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芝
摘要:在小學語文有效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圍繞有效性開展工作,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讓學生可以在語文學習中獲得更多的快樂,通過積極主動的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從而不斷地積累語文的知識和聽說能讀寫的基本素養(yǎng),讓學生可以從有效的閱讀活動中得到更多的收獲。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1-0081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有效的閱讀教學可以讓學生建立起健康可持續(xù)的良好習慣,在體現(xiàn)出語文學科自身特色的基礎上,通過閱讀不斷積累豐富的經(jīng)驗,提升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的主動性。從而讓學生的獲得感增強。對于每一個小學生而言,他們要通過學校的學習來不斷地積累知識、增長技能,因此閱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同時,閱讀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所以對于語文這樣的工具性學科,只有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語文的特點和語文的作用,他們才能在語文學習中有主動性,才能非常自然地把閱讀當成一種工具,獲得更多信息知識的滿足。在學校中,學生要學習的學科很多。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都需要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具備自主的信息收集和整合的能力。閱讀教學的過程正是幫助學生積累信息、提升學生搜集整理信息能力的過程,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積極構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課堂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感知閱讀的魅力所在。因此,有效的閱讀教學該如何開展,筆者認為可以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重點開展工作。
一、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打造出適合閱讀的氛圍
在小學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教師都要注重閱讀氛圍的構建。環(huán)境氛圍是很好的促進因素,例如,如果周圍的學生都熱愛閱讀,大家都在捧著一本書看,那么,這也會影響到那些無心閱讀的學生,他們會不由自主地發(fā)生從眾的現(xiàn)象。而對于小學生而言,從眾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他們通過閱讀能夠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收獲,就可以有助于他們培養(yǎng)內(nèi)部的閱讀興趣。因此,在班級中,教師要主動創(chuàng)建適合學生閱讀的環(huán)境氛圍,包括在班級里設置固定的書架,安排不同主題的閱讀書目,適合不同閱讀水平的學生。學生可以在書架上找到自己想要閱讀的書籍。小學語文教師也可以給學生搭建起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閱讀分享平臺,大家可以在課余時間把自己最近所讀到的非常好的書籍推薦給其他同學,并且能夠在教師的鼓勵下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因此,對于教師而言,主導作用的充分發(fā)揮可以對學生有效閱讀行為的促進和培養(yǎng)起決定性的作用。教師要積極地參與到學生的閱讀行動中,為學生能夠讀到自己喜歡的書目做出更多的貢獻。當然,作為教師,自己本身就是一個熱愛閱讀的人,這無形當中更會給學生很多的鼓勵。學生會在教師的言傳身教中感受到閱讀的力量。
二、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善于質(zhì)疑
正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小學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熱愛閱讀。但是與此同時,也要提醒他們要帶著自己的思考,善于質(zhì)疑,在閱讀中可以提出自己的疑問,且在遇到不懂的問題與困惑時,一定要通過查找資料或者與其他人進行詢問討論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與困惑。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fā)展,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已經(jīng)成為當前語文教育的大勢所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果教師可以充分結合教學的具體內(nèi)容,積極借助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深入挖掘小學語文教材中所蘊含的各種創(chuàng)新因素,就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而教師在回應的時候,也避免直接告訴學生答案,可以給學生推薦幾本可以找到答案的書籍,這樣可以進一步地讓學生有更多的閱讀行為。同時,他們也能夠知道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通過書本去解決這些問題。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多給學生提出一些為什么,多向?qū)W生提問,學生就能夠有更多的思考。因此,教師要通過問題的提出,讓學生逐漸養(yǎng)成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三、小學語文教師要明確每次閱讀教學的目標
在明確的目標指引下的教學活動,教師的教學行為會有更多的指向性。筆者認為,這樣的教學行為會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有更多的收獲。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將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分為三個不同的學段,其中每一個階段的閱讀教學目標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首先要明確不同學年段語文教學目標的不同,以目標為基礎,可以有針對性地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對于小學生語文閱讀效率的提升會有促進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師在綜合素質(zhì)教育開展的過程中,要不斷地提升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的主動性,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主動獲取學習這樣的機會,特別是在閱讀的資源推薦方面要不斷地推陳出新。教師既要明確目標也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級特點、年齡特點以及生活環(huán)境特點,要通過閱讀給學生打開一扇窗,讓他們見到更加廣闊的世界。因此,不斷地提升學生在學習中自主探究的意識和行動,就需要讓他們明確在學習中他們需要完成的任務有哪些,要讓他們有真正的收獲。
同時,有效的閱讀教學只有在明確的目標指導之下,才能不斷地督促教師給學生設計出更加高效的課堂內(nèi)容,有針對性地傳授給學生一些閱讀的策略和技巧,讓學生扎扎實實地掌握這些知識和內(nèi)容,并不斷地提升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使其養(yǎng)成自覺學習語文的習慣。
總之,在小學語文有效的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是主動的問題指導者與發(fā)起者。教師要不斷地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通過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釋放學生內(nèi)在的學習熱情,讓小學生通過閱讀獲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識的滿足。小學語文的有效閱讀教學需要教師不斷地豐富積累已有的教學經(jīng)驗,在創(chuàng)新的理念指導之下開展有關的工作,也通過讓學生自主和合作閱讀的習慣培養(yǎng),讓學生的綜合知識獲取及與人交往的能力獲得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郎得權.傳統(tǒng)文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75.
(作者單位:河北省任縣任城鎮(zhèn)西街小學05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