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俊琦 龍鑫菊 陳小利 覃華 董敏 羅莉
【關鍵詞】新冠肺炎;兒科病房;防控;護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3-0225-01
自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漢市陸續(xù)出現(xiàn)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病例,隨著疫情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兒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例被報道,目前普遍認為該病各個年齡組均可發(fā)病,3歲以下兒童少見,但也有出生36小時新生兒發(fā)病的報道[1]。綿陽市也相繼發(fā)現(xiàn)了此類病例,少數(shù)病例進程快,出現(xiàn)呼吸窘迫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流行病學調查提示人群對2019-nCoV普遍易感性,病毒經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是主要傳播途徑[2]。因兒童免疫功能不成熟,抵抗能力較差,身體還處于發(fā)育的階段,因此推測可能成為2019-nCoV易感高危人群。我科作為兒科綜合病房,收治了大量發(fā)熱、咳嗽的患兒,截止目前為止,診斷為疑似病例3例,無確診病例。隨著對該疾病認識的不斷加深,我們不斷細化,對新型冠狀狀病毒感染的防控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護理對策。
1 臨床資料
自2020年1月20日-2020年2月7日,我科收治發(fā)熱、咳嗽患兒共128例,其中男73例,女55例,疑似病例3例。典型疑似病例:患兒,男,1歲6月,于2020年1月29日開始發(fā)熱,體溫38℃,2020年1月31日以“喘息性肺炎(重癥)”收治入院,入院時患兒煩躁、發(fā)熱、咳嗽、呼吸困難、嚴重三凹征、不吸氧狀態(tài)下SpO2<90%,為重癥肺炎表現(xiàn),血白細胞9.1*10^9/L,淋巴細胞計數(shù):4.25*10^9/L,胸片顯示:雙肺紋理增強、紊亂、模糊。詢問患兒母親于2020年1月26日從武漢返家,無發(fā)熱、無呼吸道癥狀,立即請專家會診,收治于單獨樓層單間隔離治療,分別于2020年1月31日及2月2日取咽拭子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 ,兩次結果均為陰性后解除隔離,轉PICU繼續(xù)治療。
2 問題
根據(j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2],疑似病例診斷標準中指出,無明確流行病學史的,符合臨床表現(xiàn)中的3條,包括:①發(fā)熱和/或呼吸道癥狀;②發(fā)病早起白細胞總數(shù)正?;蚪档?,或淋巴細胞計數(shù)減少;③具有早期呈現(xiàn)多發(fā)性小斑片影及間質改變,以肺外帶明顯,進而發(fā)展為雙肺多發(fā)毛玻璃樣影,浸潤影,嚴重者可出現(xiàn)肺實變的肺炎影像學特征,造成疑似病例診斷過寬,疑似病例量大,但值得注意的是, 疑似病人既作為傳染源又作為易感人群的管理對避免疾病在病區(qū)內的蔓延不容忽視[3],所以兒科病房如何應對該特殊疫情下防控及護理,我科根據(jù)實際情況做出以下應對措施。
3 護理對策
3.1 加強全員培訓
3.1.1醫(yī)務人員培訓
每日晨會及時組織醫(yī)務人員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相關知識進行培訓及文件傳達,通過統(tǒng)一考試、現(xiàn)場抽問等方式務必使每一個工作人員都掌握該疾病的癥狀、特點、傳播途徑和防護措施,提高對疾病的風險認知,增強防護能力。
3.1.2 保潔人員培訓
對3名知識及文化程度較低的保潔人員進行單獨培訓,通過文件講解、問答形式、操作示范等方式,確保掌握重要信息,提高對疾病和風險的認知,做好個人防護,病區(qū)環(huán)境清潔、日常消毒及隔離工作,責任護士進行督導。
3.2 加強患兒及陪護家屬的管理
