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英語在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為了使學生能夠真正地掌握語言知識,靈活地應用,教師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皢l(fā)式教學”會使學生處于憤悱狀態(tài),活躍學生的思維,挖掘學生的潛能,進而使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才能。本文主要探究了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英語如何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促進高效課堂。
關鍵詞:高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啟發(fā)式教學,思維
英語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了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關注對學生這些方面的培養(yǎng),轉變固有的教學觀念,引入啟發(fā)式的教學模式。通過不同形式的啟發(fā)來引導學生交流、互動,激發(fā)學生的潛能,使學生融入情境中主動地對知識進行探究,在分析中提高能力,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教師構建核心素養(yǎng)下的啟發(fā)式教學模式會促進學生判斷、概括、分析和推理,進而實現(xiàn)學生掌握思維方法,提高學習主動性,在思考和探索中主動學習,實現(xiàn)能力的提高和全面發(fā)展。
一、 啟發(fā)式教學的定義
啟發(fā)式教學就是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啟發(fā)的方式來組織課堂教學。啟發(fā)是一種心理學術語,指人從環(huán)境中的人或物那里接受的不知不覺或意識模糊的刺激影響,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相當于陶冶、熏陶、感染。啟發(fā)式教學模式運用語言、實物、音樂等手段創(chuàng)造情境,達到高效率的記憶和領悟。
教師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會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在語言探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探索,主動解決問題。啟發(fā)式教學使學生保持最佳的學習心態(tài),可以享受學習的每一個時段。在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師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習的客觀規(guī)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通過獨立思考的方式來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 教學的基本啟發(fā)原則
(一)趣味性原則
進行教學啟發(fā)時,教師應從學生的興趣和實際出發(fā),選擇學生熟悉的、了解的知識來作為切入點,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促進學生思維的活躍。如果學生對啟發(fā)性的話題不感興趣,就會出現(xiàn)啟而不發(fā)的現(xiàn)象。教師要通過趣味性的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形成文化意識,進而提高學習能力,將核心素養(yǎng)落實到啟發(fā)活動中。
(二)有效性原則
教師要讓學生自由地探索發(fā)現(xiàn),自我完善知識體系,形成正確觀念。只有教師了解了學生的英語水平,明確了學生的英語能力,在課堂啟發(fā)過程中才能夠做到有效啟發(fā)。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對新知識的感受能力、已經掌握的詞匯量和語法規(guī)律,并且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啟發(fā)學生,使學生產生學習熱情。例如在學習“定語從句”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包含定語從句的句子來啟發(fā)學生去對句子中“關系代詞”“關系副詞”的用法進行總結歸納。如Do you know the problems that human beings are facing today?等,鼓勵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和探究的方式來總結句子中關系代詞和關系副詞的用法。
(三)思維性原則
教師在啟發(fā)過程中可以通過音頻、視頻、圖片等不同的教學輔助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促進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生思維的活躍就會了解英語表達習慣,形成文化意識,進而提高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
三、 啟發(fā)式教學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的方法
(一)直觀切入,開門見山
教師在啟發(fā)學生時一定要吃透教材,通過精心備課的方式來直觀切入,使學生明確學習重難點。教師可以通過實物、圖片、視頻等方式來刺激學生的感官,活躍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關注課堂,進而將英語和看到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發(fā)揮想象力,產生探究欲望。例如在學習必修四Unit 2 reading A pioneer for all people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呈現(xiàn)出袁隆平的圖片,使學生了解本課討論的話題,之后,為學生呈現(xiàn)出一個關于袁隆平生平和信息的表格,啟發(fā)學生對袁隆平的相關知識進行探究和分析。圖片和表格是非常直觀的信息,學生會直觀地看到要探究的內容,進而主動地進行閱讀和思考。教師直觀切入的方式會引發(fā)學生思維的活動,促進學生快速地對文章進行加工和處理,在分析中尋找相關的信息。學生在對表格的分析中就會了解袁隆平的name,nationality,occupation,age,education,achievement等。教師的啟發(fā)會使學生有的放矢,開啟對文章主要內容的探究,使學生印象更加深刻,產生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學生通過直觀的啟發(fā)會主動思考,進而分析文章中的語言能力,對英語表達習慣和思維習慣進行培養(yǎng)。
(二)設計問題,啟迪思維
