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冬倩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及時代的進步,知識可視化技術(shù)逐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被廣泛使用。語文教師借助教育道具、教育平臺、電腦技術(shù)等現(xiàn)實及科技技術(shù),結(jié)合小學生學習能力及課本教材,將需要掌握學習的語文知識以圖像、立體道具甚至影像的方式展示給學生,來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學會語文知識。
關(guān)鍵詞:知識可視化;語文知識;理解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8-0047
在小學語文眾多的實際教學方法中,知識可視化的方法能充分克服語文教學過程中單一、單調(diào)的傳統(tǒng)模式,由此方便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接受和學習能力。在此基礎(chǔ)之上,本文通過知識可視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簡單的幾點探討。
一、知識可視化在小學語文教學應用中的重要意義
1.知識可視化的教育方式更容易被小學生接受和認可
時代在變換,科技也一直在進步,語文教育的方式也要與時俱進地相應變化,傳統(tǒng)、老套的課本學習已經(jīng)沒有辦法滿足如今多樣化的科技時代。因為小學生本身的詞匯量、語文鑒賞能力是較低的,單純的語文文字是無法引起小學生的興趣,而通過形象的圖片、影像、道具,讓知識可視化方式運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容易被學生接受和認可的。
2.知識可視化的教育方式能提高語文教師的教學效果
知識可視化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提高教學效果。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需要語文教師將每一個生字、課文中的重點書寫在黑板上,老套且耗時耗力。而運用多媒體、電腦科技直接將生字、課文重點提前書寫,并且能及時為學生提供現(xiàn)實案例,為學生解惑,大大降低教師的教學壓力,提高了教學效果。所以,在如今的科技時代,小學語文教育中,知識可視化已經(jīng)成為必不可缺的教育方式了。
二、知識可視化在小學語文教學應用中的重要作用
1.知識可視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能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發(fā)現(xiàn),小學生對于圖片、色彩、影像視頻等可視化的知識比對課本教材中簡簡單單的“生字”學習的興趣會更高,因為圖片、色彩、影像視頻更生動、直觀,也更加方便小學生理解。而通過建立直觀的圖像、影片吸引學生的關(guān)注度,提高其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便是知識可視化技術(sh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重要作用之一。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觀潮》這一篇課文中,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時先讓學生自己看生字,簡單通讀一遍課文。之后利用教學的多媒體軟件向?qū)W生展示人群聚集在錢塘江邊觀看“錢塘江大潮”的景象,讓小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中提到的江面上出現(xiàn)的“一條白線”代表的意思,直觀地讓學生了解課文《觀潮》的盛況,感受課文中觀潮的澎湃心情,感同身受地學習課文。之后在多媒體PPT課件上展示課文中學生需要學習的“生字”,比如課文中需要學習的“昂首東望”一詞,可以通過暫停影像中觀潮人群正在昂首的動作,讓學生來理解,加深“昂首”一詞的體會和應用。
2.知識可視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能促進學生學習文化歷史素養(yǎng)
小學語文教師利用知識可視化的方法教學,能促進學生培養(yǎng)文化歷史素養(yǎng)。語文這門課程涵蓋了中國磅礴的歷史和文化發(fā)展,而小學語文是了解學習中國歷史、文化的地基。冗長的文學和難懂的詩句對剛開始起步接受語文學習的小學生來說無疑是很大的壓力。小學生在學習生字、背誦詩句和學習經(jīng)典的課文中,需要體會故事的文學歷史背景,才能掌握更深的語文知識,而這種體會往往是抽象的概念。在這種情境下,小學語文教師采用視頻、圖片、或是教育道具,將語文知識可視化地呈現(xiàn)給小學生,能更容易幫助小學生體會語文課文中文化歷史的背景及情感。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精衛(wèi)填?!愤@一篇課文中,摘自《山海經(jīng)》課文涉及到精衛(wèi)填海的神話故事,語文教師可以在課文學習開始時,將準備好的本課中涉及到的生字卡片及一幅小鳥攜帶石頭準備往海里扔的畫發(fā)給學生,這便是一種簡單的知識可視化的教育方式,讓學生直觀地知道課文中想說的故事。之后利用電腦技術(shù),搜索精衛(wèi)填海的影視片段供學生觀看,視頻在學生腦海中停留的印象會更深,也更容易讓學生理解晦澀的文言文。同時結(jié)合上一課中的《盤古開天地》故事,讓學生對中國神話歷史故事產(chǎn)生興趣,促進學生文化歷史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3.知識可視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探究語文知識
小學語文教師利用知識可視化的方法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探究語文知識。小學語文課程的學習,不僅涉及到詩詞、歷史文化,更有智慧有趣的生活描述,生活的交際、見聞等都是語文學習的內(nèi)容,如何能生動、活潑地讓學生感受文章中的語言魅力,也是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重視的地方。利用現(xiàn)實的教育道具,將知識可視化讓學生看到,并且參與體驗,能讓學生感知到語文文學的樂趣,學生產(chǎn)生好奇心時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會更加愿意探究語文知識。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陀螺》這一篇課文中,語文教師可以先在課堂進行提問,問學生是否知道陀螺,并用多媒體PPT向?qū)W生展示他人玩陀螺的過程,隨后將一個教學道具——陀螺放在講臺,讓學生觀察。觀察之后,與學生互動,讓學生玩一下陀螺進行體驗并說出玩陀螺的感受和技巧,然后開始學習《陀螺》這篇文章。這便是利用可視化的陀螺知識首先讓語文課堂變得活潑、生動,之后將課本中即將學習到的玩陀螺的技巧知識具象地體現(xiàn)在課堂中,利用知識可視化的視頻及教育道具,一靜一動,學生不僅能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還能通過親身體驗后發(fā)散思維,總結(jié)現(xiàn)實玩陀螺的技巧與課本中的差異。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將知識可視化的技術(shù)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能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促進學生學習文化、歷史的基本素養(yǎng),進而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探究語文知識。
參考文獻:
[1]周建華.知識可視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3).
[2]杜志紅.知識可視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學周刊,2020(3).
[3]曾強鳳.探討知識可視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幸福生活指南,2019(11).
(作者單位:浙江省樂清市白石小學3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