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娟
【摘? 要】? 追尋經(jīng)典兒童詩繪本教學活動的多元呈現(xiàn)是為了滿足幼兒的多元化發(fā)展,其對于幼兒的思維、情感、個性方面的發(fā)展均有積極的影響。教師應當挖掘兒童詩繪本的多元價值,幫助學生更好地感悟兒童詩繪本。
【關鍵詞】? 幼兒園;兒童詩繪本;教學活動;多元呈現(xiàn)
當下,幼兒詩繪本教學的情況并不樂觀,不少幼兒教師僅僅把它看作一般的閱讀活動,沒有深入挖掘兒童詩繪本的內(nèi)在價值,導致呈現(xiàn)方式單一,教學效果不理想。那么,兒童詩繪本教學活動該如何呈現(xiàn)呢?
一、使用感知呈現(xiàn)方式
1.使用實物呈現(xiàn)感知。實物呈現(xiàn)感知,顧名思義,老師需要提供繪本中提到的物品。幼兒的認知能力和認識水平是有限的,他們有時不能理解繪本中所描寫的事物。在幼兒面前呈現(xiàn)實物,幼兒通過對比實物和繪本,就容易理解兒童詩的內(nèi)容。例如大班兒童詩繪本《想吃蘋果的鼠小弟》的教學,教師在課前拿了一個布袋子,袋子里面裝了很多物品,其中就有本節(jié)課所需要的蘋果。教師先讓幼兒去摸一摸袋子里面裝了什么東西。當幼兒摸出蘋果時,老師就引出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蘋果是什么呢?蘋果是一種圓形的水果,表面光滑、圓潤,大部分蘋果呈粉紅色,咬一口,有一種甜甜的感覺。幼兒通過對比眼前的蘋果和繪本書上的蘋果樹,對蘋果形成了較為直觀的印象。然后教師引導幼兒和老師共同閱讀繪本,并描述繪本中畫面的內(nèi)容。是誰最先摘到蘋果的呢?他是用什么辦法摘到蘋果的?鼠小弟在樹下的時候心里會想什么呢?當鼠小弟看到小鳥摘走一個蘋果之后,他又是怎么做的呢?最終鼠小弟摘到了蘋果嗎?通過實物呈現(xiàn)的方式,引導幼兒開口表達,可以很好地鍛煉幼兒的表達能力。
2.使用多媒體呈現(xiàn)感知。多媒體教學具有很多優(yōu)勢。借助多媒體,教師可以搜索到與本節(jié)課相關的教學資源。幼兒容易對新鮮的事物感興趣,如果老師為幼兒呈現(xiàn)了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幼兒在課堂上會更加專注,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共同完成兒童詩繪本的學習。比如《畫春天》這首兒童詩的學習,“春天來了,我要畫一顆嫩嫩的小草!涂上綠綠的顏色,那是它剛剛鉆出泥土的樣子!不多久,它們就會鋪滿大地。春天來了,我要畫一片嫩嫩的柳葉!涂上青青的顏色,那是它剛剛吐出的嫩芽!不多久,它們就會變成柳樹那柔柔的頭發(fā)。春天來了,我要花一朵桃花!涂上粉粉的顏色,那是它臉上最美的云霞!不多久,它們就會爬上桃樹的每一個枝杈。”老師利用多媒體給這首兒童詩配上了音樂,并且制作了小草鉆出泥土,柳葉吐出新芽,桃花開始綻放的小動畫,讓同學們觀看。學生觀看動畫,能夠清楚地了解到詩歌描繪的內(nèi)容,為教師的教學做下了鋪墊。幼兒對音樂比較敏感,老師播放相關的樂曲,幼兒在學習時會更加投入,心情會更加愉悅,同時教學質(zhì)量也得到有效提升。
3.使用圖畫呈現(xiàn)感知
圖畫具有直觀性和形象性。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出示相關的圖畫,幫助幼兒理解繪本內(nèi)容,也可以讓學生自行畫出圖畫,檢驗學生是否理解了繪本內(nèi)容。這兩種方式都可以推動兒童詩繪本教學活動的進程。例如《天黑了》這首兒童詩繪本的教學,“天空是蛋清,太陽是蛋黃,不知怎么了,周圍黑了?!苯處熛茸層變合胂蟮扒搴偷包S的樣子,然后在一張白紙上畫出蛋清和蛋黃。老師詢問:“當我們抬頭看天空的時候,太陽是否就像這個蛋黃一樣呢?藍藍的天空也好像這個蛋清一樣對不對?”然后老師給予幼兒一定的時間,幼兒可以給自己的圖畫上色?!斑@時,餓了一天的星星,紛紛擠過來,把圓圓的太陽,啃成了彎彎的月亮?!苯處熡忠龑W生在另一張紙上畫出月亮和星星的樣子,然后讓幼兒對比這兩張圖片,詢問“這兩張圖片和我們的生活有什么聯(lián)系呢?”第一張圖片就是我們白天抬頭可以看到的景象,第二張圖片就是夜晚我們抬頭可以看到的景象。世界真是美麗??!通過這首兒童詩,幼兒對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這能夠幫助幼兒適應環(huán)境、適應社會。
