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明 鄭瑞鋒
摘 ?要:創(chuàng)造一個快樂、高效的英語寫作課堂,一直是廣大英語教師所關注的問題。過程性寫作教學流程分四階段:寫前準備階段,寫作階段,修改階段,編輯階段。
關鍵詞:準備階段;寫作階段;修改階段;編輯階段
一、寫前準備階段
這個過程有時伴隨著閱讀資料和調(diào)查人物及分組討論的活動。作者要對題目進行探索,調(diào)動自己原有知識并認識自己的缺口和不足,從而吸納新的知識,在活動中深化主題,聚集素材,打好腹稿,為下一步寫作做好準備。此階段通常分兩步進行,即“熱身活動”與閱讀欣賞范文活動。
(一)“熱身活動”
“熱身”時,師可采取一些激活學生思維的策略與技巧,在知識和情意上為學生寫作做好鋪墊。常見的方法有頭腦風暴法、集束法,快速自由寫作法 “5W1H”提問法等。
1.集束法
即以主題為主軸,將與之相關的詞匯綴集在一起。這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因為“可視詞匯”可以刺激學生的“聯(lián)想流”,這對那些有話說不出的學生來說極為奏效。如:讓學生寫school rules,可以以school rules 為主軸來提供與之相關的詞匯。比如:school uniform,in class,homework,in the library,classmates,然后讓學生由單詞聯(lián)想相關的規(guī)則。
2.“5W1H”提問法
即要求學生根據(jù)主題就who,what,where,when,why,how 等進行提問。問題的大小詳略視需要而定,不能千篇一律。如:讓學生an unforgettabletrip 就可以圍繞這么五個問題:Who did you gowith? What did you do there? Where did you go?When did leave? Why did you go there? How did you go there? 讓學生把這些問題串在一起就是一篇短文。
3.頭腦風暴法
即全體組員將所有與主題(topic)相關的觀點和盤托出,不必考慮流露出的思想正誤與否。先從具體、熟悉的信息源入手,然后轉(zhuǎn)向抽象、陌生的信息源。如:要讓學生寫Should students beallowed to use mobile phone? 可以讓學生以頭腦風暴的形式討論what can mobile phone do for you? 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觀點,下一步的寫作訓練理清思路,列出提綱。
4.快速自由寫作
要求每位學生在一兩分鐘內(nèi)自由而快速地寫下與主題有關的單詞和短語。對時間加以限制,目的在于促使學生的大腦快速運轉(zhuǎn)和思維。如:讓學生介紹一個熟悉的人??梢詥枺篧ho do you like to writeabout? What do you like to write about? 要求每位學生在一兩分鐘內(nèi)自由而快速地寫下與這個人物介紹有關的單詞和短語。比如hobby,appearance,personality,habits 等,并能夠就每個方面寫一兩句,并給以及時的鼓勵。
除了以上所述四種技巧外,還可借助多媒體(如印刷物、電腦、錄像和影視)、人物專訪、談話、考察和問卷等手段搜集素材。如果在寫作前準備階段給學生提供較多獲取信息或材料的途徑,他們就會表現(xiàn)出更高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二)閱讀欣賞范文
先讀后寫,為發(fā)揮“范文”的“示范”作用,不能滿足于對文章內(nèi)容和形式的一般掌握,而是要深入理解文章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以及謀篇布局、寫作手法和技巧。然后讓學生運用范文的框架,寫出自己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
二、寫作階段
寫作階段是學生獨立把自己的思想用語言完整地表達出來的過程。教師最好結(jié)合課堂活動和具體的寫作話題,當堂找出寫作的切入點,列出提綱。若有可能可即時進行口頭作文。另外,還要提醒學生需注意的問題,為其提供必要的語言素材。例如,教師可針對本次寫作的具體內(nèi)容,給出一些相關詞匯(如:寫作常見的表示啟、承、轉(zhuǎn)、合的習慣用語和套話)并配合圖片和示例。這樣,在實施寫作的過程中,學生多多少少會有一些信手拈來的成就感。
三、修改階段
(一)自我糾錯:制定基本批改標準
在一開始讓學生寫短文,就制定評分標準,并讓學生熟知這個標準:①作文長度100-120單詞;②作文結(jié)構:是否有開頭與結(jié)尾;③作文內(nèi)容;是否覆蓋所有要求的要點;④語言表達:是否運用豐富的詞匯與句型結(jié)構;⑤語法:是否有語法錯誤;⑥書寫規(guī)范:注意拼寫、大小寫符號、標點。
比如,在模仿上述案例中的范文寫一篇My favorite school day 的小短文,就可以針對欣賞范文中總結(jié)的三點寫作特點確定修改的標準:①是否有主題句;②是否按時間先后順序?qū)?③是否添加豐富內(nèi)容的句子。
(二)組內(nèi)互改
教師輪流與每個小組一起重點討論一篇文章。分組時宜將好、中、差生混合編排,以便學生互評互學。評價活動中通過對他人文章的評論,強化寫作知識,發(fā)現(xiàn)他人的長處與不足,便于在自己的作文中借鑒,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三)教師點評
教師利用實物投影儀或黑板選擇不同層次代表性的文章或句子當堂點評。點評時,教師要先讓學生找出這篇短文“閃光點”,打開寫作的情感關,再讓學生找出文章的欠缺之處。標出精彩的詞、句、思想的亮點等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進取精神,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
四、編輯階段(editing)
編輯階段是寫作的最后整理和潤色階段,指學生在多次反饋、自我反思的基礎上,對文稿進行反復修改最終成稿的過程。在此階段,教師可選擇優(yōu)秀習作打印上作者的名字并利用投影或張貼方式呈現(xiàn)給全體同學,以表示對習作作者的鼓勵和為其他同學提供學習借鑒,也可以選擇每位學生最好的一句合成一篇范文供大家互相學習參考。
實踐證明,“過程寫作法”有助于充分發(fā)掘?qū)W生的積極性,有利于閱讀以及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斑^程寫作法”重視學生的寫作過程,鼓勵學生在不斷地修改練習中進步提高,有利于樹立學生的自信。“過程寫作法”將寫作過程視為一個循環(huán)往復的、復雜的心理認知、思維創(chuàng)造和社會交際過程,符合寫作教學的實質(zhì),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孫佳韻. 論合作學習與過程性寫作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 遼寧教育,2014(23).
[2]陸婷. 過程性寫作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J]. 瘋狂英語,2015,15(2):97-99.
[3]薛梅. 試論過程性寫作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J]. 中學教學參考,2015(31):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