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茜
摘 要:數學概念是數學知識的邏輯起點,也是數學教學中的基礎性內容。隨著新課改的推進,當前教育教學中越來越重視對課堂的思維性建設,概念課堂自然也不能例外。以有效的方式增強初中數學概念課堂的思維性,不僅可以實現概念教學中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而且還能深化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提升學生利用數學概念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能力。因此,作為初中數學老師的我們有必要重視對數學概念課堂的思維性建設。
關鍵詞:初中數學;概念課堂;思維性
數學概念是數學學科抽象性的彰顯,學習數學概念是學生養(yǎng)成邏輯思維、感悟數學語言的起點。但是,受到教學慣性等影響,目前初中數學教師們還是喜歡以硬性灌輸、記憶背誦的方式教學數學概念,導致學生知其一不知其二,未能將數學概念及其內部原理靈活地應用到數學問題解決中。數學教學基礎不牢,數學概念課堂的思維性亟待提升。那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我們到底該如何提升概念課堂的思維性呢?根據教學經驗,我總結出了如下三條觀點。
一、資料提供,自主總結概念
要想凸出數學概念課堂的思維性,我們就務必要全面激活初中生在概念課堂中的認知主動性,讓學生們以自覺、自愿的姿態(tài)加入到對數學概念的解讀過程中,進而在自主性的概念學習中發(fā)展自身的思維能力。而提供資料就是支持學生自主認知活動的有效辦法,以提供有效知識解讀素材的方式推進概念教學,對激活學生的概念自學積極性來說是非常有效的。故基于學生認知實際,我常常以多維情境營造的方式,豐富學生的直接感知性素材獲得。
例如,在對“勾股定理”概念的教學過程中,我先利用多媒體展示了工人師傅安裝電線桿的視頻,然后問學生們:“同學們,你們說工人師傅們是如何確定鋼絲繩的長度的呢?在整個安裝過程中蘊藏著什么樣的道理呢?”在學生們通過對該問題進行研究,發(fā)現了直角三角形三邊的關系之后,我又用多媒體展示勾股定理相關文獻記載,并讓學生們在對“勾三股四弦五”等數學史料的閱讀和總結了明確并總結了勾股定理的概念,發(fā)展了自身的數學抽象能力。
在該教學過程中,我以資料提供的方式展開勾股定理概念教學,以多樣的探究素材支持了學生對“勾股定理”概念的自主探究活動,助力了概念課堂思維性的提升,發(fā)展了學生的數學抽象能力。
二、合作探究,深化概念理解
要想提升數學概念課堂的思維性,就要給學生們營造良好的自主思考環(huán)境,讓學生們在環(huán)境的帶動下參與對數學概念的思考探究。而以合作探究的方式推進數學概念課堂不僅可以營造平等、自由的觀點表達氛圍,而且還能夠讓學生們在對概念的解讀中掌握良好的合作探究技能,在觀點的交匯中深化對概念知識的理解。因此,要想提升初中數學概念課堂的思維性,以合作探究的方式推進概念教學也是一種有效的辦法。
例如,在對“全等三角形”概念的教學中,我先根據自己對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邏輯思考能力的了解,構建了全等三角形概念四人探究小組,并讓其以組為單位完成了如下教學任務:
(1)用硬紙板剪一對全等三角形,并以自己的同伴獲得的圖形進行對比,說一說,全等三角形有何特點?
(2)給出一對全等三角形,相當于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
(3)知道哪些信息,我們就可以確定給出的圖形是全等三角形?
接著,學生們在合作交流、自主操作、觀察分析中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最終在觀點表達和優(yōu)化中深化了自身對全等三角形概念的認知,延展了概念思考層次。
在該教學過程中,我以合作探究的方式提升了概念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們在對概念問題的深度認知中鍛煉了自身的深度思考能力,提高了課堂的思維性。
三、總結概括,繪制知識導圖
概念作為知識的邏輯起點,其在數學教學中有著基礎性的作用。但在以往的概念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卻忽視對數學概念與其它數學知識關系的教學,沒有引導學生對數學概念與數學知識之間的關系進行疏導,使得學生掌握的數學知識難成體系,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并不深入。故在初中數學概念教學過程中,以繪制思維導圖的方式總結知識聯系,也是提升概念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例如,在《有理數》章節(jié)教學結束之后,我先讓學生們回憶了“有理數”概念,然后讓學生們想一想有哪些知識是與有理數相關的,并將學生們想到的知識點依次謄寫在黑板之上。接著,用線將知識點之間進行連接,并根據具體內容進行合并處理,如,將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和有理數乘法放到同一分支上。
繼而,我又讓學生以自由討論的方式對該思維導圖進行細化和完善,在對思維導圖的完善中,完成了知識梳理任務,形成了系統(tǒng)化的知識結構圖,訓練了自身的邏輯思考能力和概括總結能力。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概念教學中注重對課堂思維性建設,是數學學科特性的要求,也是發(fā)展學生數學自學能力的需要。要想優(yōu)化初中數學概念教學,我們就務必要想法設法為學生們在概念課堂中深度思考提供路徑,讓學生們在數學概念學習中深化認知體驗。
參考文獻:
[1]王生財.娛樂性教學如何融入初中數學課堂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50):49-50.
[2]蔣元軍.談如何強化概念教學實踐、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J].才智,2019(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