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月群 單國勇 許智利 錢旭如 林強康
膿毒癥是由感染導致的機體全身炎癥反應性綜合征,常伴隨多功能器官損傷和免疫功能紊亂,是導致膿毒癥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巨噬細胞作為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主要效應細胞,是機體防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線[2-3]。巨噬細胞分泌大量促炎及抗炎因子,調節(jié)膿毒癥炎癥反應,機體過度炎癥反應嚴重影響膿毒癥治療及預后。長鏈非編碼RNA(lncRNA)是一類轉錄長度超過200nt、不編碼蛋白的RNA[4]。LncRNA 調控蛋白質表達,參與凋亡、分化及免疫等生理過程,現(xiàn)已作為多種疾病診斷及治療靶點[5]。研究報道,lncRNA TUG1 抑制核因子κB(NFκB)通路激活,減輕膿毒癥急性肺損傷。HMGB1 激活LPS 處理的巨噬細胞NF-κB 通路,誘導機體過度炎癥反應[6]。本研究通過數(shù)據(jù)庫starBase 預測發(fā)現(xiàn)HMGB1 與lncRNA TUG1 序列高度互補,進一步比較膿毒癥患者lncRNA TUG1 和HMGB1 臨床表達,發(fā)現(xiàn)兩者存在負相關性,LPS 處理的巨噬細胞轉染TUG1,HMGB1 表達減少,炎性因子IL-6 和TNF-α水平降低,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 月—2018 年12 月浙江省溫州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膿毒癥患者30 例作為研究對象,選擇同期健康志愿者30 名作為健康對照組,所有實驗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膿毒癥患者納入標準[7-8]:(1)年齡18~70 歲;(2)未接受任何免疫調節(jié)治療;(3)臨床資料完整;(4)符合《膿毒癥和膿毒性休克治療指南(2012 版)》診斷標準。排除標準:(1)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2)惡性腫瘤及慢性嚴重疾病患者。
1.2 藥品與試劑 IFN -γ(Invitrogen,批 號KHC4021)、IL-10(Invitrogen,批號BMS215-2)、TNFα(Invitrogen,批號BMS223HS)和IL-6(Invitrogen,批號BMS213HS)ELISA 試劑盒;MTT 細胞增殖檢測試劑盒(Invitrogen,批號V13154);Lipofectamine 2000轉染試劑盒(Invitrogen,批號11668500);佛波酯(PMA)(solarbio,批號6741);HMGB1 抗體(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批號3935),GAPDH 抗體(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批號5174)。
1.3 方 法
1.3.1 熒光定量PCR 檢測對照組及膿毒癥組lncRNA TUG1 mRNA 水平 取膿毒癥患者及對照組靜脈血2mL,分離培養(yǎng)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實時定量PCR 檢測兩組lncRNA TUG1 mRNA 水平。引物序列如下:lncRNA TUG1:Forward:5′-TAGGAGTGGATGTGTTCTGTAGCA-3′,Reverse:5′-TGGTCGTGGAATATGGTCAATGAG-3′,U6:Forward:5′-CTCGCTTCGGCAGCACATA3′,Reverse:5′-CTCGCTTCGGCAGCACATA3′,HMGB1 Forward:5′-GTTCAAGGATCCCAATGCAC-3′,Reverse:5′-GATTTTTGGGCGATACTCAGA-3′;GAPDH Forward:5′-AGCCACATCGCTCAGACA-3′,Reverse:5′-GCCCAATACGACCAAATCC-3′。
1.3.2 ELISA 檢測血清炎癥因子水平 取膿毒癥組及對照組靜脈血4mL,ELISA 檢測炎癥因子IFN-γ、IL-10、TNF-α 和IL-6 濃度,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步驟操作。
1.3.3 THP-1 細胞培養(yǎng)與轉染 THP-1 細胞培養(yǎng)消化,計數(shù)板計數(shù),在6 孔板中接種THP-1 細胞,每孔加入1mL 含106個細胞的培養(yǎng)液,每孔加入16μL的20μg/mL 的PMA 刺激24h,誘導成巨噬細胞,分為三組,LPS 處理組,LPS+空載處理組和LPS+TUG1過表達慢病毒處理組;LPS+空載處理組:利用Lipo2000 轉染試劑轉染對照病毒;LPS+TUG1 過表達慢病毒處理組:利用Lipo2000 轉染試劑轉染TUG1過表達慢病毒,培養(yǎng)箱中繼續(xù)培養(yǎng)48h,進行相關指標的檢測。
1.3.4 MTT 檢測細胞活力 THP-1 細胞培養(yǎng)消化,計數(shù)板計數(shù),在96 孔板中接種THP-1 細胞,每孔加入0.1mL 含104個細胞的培養(yǎng)液,孵育24h 后,磷酸鹽緩沖液(PBS)清洗3 遍,每孔加入500μg/mL MTT 孵育3h,分光光度計檢測吸光度,計算細胞活力改變。
