開結扎法,其操作安全、可行、微創(chuàng)、便捷,其臨床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