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泓穎
【摘 要】社會工作作為一門專業(yè),一門社會科學,有其專門規(guī)范的專業(yè)倫理。在社會工作的實踐過程中,倫理困境成為了其由始至終皆需要去面對的問題。其中案主自決原則在社會工作者的實踐過程中是十分常見的倫理困境,本文將通過對一個案例深入探析,分析案主自決原則倫理的主要困境,并嘗試提出解決策略及建議,以望社會工作者在工作過程中能夠更好的開展服務。
【關鍵詞】社會工作;案主自決原則;倫理困境;解決路徑
一、案主自決原則
由于社會工作服務對象的多樣性和服務對象問題的復雜性,身為一名專業(yè)社會工作者,在社會工作的實踐過程中需要遵循社會工作的專業(yè)價值倫理進行工作和各種價值選擇。案主自決原則顧名思義就是要讓案主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這在社會工作的專業(yè)服務過程中是非常基本的要求之一,社會工作者應該尊重案主并相信案主有為自己決定承擔后果的能力,并運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技巧來幫助和鼓勵案主來實現自己的決定,提高案主改變現狀的意愿和行動能力,面對現實,打破目前所遇到的困境,以實現“助人自助”的目標。
二、案例簡介
初中生小孟,其父母為外來務工人員,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對其缺乏應有的關心,平時小孟和父母也不怎么交流,在學校里小孟也沒有什么可以傾述的朋友。小孟的學習成績在班上一直比較靠后,上課時經常走神、打瞌睡,面對老師的訓斥不屑一顧,經常在上課時制造噪音來影響老師繼續(xù)上課。
由于在一次考試中被班主任冤枉作弊,小孟內心委屈,認為班主任不相信自己,學校還給予了他通報批評處分,面對這件事情的處理方式更是讓他接受不了,還有其它同學的閑言碎語更是讓他接受不了,所以他逃課的情況愈加嚴重。班主任開始意識到自己是不是真的錯怪小孟了,而且他連續(xù)缺課可能會出現什么安全問題,所以想到了學校里有社工,讓社工來勸說小孟回去上課,在此同時,由于小孟沒什么朋友,這些事情積壓在心里已經很久了,小孟自己也主動找到社工傾述自己的委屈。小孟表示自己不想回去上課,除非班主任親自向他道歉并撤銷對他的通報批評,這讓社工十分為難,因為并沒有證據能證明他沒有作弊,而且學校方面認為處罰已經執(zhí)行,不可能隨意撤回,否則學校設立規(guī)則也就無法起到警示作用,毫無意義。社工又找到班主任,希望能讓班主任先向小孟道歉,沒想到班主任對于小孟的刻板印象十分嚴重,完全不相信小孟,要讓他道歉也是不可能的了。
后來社工多次找到小孟,與他交流談心,希望能夠讓小孟先放下這件事情,先回到課堂上去上課。社工平時也有其他的項目,對于小孟這個個案顯然有點分身乏術了。后來通過社工與小孟的交流,小孟表示自己愿意回去上學了,但是自己的夢想還是做一名收銀員,等他高中畢業(yè)之后他就要去做一名收銀員,小孟的父母希望社工能夠改變自己孩子的這個想法,這使得社工非常為難。而且學校和老師方面都表示不愿意向小孟道歉,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的話,那就算小孟回到學校,上課心里的抵觸情緒還是會很嚴重。
三、案主基本問題
(1)個人層面,小孟平時沉默寡言,有什么事情都是自己一個人壓在心里,不與他人交流,對于外界的誤解和不理解雖然很憤怒很委屈,但是也沒有什么辦法能去改變,就采用逃避的方式來處理。案主對于自己的未來有自己想法,但是不被身邊人所理解,還遭到了班主任的冷嘲熱諷。案主有主動的求助意識,對于社工的介入比較配合,但是還是很堅持自己的想法。
(2)學校層面,小孟在學校里沒什么朋友,老師們也都對其意見很大,不是很喜歡他。小孟成績也不是很好,在經歷了“作弊事件”之后,面對老師的誤解、同學的閑言碎語、學校不愿撤銷對案主的通報批評,案主厭學情緒高漲,與學校、老師、同學的關系愈發(fā)緊張。
(3)家庭層面,小孟的父母是外來務工人員,由于父母平時工作忙,沒時間關心小孟,案主與父母缺乏溝通,但是父母對于小孟還是非常關心的,在知道小孟的事情之后多次嘗試利用外界來幫助自己的孩子,但是容易聽信別人的話,迷信。
四、社工的介入
社工在接到此個案之后,先嘗試和案主溝通交流,了解案主的基本情況和遇到的問題,理清如果想要案主回到課堂需要達到的條件:第一就是要求學校撤回對其的通報批評;第二就是班主任王老師要當面向自己道歉。在了解到案主的訴求之后,社工先是到學校溝通,看能否取消通報批評處罰,但學校方面認為既然已經處罰了,那就不能隨意撤銷,不然有損公信力,而且并沒有證據證明小孟沒有作弊,如果就取消了,那么以后的同學恐怕也會效仿,失去規(guī)定制定的意義,所以社工的第一次嘗試遭到了拒絕。在與學校交涉無果之后社工又找到了班主任王老師進行溝通,看其是否真的誤會了小孟。但是還沒等社工說,班主任就表示相比另一名成績優(yōu)異的同學,小孟滿口謊言,屢教不改,希望社工能幫助小孟。
面對小孟的兩個訴求,社工的嘗試都以失敗告終,便只能將介入重點放在小孟的身上,嘗試讓小孟放下這一切,回歸正常的學習生活,但是案主內心還是十分委屈,不愿回去。在被父母接回家之后,社工多次進行家訪,向小孟的家長了解小孟的近況,與小孟談論職業(yè)規(guī)劃,并幫助其分析自己現在的處境,以及若想實現自己的職業(yè)夢想需要具備哪些條件,以此來使案主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勸說案主回到學校繼續(xù)學習。慢慢的案主表示自己愿意回學校學習,但是自己的夢想仍是做一名收銀員,對此案主的父母希望社工能把幫助案主改變他的想法。
