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彤
摘 要:“跟“作為漢語學習者使用頻率第二高的漢語介詞,也是英語母語者經(jīng)常使用錯誤的一個介詞。筆者通過北京語言大學語料庫中關于HSK英語為母語者的作文中“跟”使用偏誤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漢語介詞“跟”的使用偏誤句大致上可以分為四種。再通過漢語“跟”與英語“with”兩個介詞的對比分析,對英語為母語者關于漢語介詞“跟”的使用偏誤給出解釋。
關鍵詞:跟;with;偏誤;英語母語者
第一章 漢語“跟”與英語“with”的對比
一、詞性對比
首先,“跟”與“with”最基礎的相同點在于二者都為介詞。不同的是,漢語介詞“跟”的詞性比英語介詞“with”的詞性要多得多?!案辈粌H具有介詞一種詞性,還可以作動詞、連詞和名詞。相比而言,“with”就只有介詞這一種詞性。
二、語義對比
通過查找《現(xiàn)代漢語詞典》,筆者發(fā)現(xiàn)關于“跟”的四種詞性一共有6種釋義。作為名詞的釋義為“腳的后跟或襪子的后半部分”;作為連詞,僅僅表示聯(lián)合的關系;作為動詞則包括兩種釋義,分別為“嫁給某人”和“緊接著前一方向的行動”;以及作為介詞的兩種釋義為引介動作的對象和引介比較關系。
而通過查找《朗曼當代英語詞典》,筆者發(fā)現(xiàn)“with”包括近20種,如下所示:
“跟”與“with”的義項對比中,筆者將其劃分成兩類,一類是語義對稱的義項,另一類是語義非對稱的義項。
首先來看語義對稱的一組。其實關于漢語“跟”的所有義項都能在“with”的20個義項中找到對應的一個釋義:1.“跟”表示和…一起;2.“跟”引介與動作有關的對方;3.“跟”引介比較的對象;4.“跟”表示與某物的聯(lián)系。
再來看語義非對稱的一組義項,分別是:1.表使用手段;2.表所屬;3.表原因,由特殊的心里感覺或生理狀態(tài)導致的原因;4.表包含,包括;5.表示盡管.不管;6.表某人或某事所處的狀態(tài),或伴隨狀態(tài)。
三、句法功能對比
關于“跟”與“with”在句法功能的對比上,首先討論二者的相同點。其一,二者作為介詞,都可以帶上賓語作狀語來修飾動詞和形容詞。
“跟”與“with”在句法功能的不同點在于“with”可以跟在be動詞后面作表語,但是“跟”卻不能跟在“是”后面作表語。例如:Are you still with me?(你會一直和我在一起嗎?)
四、句中位置對比
關于“跟”與“with”在句中位置對比上,二者的相同點在于他們都可以作句首狀語,即“跟”與“with”都可以在主語之前作修飾語,雖然“跟”作句首狀語的情況并不常見,但是還是存在的,而且“with”作句首狀語多半表讓步。
“跟”與“with”在句中位置的不同點有三個。其一,雖然“跟”與“with”都適用于SVO介詞結(jié)構,但是在具體的順序搭配上存在著差異,“跟”一般放在主語和述語動詞之間,而“with”一般只放在賓語之后,例如:(1)Will you go to Japan with us?(2)你要跟我們一起去日本嗎?其二,“跟”與“with”作定語時,不難發(fā)現(xiàn),“with”一直位于被修飾的名詞之后,例如:I have a red jacket with two pockets.而“跟”一般很少作定語,但是一旦作定語時都是出現(xiàn)在被修飾的名詞之前。其三,在表語方面,“with”可以跟在be動詞后面作表語,但是“跟”卻不能跟在“是”后面作表語,例如:上次遇見小紅是在2019年年初。
第二章 英語母語者關于“跟”與“with”的常見使用偏誤
一、冗余
造成冗余的主要原因是英語母語者的母語負遷移。
其一,很多歐美的漢語學習者容易將“V.+with+賓語”翻譯成“跟…+V.”,例如:You agreed with me表示你同意我的看法,但是英語母語者很容易翻譯成“你跟我同意”。
其二,“with”的20種義項之中包括具有,擁有的釋義,但是還會有很多的英語母語者將其翻譯成“跟”,例如:You bought a jacket with two pockets.正確的翻譯應該為“你買了一件有兩個口袋的夾克”,但是大多的學習者的錯誤翻譯為“*你買了一件夾克衫跟兩個口袋?!?/p>
其三,很多英語母語者將“with”表示伴隨狀態(tài)或者行為方式時的句子翻譯成“跟”。例如:The boy kissed the girl with tear.的正確翻譯應該為“這個男孩哭著親吻這個女孩”,出現(xiàn)偏誤的翻譯則為“*這個男孩親吻著女孩跟哭”。
二、缺漏
值得一提的是,此類偏誤涉及到漢語中的離合詞的問題,最特別的是英語中并不存在離合詞。例如一個缺漏偏誤句:*他結(jié)婚了一個律師,將“跟”遺漏。
三、誤代
誤代的偏誤情況中又包括4種不同的類型。
其一,學習者使用“跟”誤代“用”?!皐ith”的義項中包括表使用手段,例如:Cut cake with this knife.正確的翻譯應該為“用這把刀切蛋糕”,而不是“跟這把刀切蛋糕”。
其二,學習者使用“跟”誤代“對”。首先看例句:He is angry with me.在母語負遷移的作用下,這句話被直譯成中文的偏誤為“他很生氣跟我“,但是正確的翻譯卻應該是”他對我很生氣“。因為在漢語中,“跟”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引介出動作的參加者,但是并不能引介出動作的對象,所以不能生硬的用“跟”去誤代“對”。
其三,學習者使用“跟”誤代“給”。介詞“給”與“跟”在某些方面的使用手法很相似,都能引介出動作的對象,但是二者的側(cè)重點不同?!敖o”更注重一種給予與接受的關系,是一種單向的給予關系“。
其四,學習者使用“跟”誤代“比”?!案迸c“比”作為介詞都是能引介比較的對象的,但是“比”相較于“跟”而言,可以更進一步的比較事物的性質(zhì),而不是像“跟”一樣只是表面的比較兩者之間的異同。
第三章 英語母語者關于“跟”與“with”的偏誤產(chǎn)生原因
其實幾乎所有的常見偏誤的原因都來源于學習者的母語負遷移。但是細細來看,原因大致可以分為(1)不應該使用“跟”時將“跟”生硬的加進去;(2)應該使用“跟”的時候卻未使用“跟”;(3)由于英語與漢語的語法規(guī)則的差異,學習者在語序的排列上出現(xiàn)差錯;(4)學習者極其容易將“跟”與其他的介詞相混淆使用。
參考文獻
[1]崔希亮.歐美學生漢語介詞習得的特點及偏誤分析[J].世界漢語教學,2005(3):83-95.
[2]嵇芳.“all”與“都”[J]. 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08(16):182-183.
[3]崔懷瑾.談with結(jié)構及其語法功能[J].中州大學學報,1991(1):39-45.
[4]古川裕.“跟”字的語義指向及其認知解釋:起點指向和終點指向之間的認識轉(zhuǎn)換[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0,(3):37-44.
[5]吳繼峰.英語母語者使用漢語介詞“跟”的相關偏誤分析[].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13,11(4):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