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麗英
教學目標:
1.基于預習,讀準“混沌、血液、重而濁”等易錯音,正確書寫易錯字“劈、滋、緩”。
2.通過對課題質(zhì)疑,學著從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把握故事內(nèi)容,并簡單說說盤古開天地的過程。
3.通過對課文第5自然段的研
讀,找“他的_________變成了________的________”的內(nèi)容,體會想象的合理與巧妙,感受盤古的獻身精神和神話故事的神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質(zhì)疑課題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將走進第四單元的學習,第四單元的課文和什么有關?請欣賞文藝節(jié)“戲劇表演”的劇照,看看各班演的是什么神話故事。(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精衛(wèi)填海、愚公移山)
2.師出示以上四個神話故事的題目,引導學生從奔月、射日等關鍵詞中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
3.師:今天我們要讀一個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題目中哪個詞讓你感覺到了神話的色彩?圍繞“開天地”這個詞,你有什么想問的嗎?(預設:為什么開天地?怎么開天地?后來怎樣?)
4.師:如果這三個問題都解決了,其實就很好地了解了故事的大致內(nèi)容。這個單元我們要學著從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這三個方面來把握故事內(nèi)容。
二、初讀故事,梳理脈絡
1.師:請大家?guī)е鴦偛诺膯栴}自由讀課文。
2.檢測詞語。
(出示:混沌、軀干、血液、? 隆隆的雷聲。)誰能讀準確?
(出示: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指名讀。)你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當時天地沒有分開時的情景嗎?
(出示詞語:劈過去、輕而清、重而濁)誰能讀準確?
(出示句子:巨人見身邊有一把斧頭……輕而清的東西……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指名讀。這句話中還有兩個生字容易寫錯:劈、緩。關注關鍵筆畫,學生練寫。
3.師:借助插圖,簡要說說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
4.師:請按照剛才梳理的結果簡要地說說《盤古開天地》寫了怎樣一個故事。
三、學第5自然段,感受神奇
1.師:預習時,大家覺得故事中有許多神奇的地方,特別是第5自然段中盤古身體變化這段最神奇。(呈現(xiàn)預習作業(yè)中的調(diào)查反饋:19位學生覺得第5自然段最神奇)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第5自然段。請快速閱讀,找出這段話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2.師:盤古的身體發(fā)生了哪些巨大的變化?默讀課文,找找盤古身體部位分別變成了什么,并畫出來。
3.師:請自由讀讀這些句子,邊讀邊想,哪一處想象很巧妙?為什么?(獨立思考、小組交流、組際交流。)
4.師小結: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發(fā)現(xiàn),這種想象很合理,很巧妙。
5.師:從盤古身體的變化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6.有感情地朗讀,表達對盤古的敬意。
7.小組合作,學以致用。
(1)盤古身體,除了課文里寫到的,其他的像牙齒、鼻子、耳朵等會變成大自然中的什么呢?自己想一想。
(2)小組合作,完成填空(每人寫一句):盤古倒下以后,他的身體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他的?________變成了________的?________ 。
(3)匯報交流:小組成員齊讀總起句,組內(nèi)成員各自讀自己寫的那一句。
四、課外鏈接,再感神奇
師:大家再來讀讀這幾句話,想一想神奇在什么地方?(出示)
于是夸父拿著手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像風似的奔跑,向著西斜的太陽追去,一眨眼就跑了兩千里。
咕嘟咕嘟,霎時間兩條大河都給他喝干了,可是還沒止住口渴。
五、回顧小結,質(zhì)疑存疑
(作者單位:浙江杭州市崇文
實驗學校)
責任編輯 郝 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