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鵬
“疫”線守護者
【編者按】本期人物欄目,聚焦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現(xiàn)出的一批擔當作為、甘于奉獻的先進典型,以其為榜樣,激勵大眾堅定信心、立足所能、主動作為、共克時艱,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一個平凡的黨員,可能一生中沒有什么可歌可泣的故事,但那些傾注在內(nèi)心的紅色基因,總會在危難之際顯現(xiàn)出來。63歲的老黨員陳加谷就是這樣一個人,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國之際,一個背簍,一臺音箱,一雙腿,有26年黨齡的他,在蒙溪村的山川溝壑中丈量出了人生的高度。
疫情來臨,他是“前行者”
夜晚的一場小雨將大山洗了個通透,山頭的一層薄霧給大山罩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蒙溪村村民就居住在這深山中,人口稀少,居住分散,加上疫情的“陰云”籠罩,雖是春節(jié)期間,小山村卻格外冷清。
“春節(jié)期間減少不必要的旅行和聚會,防止疫情擴散……”一道廣播聲由遠及近,飄蕩在這靜謐的山林間。崎嶇的山路又陡又滑,陳加谷的身影每天早晨九點都會準時出現(xiàn)在這條山路上,踩著橫七豎八的亂石山路,老人走得是那樣鏗鏘有力。
山村里常年居住的是老人和小孩,即使有“村村響”和村“兩委”的宣傳員,很多村民依然不重視疫情。“萬一遭了咋整哦!”老人著急得直皺眉??吹酱迳戏胖玫囊苿右粝?,老人臉上的愁云瞬間散開了?!耙前堰@玩意兒背上挨家挨戶地走,再給他們講講疫情防控的緊迫性,這樣不就能引起全村人的重視了嗎?”
老人跑到鄉(xiāng)上要來了有聲廣播文件的U盤,帶著宣傳資料回到了家,將自家的移動音箱搬出來,用帕子擦了個透亮,充上電,就開始熟悉宣傳資料,規(guī)劃自己的行程?!霸缟献呔嚯x較遠的4、5、6組,這樣可以趕回來吃午飯;下午走距離較近的1、2、3、7組,抄小路離村民家也近,這樣他們會聽得更清楚?!睙艄庀?,老人儼然成了一個迎接考試的“小學生”,專注而認真。
早晨,老人把音箱放進背簍,用廢電線當繩子纏繞固定,戴上志愿者的小紅帽和新買的口罩,穿上防雨的皮夾克和防滑的軍用膠鞋,開始了“背簍宣傳員”之旅。
遇見有民居的路段,他會放慢腳步,以便村民聽到更多內(nèi)容?!澳銗壑糁展髟谕馑?,這段時間,就待在屋頭,勤洗手,手指縫縫都要洗干凈。”在90歲老人陳其雨家里,陳加谷一字一頓地講解著,還一邊示范洗手方法。
返回時,雨漸漸大起來。為了保護好音響,陳加谷將傘向后傾斜以遮住音箱,飄來的雨沾滿了胸前?!跋轮辏氵€堅持搞宣傳?快進來烤火,熱和下,我給你拿帕子擦下衣服!”隔著老遠,村民何仕白就開始招呼他。他擺擺手婉拒,順手遞給他一張宣傳單,隔著口罩對何仕白說:“好好看宣傳單子,不走親、不串門,疫情防控馬虎不得!”說完,老人迎著雨絲再次踏上了行程,每天10公里的行程,老人就這樣堅定地向前走著。
村民眼中,他是“引領者”
第二天,太陽出來了,陳加谷的身影又準時出現(xiàn)在這條小路上?!拔乙獔猿值竭@次疫情結(jié)束!”陽光下,老人的影子拉得好長好長,手臂上的“黨員志愿服務隊”袖章閃著光。
還記得陳加谷第一天背著音箱進村宣傳,村民們就像看待一個怪人一樣看待他的行為。小孩子在村里亂竄,老人走過去耐心地勸誡他們回家,孩子們吐吐舌頭,頭也不回地跑開了;幾個村民沒有戴口罩,聚在一起“扯閑篇”,老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告訴他們防疫緊迫性,幾個人才悻悻地散開。
“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哪個遭了都不好!”陳加谷繼續(xù)背著音箱,拿著宣傳單,干起了“上門服務”,挨家挨戶給村民講防疫知識。在他的努力下,蒙溪村村民都主動配合起來,不集聚、不扎堆、勤洗手、不亂扔生活垃圾……村民的日常生活習慣逐漸規(guī)范科學起來。
“電視上說得很嚴重,但一直不曉得新冠肺炎究竟是咋回事,該咋個辦?!标惼溆昀先苏f,“還是聽了陳加谷的宣傳,我們才曉得怎么去防護自己”。
在村民的眼中,陳加谷儼然成為他們在這次防疫阻擊戰(zhàn)中的“引領者”,是他用知識帶領他們走出了恐慌,用不懈的堅持增強了他們戰(zhàn)勝疫情的信心。(作者單位/旺蒼縣委組織部)(責編/馮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