五、倫理困境
案主小孟的自我抉擇原則(成為一名收銀員)與社會工作者個人價值觀(社工和案主的父母都認為案主的這個理想不夠好)之間的倫理沖突。
案主自決原則必須滿足兩個條件,第一是案主有足夠清楚地理智和能力進行自我抉擇;第二是案主自決的后果是對案主自身沒有傷害的。本案例中小孟滿足這兩個條件,但是案主的父母以及社工本人都認為案主的這個理想對于自己的未來發(fā)展和學習沒有太大的幫助,并且案主的父母希望社工能夠幫助案主改變這個想法。社工一方面認為案主現在還小,有很多天馬星空的想法都是很正常的,這是案主自己的選擇,身為一名專業(yè)社工應該尊重案主;另一方面社工也認為案主的父母有一定的道理,成為營業(yè)員這個夢想對于案主的未來發(fā)展并沒有太大的好處,而且學校的事情還沒有解決,就算案主回學校了怕也不是長久之計,這使得社工左右為難。
六、合理建議
第一,社會工作者應該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時間和工作計劃,在遇到工作困難時應該向社工督導說明以求得解決。因為社工有很多的工作,并不止小孟這一個案主,面對案主的兩個訴求很多時候社工都表示有心無力,這時候社工的無力感是需要被關注和及時解決的。
第二,充分尊重案主的自決權,社工的核心是“助人自助”,在知道案主的夢想后,身為社工應該做的就是幫助案主了解自己做出這個選擇的深層次原因是什么,并且?guī)椭钢鞣治鲞@個決定會給自己帶來的利弊,讓案主自己權衡之后,將最終決定權交給案主自身,不管案主做出什么決定,社工都不能以自己的價值評判去進行干涉。至于案主的父母,社工也應向其說明案主選擇原因,幫助他們進行好好溝通,了解自己兒子內心的真實想法。
第三,為案主和班主任創(chuàng)造當面對話的條件和機會,使雙方有一個良好的對話,讓班主任改變對案主的成見,并且意識到就算小孟成績不好,那也不能百分百確定作弊的人就是他,之前的做法對于小孟造成的傷害。也讓小孟知道班主任對他的關心和包容,只有解決這個問題,小孟在學校才能長久的待下來,真正融入到校園中。
七、案例反思
從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來,在真正的實務過程中做到真正的案主自決原則是非常困難的,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社會工作者不能加入自己的價值評判,在考慮案主做的選擇是否合適時也要考慮自己的工作方法是否符合專業(yè)倫理,是不是遵循社會工作者的專業(yè)價值觀。在社會工作的服務過程中始終強調案主中心原則,始終要圍繞案主,保護案主的利益,提升案主的自我決策能力以達到助人自助的核心目標。如果社工僅僅因為自己覺得案主的夢想不夠遠大就嘗試去改變其理想,那么案主就會自信心就會受到打擊,因為之前的老師也是如是不理解自己的理想,這樣一做社工之前與案主建立起來的專業(yè)關系也就會被破壞。案主自決原則應該是社會工作者在尊重案主以及相信案主有自我決定的能力的前提下,發(fā)展案主認識自身的能力,幫助案主對于當下情景做出分析,鼓勵案主自主選擇和自我決定的工作倫理原則。[1]在服務過程中,尊重案主是一切工作的前提。雖然社工的出發(fā)點是為了案主,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不能剝奪案主做自我決定的能力以及相信自己可以改變自己的潛力。尊重案主的想法,只要這個想法的后果是不傷害案主的,那么社工都不應加以評判,不帶有家長作風。
八、案主自決倫理困境原因
(一)社會工作者專業(yè)水平不足
社會工作教育及專業(yè)建設水平對于社會工作者的服務水平和能力有很大的影響,社會工作者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不扎實、思想的絲毫偏差和行動中的錯誤都會給老年社會工作的服務實踐和專業(yè)建設帶來消極影響,也會影響直接服務效果,更無法在倫理沖突中引導案主做出正確的決策,因此社會工作者的專業(yè)水平對于倫理困境也是影響較大的因素。
(二)案主個人抉擇能力不足
案主小孟作為一名青少年,在法律上有完全的自我決策權,但因為身為未成年人,很多時候他們的選擇會被旁人不理解,并且由于其身心發(fā)展并未完全成熟,做出的抉擇也并沒有成年人顧慮得多,大多會被朋輩家人以及新聞媒體所影響,對自己的決策結果也并不能完全承擔。
(三)角色身份復雜性[2]
這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每個人在社會里都擔任不止一個的社會角色,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出現社會工作的專業(yè)倫理困境。身為一名專業(yè)社工的同時,社工也是一名普通的社會人,有自己的價值觀和價值判斷,在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不同社會角色的碰撞是各種專業(yè)倫理出現的契機。
參考文獻:
[1]趙芳.社會工作倫理—理論與實務[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132.
[2]王淼.淺析專業(yè)社會工作中的案主自決[J].金田,2009
[3]馬金香.案主自決原則在老年社會工作實務中的倫理困境.法制博覽.2019年(20):283-284
(作者單位:貴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