為降低病區(qū)人員密度,最大可能減少陪護,考慮到兒科病房的特殊性,原則上限身體健康陪護盡量固定且僅限1名,最多不超過2名陪護家屬,陪伴發(fā)放陪伴卡,憑陪伴卡入病區(qū)。陪護家屬身體健康,無相關疫區(qū)相關及流行病學接觸史。在病兒入院時即簽署病員疫情排查表,陪護家屬簽署病員陪護家屬疫情排查表,對所有在院的患兒每日上午、下午監(jiān)測體溫及呼吸道癥狀,并在護理記錄單里詳細描述,對于疑似的患兒在立即匯報的同時,立即轉單間暫行隔離。對陪護家屬每日上午、下午監(jiān)測體溫,對于有發(fā)熱、咳嗽等癥狀的家屬立即安排就診,排除疑似后勸導回家。
3.3做好患兒及家屬的健康宣教
加強患兒及家屬對新冠肺炎疾病知識的宣教,提高對疫情及防護知識的認知。指導患兒及家屬正確佩戴口罩,勤洗手,做好咳嗽禮儀宣教,叮囑患兒及家屬不串病房。責任護理每日巡視病房督查并強化指導口罩的正確佩戴及更換。
3.4病區(qū)探視管理
原則上不允許探視,盡量通過通訊設施進行遠程探視,如遇殊情況確實需要探視,需嚴格執(zhí)行探視人員管理制定,控制探視人員及探視時間,護理人員對探視人員進行體溫監(jiān)測、疫情排查,并做好探視人員登記記錄。
3.5病房總體布局規(guī)劃
分區(qū)收治患兒:確診病例及疑似病例、病毒性肺炎病例、其他疾病患兒分區(qū)收治。具體實施為確診病例及疑似病例單獨樓層單間隔離,并有明顯標記[4],在疑似病例排除之前,一切診療及護理活動按照確診病例處置,病毒性肺炎單獨樓層收治,其他病例單獨樓層收治。
3.6疑似病人的治療及護理管理
(1)設置專人負責患兒的護理治療工作,在醫(yī)護人員上崗之前, 對其進行專業(yè)的培訓, 逐步提高醫(yī)護人員的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安全防護等方面, 使其能夠有效的處理科室傳染患者的各項傳染病消毒隔離護理工作, 同時能夠保障自身的安全[4]。(2)按照加強預防(二級預防):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防護眼鏡、醫(yī)用防護口罩(N95),防護服或工作服,外套一次性防護服和一次性乳膠手套,必要時穿一次性鞋套;若需為患者吸痰、呼吸道采樣、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等有可能發(fā)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體內物質的噴射或飛濺工作時,采取額外防護(三級防護):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全面型呼吸防護器或正壓式頭套,醫(yī)用防護口罩(N95),防護服或工作服,外套一次性防護服、一次性乳膠手套和/或一次性鞋套,盡量節(jié)約防護物資及降低病區(qū)環(huán)境污染的可能性,盡量減少進出隔離病房的次數(shù)。(3)診療操作盡量集中管理,以減少與患者接觸次數(shù)。(4)醫(yī)務人員下班后及時淋浴,更衣,淋浴時間大于30min,清潔口腔、鼻腔[5]。(5)醫(yī)療廢物處置和病房終末消毒嚴格按照確診病人傳染病管理規(guī)定進行規(guī)范處置?。(6)禁止家屬進入隔離區(qū)病房探視[6]。
3.7 嚴格執(zhí)行消毒措施
3.7.1物體表面及地面消毒
病房、走廊、護士站、穿刺室、治療室、醫(yī)護人員辦公室等場所用1 000 -2000mg/L含氯制劑消毒液噴灑,濕式托掃2次/天。每天用1 000- 2 000 mg/L含氯制劑消毒液擦拭消毒桌子、椅子、床頭柜、 門把手、病歷夾、電腦臺、鍵盤、電話機等,拖布及抹布均應分開使用,分類放置,每天用后消毒。
3.7.2 診療器械及設備消毒
診療器械如血壓計、聽診器在每個病人使用后均用75%酒精擦拭消毒;心電監(jiān)護儀、輸液泵等儀器設備每班用75%酒精擦拭消毒;患者使用體溫計、壓脈帶一人一用,用后使用1000mg/L含氯制劑消毒液浸泡30min。
3.7.3 空氣消毒
加強通風,病房每日上午、下午各開窗通風1次,?使空氣對流,保持室內與室外空氣的交換,每次30分鐘,每日上午、下午各使用空氣消毒機進行空氣消毒,每次1小時。工作區(qū)(治療室、穿刺室)每晚用紫外線燈照射1小時。
3.7.4疑似及確診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的消毒
痰液多的患者用盒子搜集痰液,注入5000-10000mg/L含氯制劑消毒液后倒入廁所。便盆及尿壺每次用后用2000mg/L含氯制劑消毒液浸泡30min后曬干。
3.7.5 確診轉診后的終末消毒
