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宵磊
摘? 要: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外賣、快餐等行業(yè)興起。人們的生活方式也隨著現(xiàn)代產業(yè)的發(fā)展發(fā)生了極大變化。隨著生活質量的改善,學生體質健康下降問題日益凸顯。根據(jù)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一些疾病正逐漸呈年輕化趨勢,如何提高大學生體質成為教育界普遍關注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本文從學生的主觀方面以及外在設施的客觀方面進行討論分析,總結江蘇省大學生體質健康的現(xiàn)狀,并基于此提出相關的促進策略。
關鍵詞:大學生? 體質健康? 促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2(b)-0246-02
隨著當今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各種行業(yè)競爭的日益激烈,心血管疾病、頸椎病、近視等問題呈現(xiàn)出日益年輕化的趨勢,尤其近年來猝死在大學生中頻頻發(fā)生。健康的體質是學習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我們有必要關注大學生的體質健康。就江蘇省的情況來看,江蘇省一直是教育大省,擁有眾多高校。從公布的數(shù)據(jù)來看,江蘇省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情況并不理想,肥胖、近視、肺活量偏低等情況在學生中泛濫。本文從學生主觀條件及學校場地等客觀條件等方面入手探討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的策略,以改善大學生體質健康問題。
1? 江蘇省大學生體質健康現(xiàn)狀
1.1 大學生體育鍛煉意識薄弱
由于我國目前采取的教育模式是應試教育,學生無論是從初中到高中還是從高中到大學,分數(shù)都是評判學生整體的唯一標準。甚至在高考中并沒有將體育成績納入高考的范圍。這就造成了學校、家庭甚至是學生自己對體育鍛煉并不重視。整個社會過分注重學生的課業(yè)成績,而忽略了對學生的體質素養(yǎng)的重視。就造成了當前學生進入大學以后,缺乏體育鍛煉意識,各種不良習慣滋生。根據(jù)社會上公布的數(shù)據(jù)以及走訪調查發(fā)現(xiàn),高中生在進入大學以后,由于缺乏高中式的嚴格管理,再加上缺乏有效的自我管控,學生開始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不良習慣。缺乏鍛煉、暴飲暴食、通宵熬夜打游戲等情況嚴重。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們雖清楚自己存在的健康問題,比如缺乏鍛煉、飲食不規(guī)律等,但由于缺乏改變動力,再加上周圍同學都是如此,就導致了這些不良習慣很難改。一方面學生的課業(yè)壓力減少,空余時間變多,另一方面學生遠離家長的監(jiān)督需要心靈上的陪伴,導致了學生們同類化心理嚴重,往往會出現(xiàn)整個宿舍集體熬夜、抽煙、酗酒等情況。
隨著現(xiàn)代社會生活習慣的變化,快餐、電梯、外賣等順應現(xiàn)代緊張生活節(jié)奏的產物應運而生。學生們足不出戶,在宿舍躺在床上就可以買到飯菜,進一步減少了學生的運動量[1]。此外,外賣行業(yè)是近年來新興的行業(yè),存在許多監(jiān)管不完善的地方。許多外賣商家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完全不顧飯菜的質量與營養(yǎng)均衡。進一步弱化了學生的體質健康,造成了學生肥胖、營養(yǎng)不均衡等情況。此外,一些女生一昧的追求自身外表的光鮮艷麗,過度減肥,甚至不健康的減肥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這些盲目、不科學的飲食減肥方法對身體造成了嚴重的損害。
1.2 高校體育設施不完善
隨著近年來我國關于高校的經費投入力度加大,江蘇省各個高校的體育設施得到了較大的改善。優(yōu)良的體育設施可以激發(fā)學生們鍛煉的熱情,從而達到促進學生體質改善的目的。但是高校為了擴大自身的收入,體育設施在對學生們開放的同時會收取學生的費用。甚至一些高校為了擴大自己的經濟收入,將體育設施租用給校外人員。這一方面會打擊學生們使用體育設施的熱情,另一方面,體育設施長期被校外人員占用,影響了學生們鍛煉的積極性。
1.3 對體育教學重視度不足
體育課作為大學的必修課程,是學生們進行鍛煉的絕佳機會。但是部分高校對于體育課的重視程度不夠,體育教學浮于形式,僅僅是走過程。本該傳授給學生的體育知識、技巧,運動規(guī)則都沒有落實。很多高校雖然保證每周開展1次體育課,但是體育課上教師對學生管理松散,甚至是采取“放羊式”的管理,很難將強健學生體魄的目標落實[2]。
2? 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改善的策略
2.1 培養(yǎng)大學生體育鍛煉意識
