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東
摘要: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與學習至關重要,對學生以后進一步學習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如何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模式創(chuàng)新與實踐改善教學效率不高、學生理解水平低下等問題,就成為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研究解決的問題了。筆者結合實際教學經驗,提出一些物理教學方面的創(chuàng)新模式,改變思路,創(chuàng)新教學方案,希望能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推動物理教學的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物理;核心素養(yǎng);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8-0016
2017年修訂的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指出:物理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接受物理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適應個人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質和關鍵能力,是學生通過物理知識的學習內化帶有物理學科特質的品質。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價值就是提升人的素養(yǎng),即借助于課題教學——知識為載體,通過高水平的思維活動,達到其育人功能。這就需要讓課題煥發(fā)生命活力,充分關注課堂動態(tài)生成研究,讓知識之外的核心素養(yǎng)在知識傳授過程中自主生成。
一、當前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對學生知識的傳授,在考核學生學習情況時,也多是以學生的學習成績?yōu)闇剩雎粤藢W生平時表現(xiàn)的評價,這非常不利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符合核心素養(yǎng)教學理念的要求。比如,在進行“電阻定律”的講解時,教師可以通過對小燈泡的組裝來進行相關的知識講解;在進行“力”的相關知識講解時,可以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讓他們感受知識概念;在進行“動能”的講解時,可以參照日常生活中的實踐來講解相關概念,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對教材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總之,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小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改變理論概念的枯燥乏味,使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進而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樹立自主學習的自信心。但是,實際教學中往往有很多教師忽視這一點,導致很多學生缺乏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對理論知識一知半解,阻礙了他們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二、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對策
1.科學合理布置課堂
通過強化并整合物理課堂教學結構,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應當有針對性地傳授物理學習技巧,在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以及學生學習活動、板書設計等諸多環(huán)節(jié)進行有效引導,并且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有針對性地創(chuàng)新變革,使教學工作能夠全方位地為學生提供多元化服務,調動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教師應當在當前物理章節(jié)教學中有針對性地滲透教學觀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的課堂反映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策略引導。例如課堂教學氣氛不活躍,教師便可以進行適當?shù)奶釂枺膭顚W生到講臺上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或者是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幫助學生對于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對于學生存在上課走神、搞小動作的情況,教師應當進行提醒,幫助學生順利進入課堂聽課狀態(tài)。例如教師在講解“光的直線傳播、反射”“分子的熱運動”等相關知識點時,學生難免會存在不理解的情況,對于此類知識點教師必須要細心講解,并且通過提問與提醒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課堂環(huán)境是物理教育中的重要場所,構建和諧的物理課堂,能夠緩解緊張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活躍思維,進一步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溝通。
2.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對學生而言,興趣是促進其主動學習的最佳動力,這也就意味著,學生只有對物理學科感興趣,才能主動投入相應學習。因此,高中物理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就必須通過各種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從而促進其物理成績的提升。首先,加強對實驗教學的利用。高中物理教師可以憑借物理演示實驗,讓學生對教學實踐進行直觀感受,激發(fā)其好奇心與求知欲望,以此來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同時,教師還可以采取做實驗的方式,有效導入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物理懸念及解決激情的產生,充分調動其物理學習興趣。其次,促進教學藝術提升。教學屬于一門藝術,要想增強學生物理知識學習興趣,高中物理教師應該盡可能營造生動、趣味性的課堂氛圍,從而讓學生更愿意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同時,教師還要合理調動自身的豐富情感,對課堂氣氛進行烘托,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獲得相應的情感體驗,增強其物理知識的求知欲望,為學生深入理解教材內容提供幫助。最后,積極開展科技活動。實際上,物理教學就是利用實踐活動活躍學生思維,并對其學習興趣進行培養(yǎng)。在具體實踐中,教師可以組織校外科技活動,給予學生實踐機會。
3.注重師生互動的生成性作用
動態(tài)生成課堂要求課堂教學不能嚴格地按照預設的思路教學,而是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靈活調整,生成新的超出預設的教學流程,使課堂處于動態(tài)和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強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重視問題的產生與解決過程。例如,在進行《測電阻》實驗教學時,教師可以先根據(jù)教材的要求,講清楚伏安法測電阻的基本原理,然后讓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性實驗。學生通過交流合作,探究創(chuàng)新,自然就會生成伏伏法、安安法、伏阻法、安阻法、電橋法等新的實驗法,這時學生的方案還不盡完善,教師順勢而上,進行指導、矯正,既加深了對基本實驗原理的理解,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生成了新的實驗方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來說,核心素養(yǎng)理念要求教師對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進行優(yōu)化,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促進他們更好地成長。因此,基于核心素養(yǎng)理念,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基礎和水平設計相應的教學內容,并且通過實驗教學來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從而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為他們今后的物理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促進其更好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辛濤,姜宇,王燁輝.基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課程體系建構[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5-11.
[2]盧煒.效率即生命——高中物理有效教學方法探究[J].華夏教師,2018(14):44-45.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qū)大豐高級中學2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