對收治的疑似病人要盡快安排檢查確定是否確診,確診后病房進行徹底的終末消毒。
3.8加強對病員及家屬的心理護理
因新冠肺炎傳染性強, 密切接觸者集中發(fā)病, 部分病員及家屬易產生恐懼心理,考慮兒科病房的特殊性,家屬的不良心理會對患兒造成一定影響,而強烈的心理問題可降低人的免疫力,對疾病康復產生不利影響。在此期間,責任護士除了負責對該疾病相關知識宣教講解,特別是新冠肺炎是可治愈的,樹立病員及家屬與疾病斗爭的信心與勇氣,還要主動和病員及家屬溝通交流,觀察心理變化,加強心理護理,更要注意在隔離區(qū)這一特殊環(huán)境對病員的心理的護理,同情和理解病員,盡量滿足其生理及心理的需要[4]。調動社會支持系統(tǒng),減輕孤獨感,消除病員思想負擔[7]。
4 結論
新冠肺炎來勢洶洶,傳播迅速,據(jù)報道目前感染已波及全球24個國家和地區(qū),在全國處于暴發(fā)流行階段[8],對人類健康危害極大。一般認為潛伏期最短為1d,最長為14d,但近日報道了1例潛伏期為24d的確診病例[9],且新冠肺炎最初臨床表現(xiàn)缺乏特異性,?一些無癥狀或者癥狀輕微的患者, 進一步提示部分患者可能僅僅只有上呼吸道感染而沒有肺炎, 但這部分患者可能是傳染源[10],這使防控難度大大增加。醫(yī)護人員在進行治療、護理及各種檢査操作時與患者近距離密切接觸,本病在剛開始流行早期,因疫情宣傳不到位,防護物資短缺,醫(yī)護人員防護意識與措施不足導致在當時造成大規(guī)模醫(yī)務人員感染。隨著對該疾病認識的不斷加深,我科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尤其重視對醫(yī)護人員的科學防護,根據(jù)我科病種及周轉情況進行分析,住院患兒中大多數(shù)有發(fā)熱、咳嗽等癥狀,且病員周轉快,陪護及人員多,流動性大的特點,制定了一系列針對兒科病區(qū)的防控措施及護理對策,有效防止新冠肺炎在病區(qū)內的流行和傳播。
參考文獻
[1] 應艷琴,溫宇,趙瑾珠,劉艷,張建玲,葉楓,唐麗娜,何天祎,陳萍,高桃珍,王邦彥,藍弘文,張偲,仇麗茹,郝燕,羅小平.2019-nCoV病毒感染流行期間兒童分級防控建議[J/OL].中國兒童保健雜志:1-11[2020-02-22].
[2]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 (試行第五版) .
[3] 楊淑玲,李亞潔,張秀華,劉立捷,李莉.疑似SARS病人的管理[J].護理研究,2004(05):448.
[4] 楊杰.淺談傳染病消毒隔離護理工作的重要性[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3,11(12):276-277.
[5] 譚偉恩, 王金蓮, 甘銘倫, 等.急診室:為SARS而設的發(fā)熱門診[ J] .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 2003, 12 ( 6) :378 -379.
[6] 鄧明,宋美嫦,陳莉君.SARS及疑似患者的心理及護理對策[J].海南醫(yī)學,2004(03):95.
[7] 李芳,史源.新生兒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共識方案要點解析[J/OL].重慶醫(yī)學:1-6[2020-02-19].
[8] ZHU N,ZHANG D,WANG Wetal.A novel coronavirus from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in China, 2019[J/OL].N Engl J Med.(2020-01-24)[2020-02-10].DOI:10.1056/NEJMoa 2001017.
[9] GUAN W J,NI Z Y,HU Y,et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China[J/OL].medRxiv.(2020-02-09)[2020-02-10].
[10] 伏籽橋,劉焱斌,尹萬紅,王業(yè),劉濤,胡少平,王博,付思云,劉若陽,羅鳳鳴.關于呼吸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疾病名稱及臨床診斷的思考[J/OL].中國呼吸與危重監(jiān)護雜志:1-2[202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