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家建立文化館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滿足人們?nèi)粘I钪袑τ谖幕男枨螅幕^屬于公益性事業(yè)機構。隨著社會大眾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斷提升,舞蹈文化獲得了深入性建設與發(fā)展的機遇,而文化館作為滿足個體文化生活和精神享受標準的服務機構,需要在其中扮演好紐帶角色。本文探討了促進文化館進行民族舞蹈教學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可以提供些許幫助。
關鍵詞:文化館;民族舞蹈教學;可持續(xù)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242;J72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2-0092-01
一、從群眾出發(fā)
舞蹈藝術可以讓人感到身心愉悅,陶冶情操,感受到藝術的樂趣。如果我們不考慮舞蹈的藝術性,舞蹈可以出現(xiàn)在生活的各個角落。比如早上的太極拳,晚上的廣場舞等,都是人們?nèi)粘I钪械睦梦璧竵韸蕵返姆绞健H罕娢璧笇τ趫龅貨]有特殊的要求,主要來源于人的日常活動。一項藝術如果要保持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就應該從人民群眾出發(fā),緊密聯(lián)系人們的生活。文化館可以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每年定期開展專業(yè)培訓、輔導工作,還可以結合節(jié)假日,有計劃地傳授成品舞蹈,編創(chuàng)一些本土節(jié)目以及國內(nèi)外的優(yōu)秀的形式,推動藝術交流,提高大家的創(chuàng)作、表演水平。還可以舉辦一些主題活動,以點帶面,調(diào)動群眾的舞蹈參與熱情。通過舞蹈,人們可以暫時拋卻生活中的煩惱,舒展身體,營造一種積極快樂的氣氛。
二、了解民族風情
在進行舞蹈教學前,應該讓學員對于民族風情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這樣學員能夠有效地把握民族舞蹈的主要特點,有利于更加順利的學習舞蹈,從而在舞蹈中正確地表達民族舞所蘊含的情緒。民族舞蹈教師可以通過音樂,設定實際情景,各種民族舞蹈道具等讓學員能夠切身體會民族舞蹈的特點,更好地學習民族舞蹈。
三、分層次教學
不同難度的民族舞蹈對學員身體素質(zhì)要求不同,例如難度較大的舞蹈需要學員具有較好的體力,較強的靈活性等。但是通常在文化館中,進行舞蹈學習的學員年齡比較大,在剛開始學習舞蹈時,身體通常是不夠靈活的,而且反應不是特別迅速。因此,在進行民族舞蹈教學時,要循序漸進,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比如可以先從比較簡單的動作開始學起,并且要注意運動量不能過大。因為中老年學員的身體素質(zhì)不是特別好,高強度的訓練會讓他們很容易產(chǎn)生疲勞感,還會給他們的身體帶來傷害。所以要從簡單的動作和較低的運動量開始教學,讓他們的身體逐漸適應各種動作和強度。在他們已經(jīng)掌握了民族舞蹈動作的基本動作之后,再指導學員們進行細節(jié)上的練習,比如眼神、風格等。
四、調(diào)節(jié)心理問題
很多中老年人在退休之后,常常會感到枯燥,心理狀態(tài)不太好。所以,民族舞蹈教學不僅要幫助他們鍛煉身體,還要關注他們心理問題的調(diào)節(jié),幫助他們真正地融入到舞蹈中,讓他們在練習民族舞蹈的過程體會到舞蹈的美妙,有一個快樂輕松的心情。通過民族舞蹈教學,讓學員們在練習過程中釋放壓力,釋放自己不安的心情,心理上得到真正的放松和開心。從而激發(fā)中老年人對生活的熱情,使其更加積極向上地面對生活。
五、營造藝術氛圍
民族舞蹈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意境,具有較強意境的民族舞蹈更容易讓學員融入到舞蹈中,身心真正地得到愉悅。所以,文化館的民族舞蹈老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要讓學員學會基本的動作,還要幫助學員理解民族舞蹈的精髓和意境,讓學員可以在一種強烈的意境中學習民族舞蹈,提升其積極性和參與性。另外,音樂對于舞蹈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支民族舞蹈只有在配上合適的音樂之后,才能更完全地展示舞蹈的魅力。因此在選擇音樂時,要能和舞蹈完美地融合,只有這樣,才能營造一種十分逼真,震撼的氛圍和效果。音樂不需要特意地追求難度,合適即可。重點是要讓學員理解音樂的節(jié)奏,教學紅,可以選擇完整的一首曲目,也可以選擇各個歌曲片段的組合,能夠和舞蹈融合即可。另外,為了能更有效地激發(fā)學員學習民族舞蹈時的激情,教師要選擇專業(yè)性的音樂,還要在情感上引導學員對意境進行想象等。
六、規(guī)范教學
文化館的民族舞蹈教師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語言和舞蹈動作的規(guī)范性,提高教師自己的能力,更好地進行舞蹈教學。舞蹈教師不僅要通過標注舞蹈語言進行舞蹈教學和指導,更要向?qū)W員展示標準規(guī)范的舞蹈動作。只有這樣,才能讓學員學習到標準的民族舞蹈。
綜上所述,文化館的民族舞蹈教學能夠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幫助人們保持健康的身體和愉快的心情。因此,文化館要注重民族舞蹈教學。為了更好地進行民族舞蹈教學,教師要幫助學員理解民族文化精神和民族舞的主要特點。因為文化館的舞蹈學習者多為中老年,教師要從該群體的特點出發(fā),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并在教學過程中營造藝術氛圍,幫助學員陶冶情操。課堂上注意使用規(guī)范的語言和動作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讓文化館的民族舞蹈學員獲得更多的收獲。
參考文獻:
[1]魏曉燕.淺談文化館如何做好群眾舞蹈普及推廣[J].北方音樂,2019(13).
[2]陳安軍.關于文化館舞蹈教學的思考[J].2016(20).
作者簡介:馮媛(1982-),女,曲靖市文化館,中職,研究方向:舞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