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質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我們就必須關注到每一個學生。如果我們放棄了“學困生”這一弱勢群體,那素質教育和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全面發(fā)展就成了空談,所以,我們一定要開發(fā)“學困生”潛力,重視對每一個“學困生”的關愛和幫助,讓他們的生命也精彩絢麗,就更具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
關鍵詞:學困生;尊重;關愛;策略
教育可以研究,行為可以重復,但人的生命不可能重來,童年的教育是一個人一生之中最為關鍵的教育,直接影響一生的成長、發(fā)展方向,所以,所有教育行為都要以尊重幼小生命,關愛弱勢個體為根本立足點與出發(fā)點,用我們應該有的良心和責任,關注、負責所有受教育者?!白屆恳粋€生命都精彩”應當是作為教師追求的最高境界。只有讓學困生的生命也精彩起來,教師才有資格去談全體學生的發(fā)展。而學困生是各校各班實實在在存在著的一個弱勢群體,更是擺在教育者面前的一個重大難題。
一、 尊重需要特殊關愛的學生,幫助他們找回自尊和自信
(一)傾注愛心去牽手
1. 為這些孩子營造一個平等友愛的學習環(huán)境。安排一個外向、活潑、樂于助人的同學做他們的同桌。這樣,當有困難時,同桌能熱情地給予幫助,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同時,也能讓孩子們在與同桌交往的過程中懂得熱情,明白幫助別人是贏得別人喜愛的首要條件。在潛移默化中,幫助他們走好人際交往的第一步。
2. 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班級各種小隊的各項活動,發(fā)揮他們在小隊活動中的作用,讓身上散發(fā)出的優(yōu)點得到大家的認可,從而幫助他們找回自尊和信心。
3. 我還注意到這些孩子比較孤獨,所以就在班上開展“手相牽”活動。暗示班上優(yōu)等生主動去找學困生交朋友,讓他們從內心真真實實感到:我原來也是受好學生歡迎的。
(二)以激勵為途徑
1. 確定切實的目標。自信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己的奮斗目標。只要確定短期能見效的目標,使學生在得到一個個交往成功的滿足之后,獲得新的成就感,從而培養(yǎng)起交往的信心。所以,我?guī)退麄冎贫ㄒ粚W期的總目標,同時結合本學期學校開展的一系列活動,把大目標從“與家長交往”“與老師交往”“與伙伴交往”“與陌生人交往”四個方面按周制定小目標,月與月之間逐漸增加難度,采用“大目標,小步子”的方式,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
2. 發(fā)掘閃光點,點燃理想之燈,喚起自信之心。學困生往往會被老師和同學們遺忘。因此,我們應時刻把學困生放在心上,要給他們多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能展示自我。如:我班的小L同學,在一次學校大掃除時,其他同學不愿意干的臟活,他自愿干,沒有一句怨言,勞動十分賣力。我看在眼里,回教室后,作為典型,我加以大肆表揚,同學們都向他投去羨慕的目光,還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此時,我從他的眼中我看到了少見的自信。一個充滿青春,充滿活力的學生,要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應該不算太難。
