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安琪/北京市十一學校龍樾實驗中學初三年級學生
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在龍樾上學三年來的感受。其實剛開學的我對龍樾感到新奇又迷茫,看到它自由不凡的外表,同時也擔心隨自由而來的會不會是學習上的松懈,但經(jīng)過兩年多的親身感受,我覺得來龍樾是我做過的最英明決策了。
我的導師是晴姐——劉晴。晴姐在和我談數(shù)學時,從不會直接把缺點與不足都甩給我讓我好好反省,而是帶著我分析其他同學的數(shù)學卷子,幫我分析哪道題別人做得不錯,告訴我他們平時是怎么做的,他們有什么好習慣。“你在xx 方面也很棒,但是你在xx 方面是不夠上心的?!蔽殷@訝于晴姐對每個同學的細致觀察,同時會發(fā)現(xiàn)這種談話方式讓我很舒服。晴姐還會和我媽媽談話。后來媽媽告訴我,老師一直是在以朋友的角度引導我們。劉晴老師即便很有經(jīng)驗也愿意了解我們的想法,和我們平等地交流。這讓我以后學數(shù)學,面對的不單單是數(shù)字,還有晴姐對我的信任?,F(xiàn)在,我在學習上或其他方面遇到困惑時已經(jīng)養(yǎng)成主動找晴姐答疑解惑的習慣了!
不光是導師,我們的其他任課老師也都像朋友一樣關心我們,每個老師都會利用自習時間和我們約談。我們每月一次英語閱讀達人測驗,有次我做得不好,楊宇老師和王權老師都對我的試卷進行了分析,指出了我思維上的偏差。我在初一的時候參與過學校英語公眾號的內容維護,作為公眾號的負責人,我總是追求文章的充實豐富,王權老師建議我內容選擇可簡短精練一些,之后我開始慢慢改進。初三以來,學習任務加重,我放棄了公眾號的工作。但沒想到,這次講評試卷,王權老師把我在做卷子時的思維和在公眾號工作時的狀態(tài)聯(lián)系了起來,她說:“你總是想得比別人多,看得也仔細,但是不太注意技巧和規(guī)律。”她也指出完形填空不是英語理解能力強就可以了,還要懂得每個空和主旨的聯(lián)系。最后我明白了我需要努力的方向。令我最驚訝的是,王權老師是一個不教我任何主干課,只帶過我公眾號和講過兩節(jié)走班英語課的老師,她竟然這么了解我,我以為她早已淡忘我初一年級的故事,沒想到她非但沒忘記,還可以在兩年后一與我接觸就指出了我思維上的問題。我覺得之所以能這樣,也是因為我們坦誠無保留地把自己展現(xiàn)給老師。記得在初一年級時,楊宇老師經(jīng)常找我約談,她也每次都沒有急著跟我灌輸什么,而是先引導我說,我把從來沒有跟父母分享過的想法,宏圖大志也好,不高興的小情緒、小秘密也好,向楊宇老師透露了很多。楊宇老師也給我了很多建議,我感到很被理解,感到我的意見很被尊重,我也在探索怎樣在做得更好的路上越走越遠。
走班最大的目的就是讓我們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比如,我們學校對于數(shù)學的中考學習課程共分了三層,數(shù)I、數(shù)II、數(shù)III,對于極其優(yōu)秀并且求知欲很強的學生還開設了書院課,可以說是數(shù)IV 的課程。數(shù)IV 的課程經(jīng)常需要我們對一些難題進行專題性的拓展,一道題目常衍生出好幾個版本。自習課時我們的數(shù)IV 任課老師彭老師非常搶手,經(jīng)常被許多同學們纏著詢問拓展的思路。
我們天天都生活在龍樾,生活肯定不止有學習,每天在龍樾的生活都在影響著我們的性格。12 歲到15 歲是決定我們性格的關鍵期。龍樾十分注重我們的全面發(fā)展。我在初一入學的時候加入了龍樾第一屆校學生會的主席團。我當時對策劃方案、組織隊員一竅不通。在學姐的幫助和老師的引導下,我從最初的只會死揪一個細節(jié)到后來能夠調控全局、把握方向,我的心態(tài)也發(fā)生了轉變,以前在后臺,我只知道做好份內工作,老師分配給我的工作,但是現(xiàn)在我的角色從執(zhí)行任務者轉變到了負責人,我要把工作適當分配下去,并且要在進行的時候督查,在成員遇到困難時及時去解救。一場活動下來,我常常精疲力竭,但心里卻很充實。
在龍樾,讓學生成為主人翁的活動可不少。學生代表大會是一個學生集合起來討論全校規(guī)則的會議,我們的角色也從之前負責遵守規(guī)則,轉變到思考規(guī)則的意義,思辨利弊,讓規(guī)則變得更好,當然我們也要與家長和老師聯(lián)合商定。
