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楠楠 計 麗 朱美玉* 高珊珊
(遼寧省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yī)院,遼寧 大連 116021)
下肢靜脈潰瘍是指因靜脈曲張、深靜脈血栓、靜脈腫瘤、靜脈外受壓等疾病導致靜脈血液回流受阻或反流,下肢靜脈血淤積,增加靜脈內壓力,長時間高靜脈壓會損傷小腿腓腸肌泵功能及毛細血管,增加毛細血管壁滲透性,使紅細胞外溢,下肢組織缺氧而出現皮膚營養(yǎng)障礙,加之外傷與感染,形成潰瘍,好發(fā)于小腿下1/3內外側,是血管外科常見疾病[1]?;颊咧髟V為下肢水腫、患處潮紅漫腫、上皮樣增殖、患處疼痛、發(fā)癢[2]。該疾病病情復雜,準確、科學、有效的傷口評估對控制患者病情、減少醫(yī)療糾紛起積極作用。本文就對下肢靜脈潰瘍患者傷口評估方法及護理措施進行探討,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觀察對象選用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76例下肢靜脈潰瘍患者,按不同護理方式分為參照組、護理組各38例。所有患者均經影像學結合臨床癥狀確診,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護理組中男20例,女18例;年齡41~66歲,平均(49.2±4.0)歲;病程平均(6.1±2.5)年;潰瘍大小1.5 cm×1.2 cm×0.2 cm~7.5 cm×4.2 cm×2 cm。參照組中男23例,女15例;年齡43~67歲,平均(50.3±4.2)歲;病程平均(6.5±2.4)年;潰瘍大小1.3 cm×1.5 cm×0.2 cm~8.0 cm×4.6 cm×2 cm。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參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遵循醫(yī)囑對患者進行基礎飲食、生活、創(chuàng)面護理,告知患者注意事項。
護理組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具體方法:①傷口評估:在患者入院時對患者年齡、生活情況、潰瘍情況、癥狀特點、疾病史、治療情況、經濟情況等進行詳細了解,根據患者傷口發(fā)生部位、周圍皮膚溫度、傷口面積及深度、滲液情況、氣味、疼痛程度等信息評估患者傷口情況,制定針對性護理措施。②傷口護理:采用生理鹽水對患者創(chuàng)面進行清潔、消毒,根據患者耐受程度選擇合適的清創(chuàng)方法,清除創(chuàng)口腐爛組織,清除后將患者創(chuàng)口周圍擦干,根據患者傷口面積、深度及患者要求選擇合適尺寸的填充敷料及包扎方式。引導患者取最佳體位,將患肢抬高40°左右,促進靜脈血回流。密切關注創(chuàng)口滲出液顏色、流量、氣味及創(chuàng)口周圍皮膚顏色、溫度,及時更換敷料。告知患者定期用溫水擦拭患肢,保持創(chuàng)口周圍皮膚清潔,勿抓撓皮膚,減少感染發(fā)生率。③疼痛護理:在患者有疼痛訴求時對患者進行疼痛評估,告知患者疼痛原因,提高患者對疼痛的耐受力。為患者提供舒適、安靜、溫度適宜的環(huán)境,增加患者舒適度,告知患者可通過音樂療法、深呼吸法、興趣培養(yǎng)法轉移患者注意力,緩解疼痛程度。對于疼痛嚴重者可給予適量鎮(zhèn)痛藥物。④運動指導:根據患者傷口恢復情況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告知患者可進行足趾伸屈、踝關節(jié)環(huán)屈及背伸活動,15 min/次,3次/d。告知患者應避免久坐、久站,可進行膝關節(jié)屈伸活動、足尖行走、直腿抬高等活動促進患者下肢靜脈血液回流。⑤飲食護理:鼓勵患者食用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容易消化的食物,保持機體所需營養(yǎng),禁食辛辣,忌喝酒。
表1 兩組護理效果、護理滿意度比較()
表1 兩組護理效果、護理滿意度比較()
1.3 觀察指標:記錄兩組患者VAS疼痛評分、換藥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護理滿意評分。VAS疼痛評分分為輕度(0~3分)、中度(4~6分)、重度(7~10分)三個等級。護理滿意度總分為10分,分數越高,滿意度越高。
護理組VAS疼痛評分、換藥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均低于參照組(P<0.05);護理組護理效果、護理滿意評分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P<0.05),見表1。
該疾病具有發(fā)病率高、反復發(fā)作、遷延難愈、治療難度大等特點,患者患肢活動功能受限,加之患處疼痛,嚴重影響患者正常工作、生活,增加家庭、社會經濟負擔,降低患者生活質量[3]。因此,對下肢靜脈潰瘍患者傷口進行合理評估并給予針對護理措施對減輕患者疼痛、促進傷口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起重要作用。在患者入院后,根據患者病程、臨床癥狀特點、疾病史、傷口面積、深度、滲液量等情況對患者進行傷口及全身評估,分析患者病情,制定針對性護理要點。對患者進行傷口護理,根據患者傷口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清潔方式及敷料,告知患者注意事項,能促進傷口愈合。告知患者疼痛原因及緩解疼痛的辦法,提高患者對疾病知識知曉率及治療依從性,增加患者對疼痛的耐受力,減輕患者疼痛程度,緩解患者焦慮、煩躁等負性情緒。合理的運動計劃使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趾關節(jié)均得到有效的鍛煉,促進靜脈血液回流,控制患者病情發(fā)展。合理飲食有利于改善機體循環(huán)功能,提升營養(yǎng)水平,滿足機體需要,加速傷口愈合程度。經研究得出,護理組VAS疼痛評分、換藥時間、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分別為(2.4±0.3)分、(33.5±2.0)d、(35.6±2.6)d、(9.0±0.2)分,均低于參照組(P<0.05);護理組護理效果、護理滿意評分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P<0.05)。
綜上所述,準確評估下肢靜脈潰瘍患者傷口情況并制定針對性護理措施的效果明顯,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發(fā)展,促進下肢靜脈血液回流,減輕患者疼痛程度,減少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促進潰瘍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