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紅
[摘? 要] 不同的教學設計能體現(xiàn)出不同的課堂教學效果,“慢教育”的課堂就是以生為本的課堂,學生是課堂的主角兒. 筆者聽了六節(jié)“二次根式”同課異構后做了細致的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慢教育課堂上的學生才真正地擁有了主體意識,其思想馳騁于課堂,毫無約束,張弛有度.
[關鍵詞] 課堂;以生為本;慢教育
新的數(shù)學課程標準把“雙基”提升至“四基”,要求學生能領悟數(shù)學基本思想,積累數(shù)學基本活動經(jīng)驗,這是進一步提升學生數(shù)學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有利于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課改十二字方針“限時講授,合作學習,踴躍展示”便是新課程理念下的一場及時雨,也是慢教育狀態(tài)下可能實施的一項惠生政策!
初中數(shù)學骨干教師培育站組織了一次為期三天的教師培訓,其中一個環(huán)節(jié)包含六位教師的同課異構. 使用的教材為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一節(jié)“二次根式”,六節(jié)課分了兩個半天完成. 事后,筆者詳細地拜讀并學習了向大家展示課堂教學的六位教師的設計,并簡要地回顧了六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
這六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共有三種不同的類型:(1)內容只包含二次根式的概念及雙重非負性;(2)在(1)的基礎上增加了一條性質,即2=a(a≥0);(3)在(2)的內容基礎上增加了第三條性質,即=a.
三種不同的教學設計反映出其課堂容量是逐漸增大的. 現(xiàn)場觀課中不難察覺,課容量越大,課堂上的學生越拘謹,他們小心翼翼,時刻警惕著緊跟教師設計的教學步伐,在高頻高新的問題領域中亦步亦趨. 這樣的狀態(tài),猶如一群孩子奔跑在兩旁都是鮮花綠草的小道上,卻絲毫顧不得停下分秒享受道路兩側的美景!不過,另一種慢課堂上的學生已然是另一番可喜的樣兒,他們活躍在課堂,儼然一副“我的地盤我做主”的姿態(tài)!
人教版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材把“16.1二次根式”安排為兩個課時,第一課時的學習目標只有二次根式的概念及二次根式的雙重非負性這兩項內容. 有的教師把教材進行了整合,一個課時完成了兩個課時的容量. 記得張文質教授曾經(jīng)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中闡述過這樣一句話:知識的獲得是一個困難、艱苦、緩慢的過程. 他認為,孩子的成長有他自身的規(guī)律,沒有人有辦法使他學得更多,學得更好.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唯一能做的就是恰到好處地保護和幫助他們接受知識的規(guī)律,促進他們自身學習能力的提升!
兩種不同的課堂教學設計
1. 教學設計略稿1
活動一:(1)通過三個實際問題引出二次根式的表達式,抽象概括并探究二次根式的概念.
(2)例題展示,判斷屬于二次根式的式子,確定在實數(shù)范圍內有意義的x的取值范圍.
活動二:探究二次根式的性質.
對于性質1,例題展示,探究二次根式的雙重非負性,練習鞏固.
對于性質2,先探究■2的值,即通過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總結歸納出■2=a(a≥0),然后強化對性質的運用.
對于性質3,類比探究■2的值的過程,學生自主探究■的值,小組交流;針對性質3設計了4個問題,其中第四個問題是比較■2 與■的運算順序、a的取值范圍和運算結果等;接著設計了一組鞏固練習——10個填空、1個解答;最后安排的是6個課堂檢測題.
學生在授課教師精心安排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著例題學習與練習的循環(huán)……可以看出,整個教學設計非常緊湊,容不得思維慢的學生稍有停留,否則這堂課的教學內容無論如何都來不及. 日本著名的教育家佐藤學曾說:“教育往往要在緩慢的過程中才能積淀下一些有用的東西. ”緊湊的課堂節(jié)奏看似毫無浪費時間,但學生的頭腦中究竟積淀了什么呢?慢工出細活,這樣的快速課堂學生看似跟著教師的節(jié)奏“高效”“高速”“高容量”,但這三高現(xiàn)象學生收獲了什么?知識還是能力?數(shù)學是一門嚴謹?shù)目茖W,急性記憶每堂課所學的知識對數(shù)學來說是行之無效的.
2. 教學設計略稿2
師:請思考以下問題(給出三個實際問題,要求學生列出相應的代數(shù)式).
(此處問題略,學生思考后回答并展示出了成果)
師:請同學們根據(jù)所得出的每個結果,歸納并總結出這些代數(shù)式的共性,腦海中形成今天即將要學的知識……
(師留白,生補白,最后共同歸納并形成了二次根式的定義)
師:根據(jù)二次根式的定義完成辨析,挑出屬于二次根式的代數(shù)式,并請同學們利用定義自主編寫幾個二次根式.