1.3.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各組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進行分析。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膿毒癥組30 例,男16 名,女14 名;年齡(54.75±3.12)歲;平均體質量(60.31±2.15)kg,體溫36.3℃~36.9℃。健康志愿者30 名,男15 名,女15 名;年齡(47.13±5.25)歲,平均體質量(58.23±3.42)kg,體溫36.4℃~37.2℃。兩組年齡、性別、體質量及體溫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LncRNA TUG1 和HMGB1 表達水平比較與健康對照組比較,膿毒癥組lncRNA TUG1 水平顯著降低,HMGB1 水平顯著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均<0.01)。見表1。
表1 健康對照組和膿毒癥組lncRNA TUG1 和HMGB1相對表達水平比較()
表1 健康對照組和膿毒癥組lncRNA TUG1 和HMGB1相對表達水平比較()
注:lncRNA TUG1 為長鏈非編碼RNA ?;撬嵘险{基因1;HMGB1 為高遷移率族蛋白B1
2.3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與健康對照組比較,膿毒癥組血漿促炎因子IL-6、IFN-γ 和TNF-α 顯著升高,抗炎因子IL-10 顯著下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均<0.05)。見表2。
表2 健康對照組和膿毒癥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pg/mL,)
表2 健康對照組和膿毒癥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pg/mL,)
注:IFN-γ 為干擾素γ;TNF-α 為腫瘤壞死因子-α;IL-6 為白介素-6;IL-10 為白介素-10
2.4 HMGB1 與TUG1 序列互補 利用StarBase 數(shù)據(jù)庫預測HMGB1 與TUG1 結合序列,發(fā)現(xiàn)HMGB1序列與TUG1 高度互補,可能是TUG1 調控的基因。見表3。
2.5 TUG1 改變THP-1 巨噬細胞活力 LPS 處理THP-1 細胞,細胞活力顯著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慢病毒TUG1 處理LPS 激活的巨噬細胞,細胞活力顯著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4。
表3 LncRNA TUG1 與HMGB1 互補序列
表4 噻唑藍(MTT)比色法檢測巨噬細胞活力(%,)
表4 噻唑藍(MTT)比色法檢測巨噬細胞活力(%,)
注:TUG1 為長鏈非編碼RNA ?;撬嵘险{基因1;LPS 為抑制脂多糖;THP-1 為巨噬細胞;與THP-1 組比較,aP<0.01;與THP-1+LPS+空載組比較,bP<0.01
2.5 TUG1 抑制THP-1 巨噬細胞HMGB1 表達LPS 處理巨噬細胞后,TUG1 水平降低,HMB1 蛋白表達增多(P<0.01),TUG1 過表達慢病毒感染LPS 處理的THP-1 細胞,細胞TUG1 水平顯著升高,HMGB1 蛋白表達減少(P<0.01)。見表5、圖1。
表5 各組TUG1 相對表達水平
圖1 長鏈非編碼RNA 牛磺酸上調基因1(TUG1)抑制高遷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達
2.6 TUG1 抑制THP-1 巨噬細胞炎癥因子水平LPS 處理巨噬細胞后,與THP-1 組比較,IL-6 和TNF-α 濃度顯著升高(P 均<0.01),TUG1 過表達慢病毒感染LPS 處理的THP-1 細胞,IL-6 和TNF-α濃度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均<0.01)。見表6。
膿毒癥炎癥調控機制尚未明確。LncRNA 微陣列檢測膿毒癥組和對照組血清樣品發(fā)現(xiàn),5361 個LncRNA 表達上調,5928 個LncRNA 表達下調,因此LncRNA 在膿毒癥發(fā)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9]。LPS 誘導的膿毒癥小鼠模型中,lncRNA H19 異常升高,促進炎癥反應,加重心肌衰老[10-12]。NAD-依賴性去乙?;?(SIRT1)通過抑制lncRNA CCL2 表達,下調巨噬細胞炎癥因子濃度[13-14]。本研究結果顯示,在膿毒癥患者TUG1 低表達。TUG1 過表達升高巨噬細胞活力,抑制促炎因子IL-6、IFN-γ 和TNF-α 分泌。
表6 ELISA 檢測巨噬細胞炎癥因子分泌
HMGB1 作為膿毒癥的晚期介質,介導炎癥反應,控制細胞凋亡和自噬,是造成膿毒癥器官損傷的主要原因。HMGB1 在慢性腎臟疾病中的表達增加,引起脾臟細胞凋亡[15]。HMGB1 通過激活NF-κB 通路促進炎癥因子釋放,介導巨噬細胞極化[16-17]。本研究顯示,LPS 處理巨噬細胞,HMGB1 蛋白表達增多,但調控HMGB1 的上游分子尚不明確?;赟tarBase 數(shù)據(jù)庫分析發(fā)現(xiàn)HMGB1 和TUG1 存在堿基互補序列,我們推測TUG1 可能是HMGB1 的上游調控因子。結果顯示,TUG1 在LPS 處理的巨噬細胞中下調。此外,TUG1 過表達調控HMGB1,抑制細胞凋亡,抑制IL-6 和TNF-α 分泌。
綜上所述,本研究發(fā)現(xiàn)膿毒癥患者TUG1 低表達,HMGB1 高表達,可能作為膿毒癥診斷指標之一。TUG1 下調巨噬細胞HMGB1 表達,抑制促炎因子分泌。表明TUG1 可能通過調控HMGB1 參與巨噬細胞炎癥因子分泌,發(fā)揮抗炎作用,為膿毒癥治療新靶點提供依據(jù)。但TUG1 調控HMGB1 介導炎癥反應的具體機制尚未闡明,還需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