教師要通過問題的方式來啟發(fā)學生,不是把某個問題的答案告訴學生,要通過問題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方式自學能力,把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交給學生,讓他們能夠學會學習,從“學會”變成“會學”,拿到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這正是核心素養(yǎng)中學生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的要求。為此,在閱讀英語語言過程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關注學生語言能力,提高思維品質。例如在學習必修二“Unit 4 reading 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閱讀文章,并引導學生思考問題:Why has the antelope in Tibet become an endangered species? Why is it important to protect the rainforest?教師用問題來啟迪學生會使學生明確探究的內容和閱讀的要點,在閱讀中圍繞著問題進行要點信息的尋找和提煉,總結出問題的答案。有了問題學生就會發(fā)揮自己的探究能力,主動分析涉及的語言知識和語言要點。提出問題后,教師要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能夠動起來,主動地進行想象和思考。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探究會明確知識要點和知識結構,進而思考和聯(lián)想。在閱讀中學生會把問題所在的段落找出來,進而鎖定位置,進行要點信息的辨識和分析,明確要點內容和信息,找到問題的答案。這個探究和思考的過程,學生是主動參與者,也是積極探究者,學生會在實踐中活躍思維,主動探究,進而實現(xiàn)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落實核心素養(yǎng)。
(三)對比引證,分析比較
英語語言知識點是非常瑣碎而且零散的。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和對比的方式來找到知識點的聯(lián)系和不同,并且通過比較的方式來找到它們的不同點,引導學生進行正反和新舊的辨析。教師引導學生辨析會調動起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學生把注意力關注到易混淆的內容上,明確語言知識點間的細微差別。例如在學習詞匯時subscribe,describe,adopt,adapt的書寫非常接近,學生很容易弄混,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對比的方式來比較。有了教師的啟發(fā),學生就會關注它們書寫上的不同,并且將詞匯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在多方面的比較中活躍思維,發(fā)現(xiàn)思維,掌握詞匯。在學習中,還有很多詞義接近但是書寫不同的詞匯,比如explode,burst,erupt,crack等,它們都有爆發(fā)的含義,但是還是有一些不同,在學生的細致比較和對比中,學生會認識到explode強調的是“爆炸”,burst強調的是“突然爆發(fā)或者是爆裂”,erupt強調的是“火山的爆發(fā)”,而crack是“裂縫和裂開”。學生比較不同的含義就會明確詞義間的細微差別,進而在表達中理解詞匯的含義,以便在應用的時候可以得心應手。通過對詞匯的辨析和探究,學生不僅思維活躍了,而且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文化意識也會提高,學生會認識到用漢語“爆炸”就可以表達英語中很多詞的含義,進而感受到不同語言的差異,體會到文化的差異,在體驗中逐步地升華學生的文化意識和文化感悟。有了教師的啟發(fā)和引導學生會主動地從詞形和書寫上對詞匯進行觀察,比較它們的異同點,讓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在實踐中得到強化和落實。
(四)情境創(chuàng)設,邏輯思考
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會讓學生輕松,學得快樂,這就需要教師對課堂進行藝術性設計,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個愉快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不同的教學情境會增添教學氣氛,使學生在情境中得到更多的鍛煉機會,實現(xiàn)學生自主思考和學習,讓學生在體驗和感悟中了解語言知識,探究規(guī)律,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落實。例如在學習必修三“Unit 1 reading Festival and celebrations”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播放視頻,讓學生看到不同節(jié)日的慶祝方式,將學生代入到一個節(jié)日的氛圍中,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情境中學生會看到不同國家不同節(jié)日的慶祝方法,了解節(jié)日的來源和紀念意義,進而思維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啟發(fā),產生學習欲望。通過視頻的觀看,學生就會了解課堂學習內容,進而促進學生探究相關的語言知識。情境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 the Spring Festival? What makes autumn fastivals happy events?這樣會促進學生進行邏輯思考,在分析中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觀看視頻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把看到的視頻表達出來。為了能夠很好地表述視頻中的內容,學生會積極地對語言知識進行加工和處理,運用學習過的語言知識,嘗試著對語言規(guī)律進行應用和組合,實現(xiàn)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
四、 總結
總之,教師明確了核心素養(yǎng)的內容,并且積極地組織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探究和分析,會讓學生的思維品質在實踐中不斷地深化,實現(xiàn)學生英語思維的形成。同時學生也會了解西方文化和歷史,在思考中提高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將核心素養(yǎng)落到實處。語言的學習需要學生的練習和實踐,只有學生不斷嘗試,不斷思考,才能夠形成自己的思維習慣,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穆曉艷.淺談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開展啟發(fā)式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7).
[2]余斌.新課標高中英語教學中啟發(fā)式教學運用解析[J].中學生英語,2018(46).
作者簡介:
李方毅,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長樂華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