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的急劇轉(zhuǎn)型及西方思潮的沖擊,尤其是“性解放”“性文化多元化”等因素的影響,當代大學生群體的性觀念、性道德、性心理等也隨之發(fā)生了巨大裂變和轉(zhuǎn)型。因此,必須盡快普及性知識,消除性神秘,改變性觀念,端正性態(tài)度,促使大學生進一步遵守性道德,杜絕性犯罪。
關鍵詞:大學生;性健康教育;缺失
中圖分類號:G645?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674-9324(2020)12-0087-02
大學生性健康教育是當代高等教育無法繞開的重大議題,科學的性健康教育既是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保障,也是保障高等教育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應有之義。近年來,隨著社會的急劇轉(zhuǎn)型及西方思潮的沖擊,尤其是“性解放”“性文化多元化”等因素的影響,當代大學生群體的性觀念、性道德、性心理等也隨之發(fā)生了巨大裂變和轉(zhuǎn)型。調(diào)查表明:當代大學生的性觀念和性行為已日趨多元化,婚前同居、早戀、早孕等性越軌現(xiàn)象逐年增多;性違法、犯罪呈快速上升趨勢。目前,高校大學生感染艾滋病等性傳播疾病的報道屢見于媒體。正如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所言:世界上一切無知都是令人遺憾的,但是對性這樣的事無知,則是嚴重的危險?!龃髮W生性健康教育所呈現(xiàn)的問題,不僅嚴重影響了社會風氣,而且嚴重危害了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一、大學生性健康教育缺失的原因
性與性健康教育都是人類之必需。性是人類繁衍的基礎,而性健康教育則是當代教育開展公民教育以及素質(zhì)教育必須包含、也理應包含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大學生性健康教育缺失的原因是多層次、多方面的,概括而論,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社會文化的禁忌
我國早在東漢時期,朝廷即把性教育作為貴族子弟學校的必修課,東漢建初四年,漢章帝親自主持召開白虎觀會議,后由班固整理編輯成《白虎通德論》。唐代以前,我國曾流傳過《素女經(jīng)》《玉房秘訣》《洞玄子》等許多性學著作,后多佚失,但影響頗為深遠。《新唐書》甚至記載了唐太宗李世民給其妹夫薛萬徹上性教育課的趣事。然而,自宋以來,隨著程朱理學的興起以及人們對性認識的日趨保守?!罢勑陨儭币约啊靶詾楹樗瞳F”等論調(diào)喧囂甚上,人們普遍認為性是不能在公共場合隨便談論的禁忌。如果有人公開談論性及其相關問題,必然會招致旁人的指責,認為其粗鄙下流。至于小孩,更是會遭到成人的嚴厲教訓乃至身體的懲罰。近些年來,雖然社會文化對性的約束已沒有傳統(tǒng)社會那么嚴格,但性問題,特別是性教育依然是人們在公共場合忌諱的存在。
(二)學校教育的忽視
在我國的整個教育體系中,無論是幼兒教育,初等教育還是高等教育,性健康教育一直是一個被人遺忘的角落。目前,雖然臺灣、香港、北京等地的少數(shù)學校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從整個大陸地區(qū)來看,各類別、各層次學校,尤其是高等院校,依然缺乏對性健康教育的足夠重視,存在諸多誤區(qū)。一方面,有些高校認為性是人類之本能,隨著時間流逝,大學生不需要教也會慢慢地掌握;另一方面,有些高校認為開展性健康教育不僅不能正確地引導學生,恰恰相反,還可能會激發(fā)學生對性的好奇,導致性沖動,引發(fā)性犯罪;第三,目前比較專業(yè)的性健康教育老師嚴重缺乏,加之高校的專業(yè)課程設計沒有預留性健康教育的課時,要老師們在教學大綱之外突然對大學生們公然談性,總覺得難上臺面,底氣不足,有失大雅,甚至會讓學生覺得不務正業(yè)。
(三)家庭教育的缺位
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單元,是構(gòu)成整個社會最重要的細胞。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任場所,父母是培養(yǎng)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及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重要性無可替代。正確的家庭性健康教育對青少年的成長具有極其重要的基礎價值和啟蒙意義,家庭是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性道德、性倫理、性觀念的重要場域。但是,多數(shù)家庭限于社會文化的禁錮以及苦于自身性健康知識的匱乏,當孩子問及相關問題時,要么拒絕交流,難以啟齒,要么敷衍了事,搪塞回避,要么嚴厲斥責,甚至打罵。導致孩子在對性最朦朧、最好奇、也最好引導和教育的年齡,失去了最佳的教育機會,有些孩子甚至因家庭錯誤的性健康教育方式而導致出現(xiàn)性心理障礙與人格分裂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其以后的婚姻、家庭生活。
