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玉貞
【摘要】英語是一門很有用的語言,屬于語言學,有它的規(guī)律在。想要學生學好英語,靠簡單的灌輸是不行的,關鍵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自主學習? 初中英語
一、自主學習解讀
自主學習指的是學生獨自進行學習, 在學習的時候, 學生對學習過程有很強的自主性, 而教師主要是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以一定的引導, 但是不應該對其過分的干涉, 從而使得學生可以有更為自由的聯(lián)想空間, 逐漸提升學生的英語知識內化。
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時所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了自主學習模式的實效性
在當前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自主學習似乎成了點綴, 很多教師開展自主學習的目的是為了顯示課堂形式多元化, 很多學生只是自己在看課本, 壓根就沒有根據(jù)教師在課上所設定的目標來學習, 這樣的情況就使得自主學習失去了真正的意義。
(二)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無法得到有效保障
很多自學課表面上看在實施, 但實際上一部分教師在對學習目標進行展示之后, 緊接著就出示幾個思考題, 然后就讓學生自學, 但是自學的時間非常短, 基本上都小于五分鐘, 然后就讓學生自學的結果, 實際上即使課下學生已經充分進行過了預習, 但是過短的自學時間并不能讓學生找到知識點, 這時候的自主學習就成為了一種擺設。
(三)教師一味放手自主學習過程
教師就在提出問題之后就不聞不問、也不對學生的自學過程進行監(jiān)控和指導, 教師只是在該過程當中不停的看時間, 學生自主學習處于放羊式的狀態(tài)。
三、提升初中英語課堂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我們要提高初中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首先必須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自覺、主動地投入到初中英語的教學活動中。自己主動去聽英語、看英語、學英語,從而提高初中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初中英語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初一新生對英語的好奇心,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多種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如做游戲、情景對話、多媒體等方式,從而為學生自主學習營造身臨其境、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
(二)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拓展學生發(fā)展空間
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是促進課堂教學情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第一步。建立融洽平等的課堂師生人際關系是形成良好課堂氣氛的基礎,是為學生體驗成功創(chuàng)造條件的保障。教師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合適的情景,使學生有興趣學習和探究。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以學生學習為主線,制定教學目標時要給學生留有自主學習的余地。這些都是發(fā)揮學生課堂上自主學習的有力有效的途徑。要提高課堂效率,備課質量好壞決定了一節(jié)課堂效率高低。所以,教師課前要備好課就要做到: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要做到在處理教材時準確把握該課重點、難點和教學目的,有效合理整合教學知識點;要注重教法,教學設計靈活、新穎,有自己風格特色;課堂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了解初中生心理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才能選準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活動切入點。其次,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多采用鼓勵性語言和手勢,尊重學生使學生對教師有親近感、安全感,促進學生大膽、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體驗學習的樂趣。在教師營造的和諧、民主、快樂的學習氛圍中,逐漸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三)提升教師自我綜合素質
面對新形勢、新理念,教師應注重自身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不斷更新知識結構、不斷學習,樹立終身學習思想。在這個前提下,教師才能更好引領學生、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要在博覽、博聞、博思中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更新知識。作為一名功底扎實、知識面豐富的教師在課堂上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發(fā)展他們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才能激發(fā)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四)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利用講解,板書和各種媒體作為教學的手段和方法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則被動地接受教師教授知識?!薄疤铠喪健?、“注入式”的教學充斥課堂,學生自主學習空間萎縮,依賴性增強,厭學情緒高,學習效率較低。為擺脫這尷尬的教學局面,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不失為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方法。因為學會學習是學生學習上自立自主的一個必要前提,只有學會學習,才有持續(xù)發(fā)展的可能。例如:在教生詞時,并非如傳統(tǒng)教法按生詞表的順序教學生讀生詞,然后使其機械地背生詞,而是要求學生自己用《英漢雙解詞典》查閱單詞的詞義注釋,特別是英英注釋,然后組詞造句。這樣的教學突出了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讓學生體會到學會學習的重要性,懂得自立自主才有收獲的道理,從而更加充分發(fā)揮了學習的自主性,有利于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五)采用多樣化授課形式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本質不是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地獲得知識,并通過把新獲得的知識和已有的認知結構聯(lián)系起來,積極地建構其知識體系。而學生建構知識是在已有經驗基礎上進行的,所建構的問題情境需要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因此,在英語教學問題上,各種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和接近生活實際的多樣化授課形式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激情。英語教學基礎版每個單元有五個模塊:“熱身活動”、“聽”、“說”、“興趣閱讀”和“寫作”。針對每個模塊可采取不同的授課形式,如模擬情景、會話、獨自閱讀、提問、小組討論、教師精講等。孔子也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良好的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更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能潛移默化地開發(fā)學生的多種智力,避免教學的單調性,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的動機。
總之,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不斷交流、總結和完善。在初中英語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只有把英語課堂教學建立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創(chuàng)造,才能全面提高他們的素質,才能使英語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讓學生在完成英語學習任務的過程中“享受”英語學習給他們帶來的快樂。
參考文獻:
[1]聶曉黎[1].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2,(17):11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