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管理工作的開展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因為其可以讓學生樹立起良好的三觀,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學生健康的成長,所以教師要將其重視起來。那么教師應該怎么開展德育管理工作呢? 下列提供了幾種簡單有效的方法。
想要有效地開展德育教育,教師就需要設計出適合的、完整的計劃。那么完整的計劃包括哪些內容呢? 教師需要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1.德育目標的指定 目標是開展德育教育的前提,是德育教育有序進行的保障。如果缺乏了德育目標,教師在開展德育教育的時候就會無從下手。不過在制定德育目標的時候,教師要知道,德育工作目標的結構是很復雜的,可以將一個時期的人才培養(yǎng)的總方向、總趨勢體現出來。所以教師在制定德育目標的時候,要盡可能地符合小學教育的基本任務,要將總目標進行分解,指定出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目標[1]。
2.制定德育工作內容及實施的步驟 小學階段的德育工作的開展的基本內容為: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所以教師在開展德育教育的時候,要將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文明行為習慣上。要讓學生的心中有他人、有集體、有人民、有祖國。在開展德育教育的時候,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結構、接受能力,并按照循序漸進、由淺至深的原則去進行德育管理。
3.將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確定下來 根據長時間的實踐發(fā)現,開展德育工作的時候要根據德育的特點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調動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將德育效果增強。所以在開展德育教育的時候,教師可以設置紅領巾監(jiān)督崗,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教師還可以借助一些媒介,如:板報、櫥窗、校園網站、宣傳標語等,將先進人物和事跡進行有效的宣傳,借助其對后進生進行激勵,讓學生受到一定的教育,獲得一定的啟發(fā)。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讓學生得到有效的鍛煉,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快樂,可以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讓學生學會做人,更好的去成長、發(fā)展。
組織實施是德育教育的實際過程,是核心步驟,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建立指揮系統(tǒng) 德育管理并不是靠一個人能夠完成的,所以學校應該將由校長帶領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2]。這一小組的職責為:將校內外的各方面的力量組織起來,對校內組織、職能機構、學校與家庭社會的關系處理好,要對德育工作的開展進行指導、監(jiān)督、評定、總結。
2.教育途徑多樣化 德育工作的開展并不止在思想品德課上,而是應該滲透在學生的生活中、學習中。所以教師應該發(fā)揮出自身的作用、少先隊的作用,要將德育教育融入到各種各樣的教育活動中,實現知、情、意、行的統(tǒng)一。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獲得德育知識的同時,真正地掌握做人的道理、做事的道理。除此之外,教師要知道,德育工作的開展也與學生的家庭有關,所以教師要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要通過其將學生回家是什么樣的表現,從而具有針對性地開展德育教育。
質量監(jiān)控的主要目的是對德育工作和德育成果進行驗收。教師可以從下列的幾個方面入手:
1.制定質量標準 質量標準相當于衡量工作的標桿,是做出科學評價的有效方法。而在制定質量標準的時候,教師應該嚴格地遵守小學德育的目標和相關的規(guī)定。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將小學教育的總任務、小學生的年齡特征考慮到。簡單來說就是質量標準需要具有明確化、系列化、層次化、具體化的特點,要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2.將質量檢查與控制加強 通過質量檢查可以對教師的德育教育工作和成果質量進行分析檢查,一般分為平時檢查和階段檢查,全面檢查和專題檢查。通過檢查,將實際資料和問題進行詳細地分析,然后采用有效的措施進行控制,使德育質量向理想的方向發(fā)展。
3.將德育質量的評定重視起來 這里的評定簡單來說就是評價,其對調動教師的熱情和讓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有著一定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促進學校的工作開展、學生的發(fā)展,所以教師要將其重視起來。
德育管理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教師要從各個方面入手,要進行有效的引導。只有這樣,才能將德育工作水平提高,才能讓小學教育正確的去發(fā)展,才能給德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上述提供了三種簡單有效的方法:將適合的計劃進行制定、將組織實施重視起來、將質量監(jiān)控重視起來,教師可以將其運用于實際教學中。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受到的德育教育的熏陶,才能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才能有效地提高德育教育的質量,才能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