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繼新
中國是詩的國度。正如林語堂認為的那樣,詩歌在中國很大程度上已經(jīng)代替了宗教的作用,詩歌豐富、凝練地表達著人們生活中的“一種靈感,一種活躍著的情緒”。可以說,一部中國詩歌史,也是一部中國文化史。
2019年9月9日,我受邀參加葉嘉瑩教授歸國40周年暨中華詩教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這是一個向95年的詩意人生致敬的典禮,也是一個向為弘揚詩教與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奉獻畢生精力的先生致敬的儀式。在會議上,我做了一個簡短的發(fā)言。
先生的一生,是一部詩意的傳奇。90多年前,孩童時的先生就開始吟誦古詩詞;70多年前,青少年時代的先生開始創(chuàng)作舊體詩詞;60多年前,先生開始在中學和大學教授古詩詞;40多年前,先生用1878字的長詩《祖國行》記錄了她回到祖國的心情:“卅年離家?guī)兹f里,思鄉(xiāng)情在無時已,一朝天外賦歸來,眼流涕淚心狂喜?!?0年前,先生正式回國定居,為了傳播詩詞文化走遍大江南北。我們也由此與先生締結(jié)了諸多緣分。
記得大約在12年前,我在飛機上,偶然讀到一篇講述先生的詩教主張的報道,題目叫《給靈魂洗個澡》。當時83歲的先生說,她這一輩子都是為詩教而活著。她說,古典詩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是醫(yī)治唯利是圖、浮躁病、空虛癥的一劑良藥,能夠給人們的靈魂洗個澡。她說,學習中國古典詩歌,能夠喚起人們一種更富于高瞻遠矚之精神的不死的心靈。她說,那些詩詞作者的思想、人格、品行,他們對人生的理解和感悟都在他們的詩歌中體現(xiàn)出來。詩是千古以下的心靈和千古以上的心靈的一種交流,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造訪,是一種綿延不斷、生生不息的生命的相互感發(fā)。她還說,她相信古典詩詞這份中華民族的遺產(chǎn)中富有人性魅力的存在,完全可以成為現(xiàn)在精神的教科書。她說,她曾經(jīng)親自體會過詩歌里面生動的、美好的、高潔的境界,而現(xiàn)在的年輕人進不去,找不到一扇門,她希望能夠把這扇門打開,讓大家都能夠走進去。這就是她一輩子要做的事情。那一天走下飛機,我去參加我的學生蘇靜的詩教課堂教學研討會,就用“給靈魂洗個澡”為題做了一個同題演講,引起了與會者的強烈共鳴?,F(xiàn)在網(wǎng)絡(luò)上還流傳著當年的這篇演講。我想,那一次演講,既是我向先生學習的結(jié)果,也是我與先生的詩詞之緣。
不僅我,我們新教育的教師們,也和先生有著特別的緣分。我發(fā)起的新教育實驗,是以教師成長為起點的探索,從10年前開始,先生所著的《唐宋詞十七講》就成為了許多新教育種子教師的必讀書目,我們組織這本書的網(wǎng)絡(luò)共讀和研討。因此可以說,新教育的詩歌教學,也得益于先生的智慧。
更大的緣分,當然是新教育人的行動。我們倡導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幫助師生詩意地棲居,這與先生的畢生夢想完全一致。
這些年來,我們以先生為榜樣,一直致力于詩教在基礎(chǔ)教育層面的薪火傳承。從1999年新教育萌芽開始,我們就推出了晨誦。以晨誦為起點,我們又進一步構(gòu)建了“晨誦、午讀、暮省”的兒童生活方式,并致力于兒童詩教理論與實踐的研究與發(fā)展,正式出版了從幼兒園到高中每學期一冊的26卷本《新教育晨誦》系列圖書?!靶陆逃空b”是一個以中外經(jīng)典的童謠、兒歌、兒童詩,以及古典詩詞與現(xiàn)代詩歌為素材,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身心特點和生活節(jié)律來設(shè)計的綜合課程,我們用詩人的詠唱,幫助每一個讀者的生命放聲歌唱。
“讓生命歌唱”,是新教育晨誦的宗旨。我們認為,詩歌是心靈的歌唱。新教育晨誦讓詩歌真正成為詩歌,而不是被割裂為知識的碎片。我們強調(diào)“以人為中心”的誦讀方式,以“思與行”的特殊設(shè)計,筑造經(jīng)典詩歌和讀者生命之間的橋梁,用經(jīng)典詩歌開啟每一個黎明,讓精神得以明亮,靈性得以啟迪,擦亮每個日子,呵護每個生命。為了讓更多師生可以更簡便地感受到新教育晨誦的獨特與美好,我們還制作了全套《新教育晨誦》的課件,免費贈送給所有師生。
我們可以設(shè)想一下,一個新教育的孩子,從幼兒園的最后一年開始,到高中生活的最后一段時間,每學期16周,每周7首優(yōu)美雋永的詩歌,兩千多個偉大的聲音,伴隨并滋養(yǎng)著心靈,讓生命拔節(jié)、綻放、歌唱,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讓生命歌唱,又何嘗不是對葉先生的詠嘆呢?詩教像一束光,照亮了中華民族精神的漫漫長路。先生的詩教,是青春詩教,亦是生命詩教。青年學子在葉先生的詩教里,感受到搖曳的詩情、青春的活力與生命的魅力。先生的詩教,培養(yǎng)的是具有開闊的生命氣象、自由獨立精神的大寫的中國人。這不正是讓中國人的生命放聲歌唱嗎?
真正的教育,一定是詩意的;詩意的教育,一定是幸福的。我曾經(jīng)寫過一首小詩,題目就叫《教育是一首詩》,在致辭的最后,我借用了詩中的幾句話,獻給葉嘉瑩先生——
教育是一首詩,
詩的名字叫激情,
在春風化雨的課堂里,
有一臉永恒的笑。
教育是一首詩,
詩的名字叫熱愛,
在每個孩子的瞳孔里,
有一顆母親的心。
教育是一首詩,
詩的名字叫未來,
在承傳文明的長河里,
有一條破浪的船。
95年來,先生始終不忘初心,以永恒的笑、母親的心,駕駛著古典詩歌之船,在現(xiàn)代生活中乘風破浪,用詩詞在紛繁世間播撒光明與仁愛的種子,喚醒人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溫情與敬意,特別向先生致謝!致敬!
(責任編輯:黃曉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