二、使用游戲呈現(xiàn)方式
1.運用操作性游戲。幼兒天性愛玩,每個幼兒都喜歡玩游戲。教師讓幼兒一邊玩一邊學習是一個不錯的教學方法,會讓教師和幼兒都感到十分輕松。以大班幼兒繪本《你是特別的,你是最好的》為例,教師在課堂上設計了一個游戲活動,教師首先提出了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喜歡你們自己嗎?”緊接著教師開始介紹游戲規(guī)則:“大家先坐成一個圈,然后老師會把大紅花交到第一個小朋友的手上。老師一會兒會放一首音樂,當音樂響起時,小朋友們就按順序把花傳遞給下一個小朋友。當音樂停止時,紅花在誰的手上,誰就要起來回答老師剛剛問的問題,要按照統(tǒng)一的模式進行回答?!蚁矚g我自己,……”以下是小朋友的回答。“我喜歡我自己,媽媽說我有一雙很大的眼睛,很好看?!薄拔蚁矚g我自己,我每次作業(yè)都做全對,我很棒?!薄拔蚁矚g我自己,我會唱很好聽的歌曲?!薄拔蚁矚g我自己,在家里我會幫媽媽做家務?!蓖ㄟ^這個游戲活動,幼兒們對自己有一定的認識,知道自己的長處是什么。利用操作性游戲可以很好地達到繪本閱讀教學的教學目標。
2.運用表演性游戲。表演性游戲要求學生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老師會事先大致構造出故事中的環(huán)境,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自己的表演中。表演性游戲能夠看出幼兒自身對于故事的理解,可以很好地檢驗老師的教學成果。例如《小豬歷險記》的教學,老師挑選了幾位同學分別扮演小豬、斑馬和大象。
小豬:真煩!煩,煩,煩,煩,煩??傇撚悬c兒什么好玩兒的事兒吧,我去找找看。
小豬看到了長頸鹿。
小豬:我敢說,做長頸鹿一定很刺激。
小豬踩著高蹺出去散步,遇到了斑馬。
小豬:嗨,下面的那位。我是一只了不起的長頸鹿,我可以看到好幾里遠的地方。
斑馬:你才不是長頸鹿,你是一只踩著高蹺搖搖晃晃的小豬,你最好小心一點。
……
在學生們進行分角色扮演時,老師要維持好現(xiàn)場的秩序。由于兒童學習力的差異,有些同學反應比較慢,老師要說服其他的同學多給予他(她)一些耐心。表演性游戲能夠讓學生體會到人物的內(nèi)在心理,對人物性格和人物特點的把握更為準確。通過上面的游戲,幼兒就能夠意識到做自己才是最好的。自己表演游戲收獲到的啟示比老師直接告訴學生啟示更有意義,學生記憶得也更為長久。
3.運用競賽性游戲。幼兒的爭強好勝心理一般比較強烈。老師在繪本教學中采用競賽性的游戲,能夠調(diào)動全班幼兒的積極性。競賽性游戲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類游戲,其廣受教師和幼兒的歡迎。如《我的幸運一天》的教學,這個繪本主要講述了小豬運用自己的智慧,成功地從狐貍口中逃生的故事。老師提問:“小豬為了不被狐貍吃,他總共想了三個方法,是哪三個方法呢?回答出一個方式就可以得到老師準備的神秘小禮品,同學們趕快再看一看繪本吧。”“小豬讓狐貍給它洗了一個澡,小豬又讓狐貍給它做了一頓飯,小豬還讓狐貍給它按摩?!边@便是這個問題的答案,要想回答正確,幼兒們需要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對于幼兒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由于每個幼兒都想得到老師準備的精美小禮品,都想得到老師的表揚,幼兒會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如此在課堂上便可以聽見老師和幼兒們的歡聲笑語,這樣的課堂才是高效的課堂。
總之,經(jīng)典兒童詩繪本教學應該是有趣的,應該是每個幼兒都向往的。教師應該挖掘兒童詩繪本的“活力”,并將它展現(xiàn)在課堂上,表現(xiàn)它的多元化,為幼兒的發(fā)展贏得勃勃生機,這才是幼兒教育的初衷。
【參考文獻】
[1]查煜玲.童詩繪本課程:《讓童心之花綻放在詩意叢林》[J].好家長,2017(68).
[2]張云嵐.巧用繪本、兒童詩培養(yǎng)一年級孩子的寫話興趣[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