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和發(fā)展,朗讀的指導和發(fā)展越來越被重視,也是當前教育中需要重點關注的部分,需要得到小學教師的充分重視。學生通過對朗讀的有效訓練可以保證朗讀能力的提升和完善,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促進學生健康良好地發(fā)展,本文就對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有效朗讀指導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朗讀;指導策略
朗讀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對學生進行朗讀技術訓練的有效教學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朗讀的興趣,幫助他們掌握朗讀的技巧,同時也提升了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和教學質量。當學生對朗讀有了深刻的理解后,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文章內容理解,掌握文章的內涵和中心思想,也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以及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并為后續(xù)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進行有效朗讀指導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 進行朗讀指導的作用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
將朗讀訓練應用到小學生的日常學習中去可以有效地去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幫助學生快速掌握近期所學習的字詞和語句,學生在進行朗讀的過程中還可以提升自己的溝通和人際交往能力。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很強,而且學習能力也很強,對新知識有較強的求知欲望。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有效朗讀的指導是非常有效和有必要的,小學語文教師通過對學生的有效朗讀指導可以保證學生掌握關鍵的朗讀技巧,并且從中學習到相關知識,學生通過對文章和課文進行朗讀,可以對課文的真實情感有更加深刻的體會,對文章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主旨和意圖也會理解得更加透徹。在小學的語文課堂上進行朗讀的有效訓練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提升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培養(yǎng)了他們良好的語感。
(二)促進學生的智力發(fā)展
通過對學生的有效朗讀訓練,學生可以學習和涉獵到更多的知識和文章,學生汲取了更多的知識,通過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朗讀指導和朗讀文章的選取,也提升了學生的品味,在進行朗讀時,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歷和生活經驗有效完成閱讀任務,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離不開小學語文教師的有效指導,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和完善的人生追求,提升認知水平,在多個方面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提升智力發(fā)展的水平,但是要想保證對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有較好的促進效果,就需要小學的語文教師進行有效的指導以及教學。小學語文教師要注意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保證對學生的朗讀能力進行提升,教師對學生進行朗讀技術訓練的有效教學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三)拓寬學生的視野
當前國家進行教育改革,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深入和推進,小學語文課程中包含的內容也越來越多,學生接觸的知識也越來越豐富,自然與科學、人文與宗教以及道德與法律都是當前學生可以接觸到的內容,學生通過對這些拓展知識進行朗讀,可以保證對這些知識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從書中可以感受到世界的精彩。
二、 當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沒有正確的引導
小學生年齡較小,對許多事物沒有足夠的辨別能力,而且當前大部分的小學對低年級學生的朗讀能力沒有足夠的關注,只是對識字能力和寫作能力進行教學和培養(yǎng)來應對考試,這對剛剛處于教育啟蒙期的小學生是十分不利的,學生在這樣的教育環(huán)境中也得不到綜合全面的發(fā)展。由此,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需要教師給予足夠的指導和教學,將學生的朗讀能力培養(yǎng)作為重點的教學計劃。
此外,由于在傳統(tǒng)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主要是讓學生們朗讀一段文章,然后教師對朗讀過程中的問題進行指出和糾正,對學生的朗讀評價也比較淺薄,沒有深入了解和剖析,只是簡單停留在“好”“不錯”這樣的簡單夸獎,這種簡單的指導對學生的朗讀能力提升沒有實質性的作用,無法推動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最后就導致學生在朗讀方面的進步就會非常緩慢,也難以理解朗讀的重點,對培養(yǎng)朗讀積極性也十分不利。由此,教師改善自身對小學語文朗讀的引導方案十分必要。
(二)朗讀內容單一
在小學的朗讀教學中,學生朗讀內容的選擇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當前的實際教學中,往往由于朗讀內容的單一性而導致朗讀的效果不佳,小學的語文教師為了方便和簡捷,只讓學生閱讀課本上的內容,但是課本的內容學生在初次學習時就已經瀏覽過了,因此進行二次朗讀的過程是非??菰餆o味,學生也很難進行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另外部分教師為了節(jié)省課堂時間,經常挑選有一定朗讀基礎和朗讀能力的學生進行朗讀,這樣就導致了朗讀能力的兩極分化,這樣的教學方法確實加快了朗讀的速度,也加快了班級的教學進度,但是沒有為每一個學生提供朗讀的平臺,對大部分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十分不利的。
(三)學生們對朗讀缺乏興趣
當前的教育環(huán)境和教學模式下,學生對朗讀很難產生興趣,因此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進行朗讀內容的引導和教學,學生由于心智的不成熟很可能導致對老師布置的任務有很強的抵觸心理,這些因素都導致了學生對朗讀內容的不夠重視和缺乏興趣,教師在進行課堂集體朗讀的過程中很有可能存在部分學生濫竽充數(shù)的情況,課下更不會去練習,這樣的教學無法激發(fā)學生對朗讀的興趣,對學生的全方面發(fā)展更加不利。
三、 加強朗讀訓練的措施
(一)改變傳統(tǒng)觀念
