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明
患者男,28歲,因“精神發(fā)育遲滯”入院,家屬訴患者自幼患先天性心臟病(具體不詳)。超聲心動圖檢查:各房室內徑均在正常范圍內。左室壁對稱性增厚,室間隔及左室后壁均厚約14 mm。主動脈瓣為三瓣,啟閉正常,竇部呈“蒜頭樣”擴張,內徑45 mm,升主動脈未見異常,無名動脈呈瘤樣擴張,最寬處內徑約31 mm,擴張長度約55 mm,以遠走行扭曲。主動脈弓自無名動脈起始部以遠局限性縮窄,長度約6 mm,縮窄處內徑約6 mm(圖1);胸主動脈擴張,內徑約31 mm,走行于右側;CDFI示縮窄處呈花彩血流信號。連續(xù)多普勒示縮窄處峰值血流速度505 cm/s(圖2),最大壓差102 mm Hg(1 mm Hg=0.133 kPa);左室射血分數(shù)72%,左室短軸縮短率41%。腹主動脈血流頻譜呈低速低搏動小慢波樣改變(圖3)。超聲提示:主動脈弓縮窄,無名動脈瘤樣擴張,左弓右降。主動脈CTA顯示:主動脈弓中度狹窄,以遠胸主動脈擴張,胸主動脈走行于右側,主動脈弓三大分支;無名動脈起于主動脈弓,近段明顯擴張,右側頸總動脈直接起于主動脈弓,左側頸總動脈起于升主動脈,左鎖骨下動脈起始部管壁規(guī)則,管腔通暢(圖4)。主動脈CTA診斷:主動脈弓縮窄,無名動脈瘤,右位主動脈弓并左側頸總動脈迷走?;颊呶葱羞M一步治療。
討論:主動脈弓縮窄是一種少見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在先天性心臟病患者中占6%~8%,可分為導管前型和導管后型[1],常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如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本例屬于導管后型。精神發(fā)育遲滯患者部分會合并染色體異常,患先天性心臟畸形風險增高。主動脈弓縮窄患者在胎兒時期因有開放的動脈導管,故一般不出現(xiàn)明顯的阻塞,出生后縮窄近端主動脈壓升高,遠端壓力降低,可引起缺氧和差異性發(fā)紺。主動脈弓縮窄超聲心動圖典型表現(xiàn):主動脈某一節(jié)段內徑局限性顯著縮窄,縮窄常發(fā)生于主動脈峽部;多普勒超聲在縮窄部位可見高速湍流信號,狹窄遠端頻譜呈小慢波樣改變。降主動脈縮窄后擴張,左室壁肥厚[2]。本例超聲表現(xiàn)典型,胸骨上窩切面可見無名動脈起始部以遠主動脈弓局限性縮窄,符合主動脈弓縮窄診斷,結合腹主動脈頻譜呈典型小慢波樣改變,更加佐證了動脈近心端存在狹窄。
圖1 二維超聲顯示主動脈弓縮窄
圖2 連續(xù)多普勒顯示縮窄處高速血流
圖3 頻譜多普勒顯示腹主動脈呈小慢波改變
圖4 CTA顯示主動脈弓縮窄、無名動脈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