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兵
摘要:新課標的改革與發(fā)展,對于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也有了新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物理學習成績的提升,也要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對教學方式進行有效的創(chuàng)新,促進學生在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的提升,以及提高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物理;自主學習;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9-0064
物理是高中學習中重要的一門科目。在高中教學中,教師對于物理教學也越來越重視。物理學科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抽象化等特點,并對邏輯思維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學生進行物理學習時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在高中物理學習中,學生要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才能真正學好物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促進學生對物理學科知識和理論的深入理解,提高學生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
一、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措施
1.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的準備,為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自主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師還可以通過觀察學生在課前預習的情況,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判斷,從而更好地進行課堂內容的設計,提高教學的效率。而現(xiàn)階段,許多學生對于課前預習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不利于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在進行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進行學習的主動性就會降低,在學習過程中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與思考就會依賴于教師的講解,缺乏對知識的自我理解和思考。所以,教師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習慣。例如,在“能量守恒定律”的教學之前,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預習,并在預習的過程中提出問題,為課堂進行問題的解決做鋪墊,從而提高了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教師也可以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抽查。
2.導入探究性問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在進行探究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導入問題,激發(fā)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興趣。教師在設計教學問題時,要考慮教學問題的新穎性以及問題的深度,使問題具有進行探討的價值[1]。教師在進行自主性探究實驗和問題設置的過程中,要注意問題的設置要與教學內容相符,同時難度要與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相符。教師可以通過物理學實驗進行問題的設計,提升問題的新穎性。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增設一些比較出乎人意料之外的物理實驗想象,并在這個驚人的物理現(xiàn)象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例如,在“動量定律”的教學中,通過快速抽出紙板和緩慢抽動紙板,觀察鋼珠的掉落情況,鋼珠每次掉落的位置有什么不同;以及雞蛋掉落在海綿板上產生了不一樣的現(xiàn)象。并讓學生探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通過物理教學實驗的導入和探究性問題的設置,提高學生對自主學習的興趣,實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
3.引入教學情境,將物理知識具體化和生動化
由于在物理知識的學習中,許多學生認為物理知識比較抽象與難懂,尤其是在高中階段,物理知識的學習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邏輯性,對于學生的理解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2]。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生活中的真實場景,進行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建,使物理學科的教學更加生活化。教師在進行情境設計的過程中要根據(jù)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并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與熱情。例如,在進行“重力勢能”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雪崩事件發(fā)生的具體情況以及運動會中與跳高有關的視頻,學生可以通過觀看這些視頻,感受現(xiàn)場中的氛圍,并對教學的內容產生興趣。教師在這一基礎上將視頻的內容與教學進行結合,引導學生理解動能和勢能之間如何進行轉化。通過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建,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4.重視物理知識的總結,加強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
在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中,許多學生對學習過的物理知識缺乏深入的學習與理解,以及深入的記憶[3]。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已經學習過的物理知識進行總結與記憶,提高學生物理學習的有效性。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后進行及時的練習,保證學生可以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及時的鞏固和記憶,并在練習的過程中找出物理知識學習上的不足之處,并引導學生建立錯題本,對錯題或者難題進行收集與整理。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于課上學習的知識點,進行及時的總結與記憶,在結束了一個章節(jié)的學習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繪制樹狀圖或表格的形式,對每一個知識點進行分類與整理。通過對物理知識進行歸納與總結,可以提高學生物理知識學習的系統(tǒng)性,并提高學生物理學科的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在“光的波動性”的學習時,關于光的特點有很多,為了防止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發(fā)生混淆而導致在考試時進行單選或者多選時出現(xiàn)錯誤的情況,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樹狀圖對光的特點進行歸納和總結,并讓學生在進行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對知識的記憶。
二、總結
總之,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提高學生物理學習的有效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對教學方法進行不斷的完善與創(chuàng)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和正確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成為學習的主體,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黃松.探究式教學在普通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發(fā)現(xiàn),2018,129(3):52.
[2]俞如新.高中物理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融合[J].文理導航(中旬),2019(4):126.
[3]王大寶.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學周刊,2020(9):19-20.
(作者單位:浙江省諸暨市浬浦中學31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