(學生合作完成,小組討論熱烈,并有小組在完成教師布置任務的基礎上,組內自創(chuàng)出了形如 ■, ■的式子,同時給它們命名為“三次根式”“四次根式”,并積極在課堂上向全班同學展示)
師給出例題:當x是怎樣的實數(shù)時,■在實數(shù)范圍內有意義?要求學生完成如下兩道變式訓練,組內交流討論,并達成一致意見舉手示意:(1)若?搖?搖?搖■+■=0,求x+y的值;(2)當x為何值時,5+■有最大值還是最小值?是多少?
(根據(jù)二次根式的定義,由被開方數(shù)大于或等于0,學生自主思考,小組合作交流,把如上問題逐一解決,并在踴躍展示中表現(xiàn)得非常出色)
在這堂看似容量很少的課堂中,卻到處能見到學生活躍于教室的每一個角落,他們時而凝眉,時而舒緩,有的甚至用自己的筆端在紙上指點有加,我們旁觀的教師覺得這才是學生們找到了屬于他們自己學習方式的一方天地. 此時課堂是屬于他們的,每個孩子都是主角兒!十二字課改教育方針“限時講授,合作學習,踴躍展示”被這群師生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潤物細無聲”是中國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體現(xiàn),是慢教育的精髓,慢教育課堂的意義無疑已盡顯!
慢教育是生命化教育最直接的體現(xiàn). 尊重每一個生命個體,讓每一個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角,這也是張文質教授作為一個慢教育最先倡導者的理由!縱觀不同的兩類課型,慢教育充滿著人文關懷,彰顯出了迷人的魅力!
數(shù)學慢教育是生本課堂的教育
俗話說“欲速則不達”. 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再讓他們交流得出結論,這樣或許真的耗時,但學生頭腦中所經(jīng)歷的思維風暴是最好的老師,是再激情的講解也換不來的黃金時段. 但有很多的數(shù)學教師為了完成自己預設的課堂教學內容而疲于趕進度,一堂課下來,學生的頭腦成了裝載教師知識輸送的容器. 不同的課堂有著不一樣的教學設計理念. 慢教育的課堂,學生神采飛揚,自編出滿足條件的二次根式,滋生出自創(chuàng)的三次根式、四次根式……何止是這些,這樣的課堂留給了學生足夠思考的時間與空間,打開了學生思維的閘門,促進了他們智力的縱向發(fā)展. 如果學生一貫能享受到這樣的課堂,可以預見,涌現(xiàn)出一大批愛思考、喜創(chuàng)新的孩子是不足為奇的一件事情. “以生為本”的課堂就是要讓孩子成為課堂的主角. 作為教師的我們,應學會等待他們智慧的覺醒、力量的增強!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需要老師給予溫情的理解、誠意的鼓勵及恰當?shù)奶嵝眩?/p>
數(shù)學慢教育是講究高質量的
教育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教師的教是為了不教. 生本課堂中,教師扮演的角色是組織者與引導者,是學生學習成長路途中的扶持對象. 學生對知識理解與掌握的最佳方式是通過自己的思考與探究而內化,從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 小火慢燉的湯才有味美的口感. 教師的慢教育就是讓學生擁有充分內化知識的時間,去感受學習探究的樂趣與美妙,感受對知識的熱情以及對自我成長的信心!
筆者曾在一次中考復習課堂上給學生展示舟山的一道中考試題,該題的原型來自教科書八年級下冊P64活動折紙做30°,60°的角,筆者通過引導,給予學生回憶甚至動手操作的時間,最終,學生討論并展示出了三種從不同角度解決這道中考壓軸題的策略. 課堂教學的最高境界無疑如此吧?
數(shù)學慢教育是有利于學生長遠
發(fā)展的教育
希臘文中“學?!币辉~的意思就是閑暇,是需要放慢節(jié)奏去順應孩子成長規(guī)律的一個場所. 眾所周知,學生的成長是緩慢的,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獲得是緩慢的,基于這種特征,我們的數(shù)學教育必定也應是慢而細膩的. 新課標中的二基“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jīng)驗”是需要慢教育的課堂打造出來的一種隱形技能,其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起著不可或缺的助推作用. 學生在整個中學階段,只有扎實地掌握各類數(shù)學思想,慢慢地積淀,才能培養(yǎng)出屬于他們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
在農村學校,大部分學生的教育主要靠學校. 缺乏家庭早期教育的后果是他們的學習能力較弱,需要學校教師采取適當?shù)姆绞饺椭麄兂砷L. 慢教育就是特定為這群孩子量身打造出來的一種教育模式!慢教育理念體現(xiàn)在課堂,就是順應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放慢課程進度,充分體現(xiàn)出“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體現(xiàn)在教學設計上,就是讓這樣的設計進入課堂踐行時能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能撥動學生學習神經(jīng)的每一根弦.
葉圣陶先生也曾表達過教育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慢慢掌握規(guī)律. 欲追求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真正效益,教師需關注每一個學生,肯定每一個學生,給予他們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成為課堂真正的主角.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應在教育教學中且行且悟,慢出精彩,慢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