我參與的第一屆學代會商討了關于手機使用的規(guī)則,這是在我們這個年齡段學生關注度較高的話題。原來在我們學校,手機的規(guī)則是初二年級可以在食堂使用,但初一年級不可以在食堂用。這樣的制度給家長志愿者督察時帶來了不少麻煩,也帶來了初一同學們心理上的不平衡感。我們年級的同學原本都認為開放食堂使用權限是最簡單快捷的方法。但共同參與會議的老師們提出,新初一學生馬上要入學了,食堂該怎么安排開人流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到此刻我才意識到我們每天在食堂吃飯談笑之間消耗的時間拖慢了年級的整體進餐進程。之前自己關于手機使用的簡單想法竟然會碰到這么多問題。我們在會議期間采用輪流發(fā)言機制,每個年級的許多同學都說出了或大膽或謹慎的想法。我們考慮到了其他可以使用手機的空間,如圖書館、休息室,但發(fā)現(xiàn)圖書館也擁擠,容不下三個年級都使用手機。休息室沒有桌椅,不能利用手機學習,只能玩樂,容易違規(guī)。我們發(fā)現(xiàn)校園里的每個設施都有它的獨特性,規(guī)則是給年級、學校、集體的,而非給一個人。學代會讓我們跳出了學生單純?yōu)樽晕铱紤]的狹窄范圍,與多方溝通。在與家長協(xié)商時,我們發(fā)現(xiàn)面對面地談效果并不好,而且缺乏代表性,于是我們采用了調查問卷的方式。現(xiàn)在我們面對的便是客觀的數(shù)據(jù)而非主觀的個體,這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做決定。最后我們推出了手機使用卡,這是一套由導師頒發(fā)給他們認為可以很好自我管理的同學的手機使用權限卡,而且只能在食堂使用。我們甚至還考慮到了卡片的實名和補辦規(guī)則。
在我們看來活動的目的從來不是為了開心的消遣。我們?yōu)榱怂倳冻龊芏嗟男难?。在學習之外也發(fā)展自己的視野思維,在體驗不同角色的時候找到自己的價值。龍樾的藝術技術課看起來也許多彩多樣,但我在剛開學的時候有過一個困惑——每天我們的學習那么忙,而選修課如果選到了我不打算發(fā)展的課程是不是在浪費時間?果然我不久就體驗到了這種感覺。我選到了流行舞,一個多人合作表演的舞蹈課。我一開始以為我又要接觸小時候早已放棄的壓腿、背動作、記隊形了。但是我們上的前幾節(jié)課,盛姐竟然一個動作也沒教,一直讓我們聽著不同的音樂,用身體寫自己的名字。我們一開始都是在用手臂移動書寫,身子僵硬地走來走去,只有一只手在空中飛舞。之后盛姐說要給我們示范她會怎樣寫。音樂一起,盛姐就徹底釋放自我了,她在用右肩膀寫字,她的肩膀上下跳動,而且即使主筆的是肩膀,她的全身也會跟著身體旋轉,手臂隨著肩膀上下擺動,腳下跳躍著、滑行著,中途跪到了地上,改成用頭寫字。她最終通過或狂放或優(yōu)雅的舞步完成了“盛镥婷”三個字的書寫。她說,用舞蹈去表達、去創(chuàng)造才是她理解的舞蹈。舞蹈就像語文,都是在表達自己,但和語文不同的是,舞蹈講究釋放和創(chuàng)新。在舞蹈里,寫字可以用肩膀,人可以模仿成花兒,腰部可以成為全身的主角。人可以是多面的,我在這個音樂里可以是穩(wěn)重的、安靜的,在另一首輕快的曲調里又是自由的、熱情的。舞蹈讓我充分認識了自己原來還有這么多種可能性。我一學期下來雖然跳不出繁復的動作,卻熱愛上了對肢體表達的探索。
龍樾的藝術課就是這樣,強調的是學生對這個學科的理解,每個藝術課老師都希望利用短短一學期時間把藝術的思維方式傳遞給學生,讓學生的思維不再局限于語文、數(shù)學、英語的角度。
在龍樾的全方面培養(yǎng)下,我到了一方更豐富的實踐天地。我在初一升初二的暑假參加了芝加哥模擬聯(lián)合國的中國會,帶著自己以前在十一模聯(lián)的參會經(jīng)驗和培訓知識,我不斷地動議,倡導隊員寫決議草案,最終我成為了“亞太經(jīng)濟委員會”的最佳代表。我登上了“其志說新年”演講的舞臺,發(fā)表了主題為“用思辯創(chuàng)造不同次元”的演講。我結識到了更多優(yōu)秀的哥哥、姐姐們,接觸到了學校生活不曾涉及的國際熱點,收獲了更多的自信,也塑造了更豐富的自己。
這些都是我在來龍樾之前想都沒想過的。龍樾的意義不在于大規(guī)模生產(chǎn)出一批優(yōu)秀學生,而是竭盡全力為每一位孩子著想,設身處地關心我們,像一位暖心的媽媽,又似一位睿智嚴格的爸爸。我在龍樾的每一天都成長得很快樂!歡迎大家都來認識這座蓬勃發(fā)展的小鎮(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