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課堂上,圍繞學習任務,同學們會進行各種學習活動,比如讀一讀、劃一劃、寫一寫,或者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全班交流等。在這些活動中,會產(chǎn)生各種評價信息。如果教師能有一雙善于捕捉評價信息的慧眼,師生的互動如果能圍繞課堂生成的評價信息來推進課堂教學,那么,我們的教學就會游刃有余。
自主學習需要巡視
在學生自主學習時,教師要注意巡視,發(fā)現(xiàn)學生在自學、討論時的問題,并及時引導。如果是大面上的問題,教師還要告知班級內(nèi)其他學生,提醒注意。這樣,才能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
一次教研組內(nèi)組織課堂觀察活動,上課內(nèi)容是《愛如茉莉》。上課教師安排了自主學習活動,獨立完成學習單。觀察的4人小組的學生,都是把書上的句子原原本本地抄到學習單上,這很浪費時間。這一問題,教師一開始沒有注意到,等到自主學習時間快過半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提醒學生可以簡寫,有些內(nèi)容可以用省略號代替。學習單上除了要求學生找到書中語句,還要寫上自己的感想,但是觀察的4人小組中,有3位同學都是只寫了書中的句子,“感想”一句都沒有寫,教師也是很晚才關(guān)注到這個問題。教師如果一開始在自主學習的時候注意巡視,關(guān)注學生的自學情況,那么就能及時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學生的自主學習方向會更明確,效果也會更好。
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會產(chǎn)生大量的學習信息——學生的深度學習成果,學生碰到的困難,學習內(nèi)容的完成度,同伴間的交流等,都需要教師在巡視中得以獲取和捕捉,這樣,才能有效指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取得真正的實效。
交流需要追問
全班交流是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自由交流、對話、共享,學生可以在思考、討論的過程中,釋放思想,形成智慧。交流過程的主角是學生,但是在學生理解得比較淺顯、不夠深入的時候,需要教師抓住這一學習信息追問,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處。
例如,在《愛如茉莉》一課中,教師若抓住有價值的學習信息,即時追問,會讓學生的感悟更深。有位學生在交流“哪些詞句能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如茉莉”時,找到句子回答,老師沒有滿足,問道:“這句話中哪個字、哪個詞讓你感受到了愛?”學生找到“答應”“吃完了再告訴”。老師繼續(xù)追問:“還有哪個詞?”學生找到“虛弱”,老師讓學生模仿虛弱的聲音讀,讀完又問道:“從這些詞語中,你感悟到媽媽對爸爸是怎樣的一種愛呢?”學生回答道:“媽媽在自己身體很不好的時候,還不忘對爸爸的關(guān)心?!薄皨寢寣Π职值膼?,是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敝挥袔W生走進文字里面,才會被爸爸媽媽平淡的、瑣碎的、細小的真愛所感動。有了老師一步步的追問,學生的感悟會更深,回答會更精彩。
又如,在上《灰椋鳥》一課時,筆者組織學生賞析灰椋鳥的美,有一個小組在交流鑒賞卡片時賞析的是這一個片段:“它們的羽毛全變成金紅色了,多么像穿上盛裝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學生說:“作者把灰椋鳥比作一位穿著盛裝的少女在翩翩起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灰椋鳥的美,表達效果更好。”其實學生已經(jīng)說得很好了,但是筆者又繼續(xù)追問:“比喻句要考慮這個比喻貼不貼切,文中這個比喻貼切嗎?為什么不把灰椋鳥比作老太太或是中年婦女在跳舞呢?”學生說:“因為少女有活力,有生機,才能跳出曼妙的舞姿。”多么精彩的回答呀!有了老師的追問,學生的思維才會更深入,更活躍,才會蹦出妙語金句。
爭議時需要討論
課堂上,不同學生的想法有時會產(chǎn)生分歧。如果老師能抓住第一現(xiàn)場,組織學生展開討論,激烈的討論過程定會對學習內(nèi)容的理解有所幫助。學生的思維才不會被禁錮,這樣的課堂才能真正地“讓學”。
例如,《灰椋鳥》一課有一個小組在交流鑒賞卡片時賞析的是這一個片段:“先回來的鳥在林內(nèi)不停地鳴叫,好像互相傾訴著一天的見聞和收獲,又像在呼喚未歸的同伴和兒女……”這個小組認為這段話寫出了灰椋鳥的聲音美,馬上遭到了另一個小組的質(zhì)疑,他們組認為這寫出了灰椋鳥的傾訴美。此時,筆者沒有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而是讓這兩個小組充分說出自己的理由。一個組說:“這是在描寫灰椋鳥的聲音美,‘傾訴是作者想象出來的,其實并不存在。”另一個組說:“從灰椋鳥的聲音,作者想象到他們在‘傾訴,聲音并不美,而是作者的想象讓我們覺得很美,所以是‘傾訴美。”見此情景,筆者隨即在課堂上舉行了一個簡單的辯論會,讓其他的小組也參與進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說說你同意哪一組的看法,課堂出現(xiàn)了交流小高潮。結(jié)果不重要,關(guān)鍵是討論的過程。課堂上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聲音,這都是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應該支持讓他們毫無保留地展示出來,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是開放的,學生才會真正有所收獲。
精彩回答需要點贊
課堂上,對于學生的精彩回答,老師一定不能吝嗇自己的表揚,要給學生一個大大的贊。這對回答的學生是一次激勵,對其他學生來說也看到一個榜樣。例如,在教學《愛如茉莉》一課時,有學生在交流媽媽的表現(xiàn)時說到了“執(zhí)手而眠”。這是多么好的一個詞語!老師捕捉到了這個詞語,先大大表揚了這個學生,然后讓全班同學一起想象這個溫馨的畫面,感悟這個詞的妙處。
“課堂是創(chuàng)造學習信息的地方”。教師不應只思考自己如何教,更要關(guān)注學生如何學,學得怎樣,在學生不理解的時候給予點撥,在理解不透徹的時候及時引導,在回答精彩的時候不吝嗇表揚,教師要時刻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信息,及時反饋,這樣的課堂才會更靈動。
(作者單位:江蘇省吳江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