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修鳳
今后的扶貧工作將更艱巨。脫貧攻堅戰(zhàn)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后,隨著絕對貧困標準的提高,扶貧工作變得更艱巨而不是更輕松了。
2020年11月23日,我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如何看待脫貧攻堅戰(zhàn)所取得的成績,筆者提出以下三點認識:
一、成績巨大,來之不易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關(guān)于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決定》。這是黨中央對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最近五年,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guī)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列舉幾個數(shù)字:2016年為解決精準識別問題,全國動員近200萬人,開展建檔立卡“回頭看”,進村入戶摸底排查,共剔除識別不準人口929萬人,補錄貧困人口807萬人;全國共派出25.5萬個駐村工作隊,累計選派290多萬名縣級以上黨政機關(guān)和國有企事業(yè)單位干部,到貧困村和軟弱渙散村擔任第一書記或駐村干部。如今,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如期摘帽,成績來之不易,很了不起。正如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夏更生所說:“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確領(lǐng)導的結(jié)果,是貧困地區(qū)廣大干部群眾艱苦奮斗的結(jié)果,是社會各界真幫實扶的結(jié)果?!?/p>
二、消除的僅僅是絕對貧困,而不是貧困
貧困標準的高低直接決定了貧困人口的多寡,貧困標準高則貧困人口就多,貧困標準低則貧困人口就少。雖然各國的貧困標準是由各國自行決定的,但國際上還是有相對客觀的參照標準的。貧困標準分為絕對貧困標準(赤貧標準)和相對貧困標準。發(fā)達國家主要使用相對貧困標準。如歐盟國家一般采取收入中位數(shù)的50%—60%設定為貧困線標準;美國以平均收入的一定比例為基礎測算貧困線,2020年的貧困標準為單身每人每天34.96美元。世界銀行發(fā)布的絕對貧困標準(1990年每人每天1美元,2008年每人每天1.25美元,2015年每人每天1.9美元)本來是僅適用于最不發(fā)達國家的,但由于沒有發(fā)展中國家的貧困標準,于是許多發(fā)展中國家就直接參照這個原本僅僅適用于最不發(fā)達國家的貧困標準。為了彌補這個缺陷,2018年10月,世界銀行把絕對貧困標準分為三種:每人每天1.9美元(適用于低收入國家)、每人每天3.2美元(適用于中等偏下收入國家)、每人每天5.5美元(適用于中等偏上收入國家)。
我國現(xiàn)行的貧困標準是以2010年每人每年2300元為基礎按照不變價格測算出來的,到2020年是每人每年4000元。中國的現(xiàn)行貧困標準僅略高于世界銀行絕對貧困標準的第一種,保障水平是很低的。
在概念上,絕對貧困可以消除,相對貧困無法消除(只能減輕)。因此在宣傳脫貧攻堅成績時要注意幾點:1.“脫貧攻堅”中的“貧”是絕對貧困,而不是貧困。之前不太注意區(qū)分貧困與絕對貧困,很容易使人誤以為脫貧攻堅戰(zhàn)之后就沒有貧困問題了。建議今后使用絕對貧困的概念。2.絕對貧困問題將長期存在。我國提高絕對貧困標準勢在必行,一旦絕對貧困標準提高,貧困人口就會大幅增加。3.今后的扶貧工作將更艱巨。脫貧攻堅戰(zhàn)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后,隨著絕對貧困標準的提高,扶貧工作變得更艱巨而不是更輕松了。
三、應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的貧困標準謀劃未來的扶貧工作
按照中國的經(jīng)濟實力,中國應該屬于中等偏上收入的國家。世界銀行認為,中國1997年之前是低收入國家,在1998年成為中等偏下收入的國家,在2010年成為中等偏上收入的國家。中國國家統(tǒng)計局也宣布2018年中國成為中等偏上收入的國家。參照世界銀行2018年的最新絕對貧困標準,我國應參照的是第三種(每人每天5.5美元)而不是第一種(每人每天1.9美元)。
1985年,中國的貧困標準是人均年純收入200元。當時的200元約相對于現(xiàn)在的10000元。綜合以上兩個參照標準,中國提高絕對貧困標準已經(jīng)勢在必行。
2021年,我國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在這個新征程中,按照我國的經(jīng)濟實力相應提高絕對貧困標準是題中應有之義。一旦把絕對貧困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天5.5美元的水平,那絕對貧困人口就會大幅增加(數(shù)以億計)。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對此都應該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在謀劃“十四五”規(guī)劃或者遠景目標時,務必把扶貧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
(作者為九三學社福建省委會常委兼提案委員會主任、直屬工委副主委、宣傳部部長,研究員)
責任編輯:馬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