(四)自我教育的無知
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不斷倡導的重要主題。大學生相較低層次的學生而言,無論生理還是心理,都日趨成熟,所掌握的科學知識也更多,社會閱歷也更豐富,應該能更好地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但由于這個年齡階段也更渴望交往異性,更渴求獲得性知識,加之網(wǎng)絡渠道的普及以及獲取性知識正規(guī)渠道的缺乏,對“是與非,善與惡,美與丑”的辨別能力不強,因此,更容易受到網(wǎng)絡不良信息及朋輩群體負面行為的影響。
二、加強大學生性健康教育的對策
大學生個性鮮明,需求層次高,正處于心理轉(zhuǎn)型的關鍵時期,如何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開展性健康教育無疑是一個難題。但不管有多難,有一點必須承認,即大學生性健康教育不是某方面的單一責任,它需要整個社會的同心協(xié)力。
(一)普及性知識,消除性神秘
性知識是關于性生理、性心理、性技巧、性道德、性倫理等知識的綜合。因為不同時代與地區(qū)人們對性知識的認識與理解不同,性知識總會帶上時代與階級的烙印。性知識既有先進的、科學的,也有落后的、封建的。隨著時代進步以及人們認識的不斷深入,性知識也越來越系統(tǒng)化、科學化。我們所要普及的性知識無疑是科學、正確的性知識,唯有科學才能戰(zhàn)勝愚昧與無知。這意味著科研機構(gòu),尤其是高校,要組織專業(yè)的師資力量,在政府的統(tǒng)一指導下,借鑒國內(nèi)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取長補短,取其精華,整理出有中國特色的、符合中國實際的性知識體系。其次,要加強紙質(zhì)媒體、網(wǎng)絡媒體以及自媒體等各類媒體的監(jiān)管,完善信息傳播審查機制,杜絕不健康、不科學的性知識的泛濫;第三,在加強各類媒體傳播科學的性知識的頻度與廣度的同時,要大力加強其在高校的傳播力度,要花大力氣抓緊培養(yǎng)自己的專業(yè)教師,通過修改人才培養(yǎng)方案,采取專業(yè)選修課、人文素質(zhì)課等方式,讓科學的性知識逐漸走進校園,呈現(xiàn)在大學生乃至整個社會公眾面前。
(二)改變性觀念,端正性態(tài)度
性觀念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生產(chǎn)實踐中所形成的、對性的主觀認識與客觀認識的總和。性觀念一方面體現(xiàn)了人們對與性相關的事物的客觀把握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們對性本身及其衍生問題的主觀理解。觀念影響態(tài)度,態(tài)度是行為的前奏。要改變?nèi)藗兊男孕袨?,首先,要改變其性觀念,要徹底拋棄落后的、不科學的性認知。對于性,要端正態(tài)度,既不能盲目盲從,毫無主見,人云亦云,也不能膽大妄為,恣意放縱;既不能談性色變,更不能把性庸俗化、下流化。要充分認識到性的科學性與重要性,要站在人類繁衍,社會發(fā)展,道德文明的高度來認識性。
(三)遵守性道德,杜絕性犯罪
性道德是人們在性認識、性行為等方面必須遵循的準則與規(guī)則,它往往代表著正面的性價值取向。費爾巴哈曾說:“性關系可以直接地看作是基本的道德關系,看作是道德的基礎。”■性道德以善惡為標準,通過社會輿論、內(nèi)心信念等來評價人們的性行為,調(diào)節(jié)人與人之間的性關系。道德與法律都是社會控制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法律的外在強制性約束不同,道德主要通過改變?nèi)藗兊膬?nèi)心進而外化為行為來起作用。
注釋:
(1)蔡霞.中學生青春期性教育現(xiàn)狀及學校管理對策[D].華東師范大學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2005.
(2)謝愛華.當代大學生性行為的道德分析——以珠三角地區(qū)若干高校為例[D].中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參考文獻:
[1]穆世歡.大學生性價值觀教育的困境與出路[D].安徽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7.
[2]董東明,陳建萍,曹熠城.談高校如何加強大學生性健康教育[J].龍巖學院學報,2016.
[3]潘綏銘,黃盈盈.性之變:21世紀中國人的性生活[J].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4]易想和.大學生性健康教育缺失的表現(xiàn)及危害[J].文藝生活,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