促進大學生主動鍛煉去提高自身的身體素養(yǎng),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培養(yǎng)大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讓大學生從心底重視體育鍛煉。這就要求大學將自身關于體育鍛煉的宣傳滲入到教學,甚至是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不僅僅要傳授給學生相關的體育知識、體育技能,更要培養(yǎng)學生們關于體育運動的熱情。讓學生們能夠主動在體育課以外的時間去進行體育鍛煉。唯有讓學生們在心底里有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才能夠真正從根本上促進大學生體質素養(yǎng)的提升。學校方面也要注重相關氛圍的營造[3]。
2.2 加大體育設施投入力度,完善相關建設
提高學生們整體的身體素養(yǎng),除了培養(yǎng)學生們的鍛煉意識,讓學生們積極去進行體育鍛煉以外,學校方面也應該完善相關設施的配備。保障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的時候能夠有相應的場所,不會因為體育設施長期被校外人員占用,而導致學生無法進行體育鍛煉。學校應該完善自己的體育場地使用制度,協(xié)調好盈利與保證學生們鍛煉的平衡。學校應該進一步開放體育場地對學生使用,盡量削減對學生的收費,甚至對學生完全免費。在設施和場地方面,給予學生最大的便利,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們鍛煉的熱情,以便于配合學校的體育宣傳以及舉辦的各種活動,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4]。
2.3 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注重教學內容的質量
學校不僅要倡導學生們去主動鍛煉身體,更要教給學生們怎樣正確的進行鍛煉,去進行體育運動。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有利于促進學生們正確的進行體育活動,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們對于體育活動的興趣。老師具有高水平的專業(yè)素養(yǎng),是開展高質量體育教學活動的必要保障。因此學校應該注重教師專業(yè)水平的提升。
2.4 加強對健康教育的認識
培養(yǎng)學生的鍛煉意識,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僅僅是途徑,最終目的是加強學生素養(yǎng)強健學生的體魄。健康的身體是進行學習和工作的必要保障。因此,不管是學習方面還是學生方面,需應該對體育活動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樹立正確的鍛煉古觀念,將鍛煉意識納入到自己的生活觀念中。在高校教育中,不斷向學生灌輸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提高學生自身運動的意識,為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提供優(yōu)良環(huán)境,將學生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
綜上所述,由于當下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改變以及學生自我管控的能力不夠,對體育鍛煉的重視不足,導致當下江蘇省大部分高校大學生身體素質較為低下。影響大學生體質的因素,既有大學生自身的因素,也有學校方面的原因,高校應在教育過程中重視學生身體素質問題,加深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度,為社會培養(yǎng)一批具備良好身體素質的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 劉敬行.江蘇城市職業(yè)學院常州分院學生體質健康促進研究[J].廣州城市職業(yè)學院學報,2018,12(3):96-100.
[2] 伏廣利,董海文.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因素與改善對策研究——以江蘇聯(lián)合職業(yè)技術學院揚州分院為例[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5):193-194.
[3] 周楊.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校區(qū)大學生體質健康現(xiàn)狀調查與研究[J].亞太教育,2016(36):262-264.
[4] 李海峰.普通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江蘇技術師范學院2007級學生體質健康跟蹤研究[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17(8):50-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