每一顆星星在天空中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一個學生在班上都有自己的作用。學困生自卑之處就在于他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們不知道自己的長處,不知道自己在同學心目中的位置。我建議中隊召開“夸夸其談——優(yōu)點”中隊主題會。在中隊主題會上,大家爭相發(fā)言,指出這些孩子的優(yōu)點,如愛勞動、忠厚老實、愛幫助人、文靜、不打架……他們聽了大家的發(fā)言非常激動。高興地說:“我沒想到,我還會有這么多優(yōu)點!”在中隊會的最后,我趁熱打鐵,鼓勵孩子在保留原來優(yōu)點的基礎上,再創(chuàng)造新的優(yōu)點,并對他們交往方面提出新的希望。這樣,通過幫助他們挖掘自身的優(yōu)點,在集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他們的積極性更高了。為了融入班級,他們在交往方面更加主動,更加自信。
3. 給予充分的信任。信任是一種人格力量,它催人奮進,促人努力。對學困生來說,只有信任他們,才能贏得他們的信任,才能使心理輔導工作順利開展下去。同時,信任他們,也是尊重他們人格的表現。只有這樣,才能幫助自卑、壓抑的學生找回自尊,找到自信。這也是激發(fā)其交往自信心的突破口。這學期的一節(jié)數學課上檢查家庭作業(yè)時,其中一個孩子又沒做,我詢問原因,她說,因為時間緊張走得急,把完成作業(yè)放在家里忘記拿了。開學初她曾因為這個原因幾次檢查是沒有作業(yè)(撒謊的理由),我猶豫了。難道她又撒謊了?這幾周她一直表現得不錯呀,我是不應該相信她?我選擇了相信,就沒有批評她,只是叫她下午記得拿給我檢查,果真,她昨晚是認真完成作業(yè)的,此后再也沒有出現類似情況。因為我的信任,明顯感到孩子心里的那份踏實來自老師對她的理解與肯定,臉上的笑容可以說明一切,而且總愿意找機會跟我走得很近,真好!這都源于信任。
4. 提供機會找自信。在班級活動以及在課堂教學中,我經常為他們提供更多的表現機會,幫助找回自信,贏得與同伴平等相處的機會,并獲得交往的快樂,以激發(fā)其努力向上的勇氣。因此,在集體活動時,我總是設計一些能獨立完成的活動讓他們參與,獲得成功的喜悅,得到同學的夸獎。課堂上,我常把一些簡單容易的問題留給他們,并暗示他們學習能力在不斷提高,引導他們充滿自信,充滿希望去面對學習,面對交往,面對將來的人生之路。
二、 善用策略,幫助“學困生”重拾學習興趣
(一)注重細節(jié),春風化雨,走進孩子心靈
我一直肯定:細節(jié)最能打動人心,感化人格,是最能直擊人思想教育的有效方法,所以,在與他們的交往中,我特別注重細節(jié),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我知道他們需要媽媽般溫暖的呵護,溫柔地輕輕撫摸孩子的頭,拿起他們柔軟的小手,彎下身子和孩子們交流,一個肯定的目光、一臉贊許的微笑、一句暖心的問候、一次次殷切的叮嚀……
(二)肯定進步,激起學習欲望
進步讓人看見希望,為此,我盡可能每周要抽出一些時間在班上開展“學困生”進步獎勵活動,使他們在點滴進步中,嘗試到了成功的快樂,進而幫助他們激發(fā)“渴望進步、渴望成功”的強烈學習欲望。
(三)肯定成績,推波助瀾
學困生因為多方面的原因,很難甚至幾乎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績,所以我們要善于抓住他們這可能性很小的進步,哪怕只是那么一點點,也會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希望。如:我班的小J同學,在老師的輔導和幫助下,第二單元的數學成績提高了5分,我及時加以肯定,并告訴其家長這個好消息,取得家長的配合,形成合力。雖然在第三單元的考試中又出現下滑,但這個現象是暫時的,我及時與他談話,消除了他的精神壓力,很快在第四單元的測驗中他的成績又上升了。雖然只是幾分的進步,但在他身上看到了希望。
(四)在吃“偏食”中體驗取勝的喜悅
我們幾乎每天都要想辦法擠一點時間對學困生進行課后輔導,出兩道比較簡單的與當天所學內容相關的習題,一般他們能夠做對,得到老師的肯定后臉上就會綻放出“我也能行”的笑容,就這樣平時注重對他們吃點“偏食”,以補充營養(yǎng),進而體驗更多取勝的喜悅。
三、 增加感情投資,給予更多關愛