當前應試教育的弊端非常嚴重,許多教師的思想中“重寫輕讀”根深蒂固,在他們的觀念中只有將知識寫在紙面上才是正確的,這也證明了朗讀沒有得到重視。當前小學語文教師要能夠充分認識到朗讀訓練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和對學生產生的巨大好處,這樣才會在日常的教學中加強對朗讀的訓練和指導,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和帶來的好處。在進行《守株待兔》這一課的學習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朗讀,將自己對故事的看法表現(xiàn)在朗讀中,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師通過鼓勵學生開展自主朗讀,不僅有助于學生對文章所表達的內容有充分的思考和認知,加深對文章中心思想和主要情感的了解程度;而且對教師自身而言,也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提高對學生朗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最終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擺正朗讀教學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正確位置。
(二)明確朗讀訓練的目標
小學語文教材中,不同的課文有著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師在語文課堂上采取的朗讀教學方法要緊扣教學目標來進行,小學語文教師只有明確了當堂課的教學目標才可以進行教學內容的制訂,教師在進行朗讀目標制訂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朗讀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對不同學生的不同階段提出不同的發(fā)展性要求,保證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收獲,在進行新課文學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閱讀和理解,對學生的語感和語調進行引導。例如在學習《難忘的潑水節(jié)》這一課時,教師就要要求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帶有一定的感情,表達出對潑水節(jié)的深刻喜愛,和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學生通過對美文和古詩詞的朗讀可以慢慢陶冶自己的情操,培養(yǎng)自身的審美和朗讀水平,全方面協(xié)調發(fā)展。
(三)創(chuàng)新朗讀訓練的形式
當前許多語文教師仍然以自己為主,在進行課文朗讀的過程中采取讓學生跟讀或者是集體閱讀的方法,這樣的教學手段不利于整個班級的進步和發(fā)展,也會讓學生對朗讀產生厭惡的感覺,甚至是產生對語文朗讀的厭惡情感,不利于后續(xù)在語文課堂上對朗讀知識的講解和對學生朗讀能力的指導培養(yǎng)。由此,小學的語文教師應當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保證在進行朗讀訓練時采取多種多樣的訓練方法和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充分吸引學生主動投入到課堂朗讀的過程中來,對朗讀進而對語文產生濃厚的興趣。創(chuàng)新朗讀訓練的形式有以下幾個方面。
1. 配樂式朗讀營造氛圍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營造配樂式的朗讀氛圍來提高學生對于朗讀內容和情感的掌握程度,從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比如,在《但愿人長久》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播放歌曲“但愿人長久”等來為學生的朗讀進行配樂,從而引導學生更好地感知文章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
2. 多形式化朗讀方法選擇
①在教師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對于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朗讀方式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對于一些故事或者較為簡短的文章可以讓學生全體朗讀,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意識,《江南春》《春日偶成》等都是不錯的選擇。②對于一些表達情感比較豐富的文章,可以通過個別化的朗讀讓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具體諸如《七律·長征》《三顧茅廬》等文章,可以通過讓學生個別朗讀或者表演式朗讀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文章所表現(xiàn)出的情感進行充分的體驗和感受,從而在提高朗讀能力的同時,調動課堂氛圍完成教學。③針對一些篇幅較長或者多個人物的課文,諸如《哪吒鬧?!返龋越巧珌韺φn文進行劃分,先引導學生對課文的角色性格以及特征等進行分析,然后在朗讀時突出個人性格特征,充分體會文章表達的中心意思。
3. 示范性朗讀
在實踐中教師還可以通過示范的方式,讓學生們模仿自己的語氣來培養(yǎng)自身的語感提供示例。當教師進行示范朗讀后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感受和回味,在逐漸的摸索中找到適合自身的朗讀方式和朗讀技巧。教師在讓學生進行朗讀練習時可以讓班上朗讀最好的同學進行領讀,營造出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也可以采取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們進行朗讀,活躍了課堂氣氛,也增加了學生對朗讀的興趣,提升學生朗讀的水平。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在講授《黃鶴樓送別》時就可以進行示范朗讀,并引導學生充分理解其所表達的情感。
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給學生布置朗讀作業(yè)的形式作為朗讀課堂教學的補充,比如,讓學生每天在老師建的“微信朗讀群”中進行打卡,學生可以互相聽到別人的朗讀,讓學生的朗讀能力得到充分的培養(yǎng)和鍛煉,從而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實踐機會。
四、 總結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朗讀可以將學生帶入優(yōu)美的意境中,在語文課堂上教師進行有效的朗讀指導,可以保證對學生的審美能力提升以及幫助學生積累素材,對當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要及時改進和更正,小學的語文教師要用有效的方法去指導學生進行朗讀和學習。
參考文獻:
[1]蘇海霞.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探究[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4(16):458.
[2]柳佳.簡析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有效朗讀[J].新課程,2016(4):318-319.
作者簡介:盛耀萱,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市碼頭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