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合作顧名思義,就是小組之間進行合作,這種方式已經(jīng)廣泛的普及到了我國大部分中小學之中。小組合作中的分組,是基于學生的學業(yè)、能力、個性等方面的特點進行分組,每個小組人數(shù)為四到六人。在小組合作當中,比較注重合作,所以,在小組內要求同學之間相互輔助,從而解決各種問題,這樣能夠實現(xiàn)小組成員共同成長,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效果。
目前,在具體教學當中,小組合作經(jīng)常用于構建探究式課堂教學當中。在初中階段的教學當中,因為數(shù)學學科具有邏輯比較強,難度相對比較大,所以經(jīng)常將小組合作用于課堂教學當中,用來調動課堂教學氣氛,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強化教學課堂中師生之間的交流,也能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當中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有利于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在這中教學氛圍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構建數(shù)學探究式課堂教學。同時,小組合作教學也能幫助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成長。另外,在這種教學模式中,課堂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充分體現(xiàn)出了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主體性,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不再是被動學習,而成為了知識的主動求索者,這樣極大的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1]。
1.科學進行小組分組 科學分組的基礎就是,教師要對學生有充分的了解,掌握每個學生的特點,從而依據(jù)學生的差異,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同時為小組內安排組長,從而讓小組內的學生一起學習、進步,進而提升數(shù)學課堂的效率,提高每個學生的成績,最終在初升高的考試當中取得良好的成績。要科學的對學生分組,教師需要分析每個學生學習能力,之前的學業(yè)成績,現(xiàn)在的性格特征等,這樣才能對學生做出綜合評價,從而在分組的過程中達成組間同質、組內異質。這個分析過程比較繁瑣,但也比較重要,是小組分組的基礎工作,只有夯實基礎,才能在未來的教學當中取得良好效果[2]。
2.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觀念 做好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良好的態(tài)度,只有擁有好的態(tài)度,才能在做事情的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情,在做事過程中保持清晰的頭腦,這樣才能讓事情更加順利,在做事當中遇到挫折,良好的態(tài)度能夠讓人正視挫折,重新開始;如果沒有好的心態(tài)去做事,那么在這個過程中會比較艱難,遇到難題也不會積極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可能會喪失繼續(xù)下去的勇氣。所以態(tài)度決定一切,同樣,小組合作也適用這個道理。如果小組內部的學生都有努力、合作、進步的態(tài)度,那么小組內的學生進步會非常突出,如果小組內成員都相互之間比較漠視,那么這個小組成員不會有大的進步。另外,合作意識對于小組合作而言是做事的基礎,小組內的學生如果具有合作觀念的話,那么在小組合作當中學生的成績也會快速進步。所以,教師在教學當中要有意識的幫助學生樹立合作觀念。
3.為小組構建學習氛圍 在小組分配完畢之后,教師要有意識、有針對性的讓小組發(fā)揮應有的作用,但教師的任務不僅只有這些,教師還需要在學習小組在學習討論中,注意觀察不同小組、不同學生的問題和見解,了解學生在學習當中碰到了什么困難和瓶頸。同時教師也需要在教學當中,為小組合作構建相應的情景,調動學生在小組合作當中的活躍性,促使小組進行各種討論,進而為學生塑造良好的氛圍,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表達,相互討論等。例如,教師在講解有關二元一次方程的課程當中,教師可以將解方程的加減、代入消元法都交給學生,然后列出一系列相關的題目,然后讓每個小組的學生分為A、B 兩組,A 組學生使用加減消元法,B 組學生使用帶入消元法。在習題都完成后,讓小組內的學生相互確認與另一種解題法所得答案是否一樣,如果一樣,那么讓小組內討論什么方法好用、便捷,然后將結果分享出來。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組內、組外都相互討論、合作,進而都有相應的收獲[3]。
4.構建科學評價體系 在完成科學分配小組之后,要完成良好的教學效果不僅需要構建學習氛圍等,還需要一套公平而科學的評價體系。小組合作是將學生分配為一個個小組,那么評價也需要立足小組進行。在教學中,數(shù)學教師可以安排各組的組長有意識的記錄組員學習情況,然后及時與教師溝通,同時教師也需要讓組長初步評價組員,然后教師在教學當中,依據(jù)每個學生的狀態(tài)、學習成績決定是否對學生進一步評價。同時,教師也需要在日常教學當中,觀察每個小組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然后針對小組進行相應的評價,從而選出最佳小組和組員,對最佳小組和組員一定的鼓勵,從而激勵其他學生。
結語:綜上所述,初中數(shù)學探究式課堂的構建需要調動學生在學習上的活躍性和主動性,小組合作模式能夠幫助教師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也能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一步的探究。但在具體教學當中,教師還需要不斷對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完善,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在數(shù)學方面的綜合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成績,為初升高打好相應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