(一)課堂提問給予“關愛”
在課堂教學的每節(jié)課中,我們都應該不怕延誤教學時間,給學困生回答問題的機會。因為這些孩子在知識層面,思維層面,語言組織、歸納、表述層面都比其他孩子,尤其是要比優(yōu)等生相差一大截,所以他們思考回答問題需要更多的時間思考,而多數的回答又是讓老師和同學不滿意的,白白浪費了珍貴的一些課堂時間,因為一節(jié)課只有40分鐘啊,真的是很可惜已經流過了的時間,于是
部分老師就覺得與其浪費時間,還不如不提問他們,這樣,學困生被提問到的機會就很少甚至沒有了。很能理解老師有時也確實是不得已而為之,教室里還有大部分學生也需要去關注啊。但是,學困生更需要老師關愛,我們不能放棄他們,而要傾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為此,老師就得想盡各種辦法,讓全班學生在一節(jié)課中都有所收獲和進步,既提升了優(yōu)等生,也照顧了學困生。復雜的問題難就降低難度,或者用小組討論的方法,讓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先教學困生,再由學困生來回答,增加自信心,并給予指導和改進。
(二)分層布置作業(yè)給予“關愛”
因為各方面的原因,這些孩子在寫作業(yè)時速度也會很慢,所以不能給他們布置和全班學生一樣難度一樣數量的作業(yè),應該根據每天學習的內容選擇少量基礎性的習題,爭取能讓他們在老師的眼皮底下完成,也就是盡可能在課堂上寫完,保證作業(yè)的質量,提高孩子的基礎能力,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值得。
(三)參與集體活動給予“關愛”
盡量讓他們參與到所有班級活動中來,對班集體多一份責任感,感受到老師的信任和期待,班集體的溫暖。盡管學習成績不理想,但卻在其他方面常于別人,我班的小張同學,學習成績總是提不上去,每次考試都不理想,在學習中總顯得沒有足夠的自信,而她在朗誦、唱歌、舞蹈方面有很高的天賦,在音樂方面,她是其他孩子崇拜的偶像,所以班上舉行的一切文娛活動中,我就讓她扮演主角,領誦、領唱、領舞,所有活動中她都表現特別棒,我們班多次在學校組織的比賽中取得驕人的成績。記得在學校大隊部最近組織的主題為《紀念一二·九運動》的五、六年級隊會比賽中,小張同學激情高昂、催人淚下的領誦贏得在場所有師生的熱烈掌聲,把整個活動推向高潮,加上全班同學的齊心努力,我們班又獲得了第一名,回到教室,再看小張時,孩子臉上的笑容啊,那真是最美最漂亮的,我知道,此刻孩子心里的那份快樂、自信、滿足都會給她的學習帶來無窮大的動力!
(四)鼓勵表揚給予“關愛”
二十年的教育經歷讓我懂得,學困生更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對他們的肯定與欣賞,別人對他們的一點點贊賞都會轉變?yōu)樗麄兎e極向上的勇氣和力量,所以,我會格外增加對這些孩子鼓勵表揚的時間和機會,只要是與他們有關的好事,哪怕就一點,我都不會放過,我班的小劉同學,成績讓各科老師揪心,但他在勞動中不怕臟、不怕累,而且總是主動去獨自一人清理班級區(qū)域內的垃圾,冬天小手會被凍得通紅,看著真讓我心疼,還有更多的是感動,這樣的品質的確是大多數孩子不具有的,所以,我總把他的行為舉動作為教育全班學生道德品質的鮮活素材,而小劉同學眼里多了些許堅定自信的目光。
四、 總結
轉化學困生的過程可以說是酸甜苦辣味味俱全,這是一項需要持之以恒,一直做下去的工作。我常想,只要我們用真心堅持去做,“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也許這一弱勢群體就不再是弱勢,他們也會同樣活躍于校園的每個角落,甚至更棒!所以我深信,只要我們用正確的方法和滿滿的愛去點燃和喚醒學困生,就沒有“攻不下的城堡”和“解不開的疙瘩”!
作者簡介:張海萍,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清源鎮(zhèn)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