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歆,邢輝輝
(1.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yī)院 藥學部,新疆 烏魯木齊;2.新疆心腦血管病醫(yī)院 神經外科,新疆 烏魯木齊)
隨著當前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變化以及生活節(jié)奏的改變,腦卒中疾病患病率也呈不斷上升的趨勢,臨床針對該病患者的治療方法進行臨床研究工作重點。而腦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礙是作為該病患者在發(fā)病后較常見的一類并發(fā)癥狀[1-2]。重性抑郁障礙的發(fā)病率較高且對患者的危害嚴重。該并發(fā)癥包括抑郁、失眠及焦慮等表現(xiàn),患者在病情嚴重時甚至出現(xiàn)自殺、輕生等傾向,針對該癥狀需進行早期診斷并予以及時的對癥干預治療[3]。鹽酸帕羅西汀是腦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礙臨床治療的一類安全且有效藥物,但該藥在單獨治療應用的起效較慢。研究以探討腦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礙患者采用帕羅西汀與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聯(lián)合治療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
選取本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60例腦卒中后發(fā)生重性抑郁障礙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n=30)與聯(lián)合組(n=30)。對照組納入男性18例、女性12例,患者年齡范圍 56~77歲,平均(65.1±4.7)歲,BMI指數(shù)(體質量指數(shù))19~27kg/m2,平均 BMI指數(shù)(22.13±2.47)kg/m2,患者卒中病程1~13個月,平均病程(5.3±1.7)個月;聯(lián)合組納入男性20例、女性10例,患者年齡范圍54~78歲,平均(65.7±4.5)歲,BMI指數(shù) 19~28kg/m2,平均 BMI指數(shù)(22.25±2.36)kg/m2,患者卒中病程1~12個月,平均病程(5.6±1.9)個月。納入兩組患者基礎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對比可行?;颊呷虢M前均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研究內容通過院內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納入患者的腦卒中癥狀符合全國腦血管病會(第4屆)議制訂腦卒中診斷標準;患者抑郁癥均依據(jù)第3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對重性抑郁障礙診斷標準。排除標準:研究排除合并原發(fā)性精神障礙或其他精神疾病患者;排除合并存在原發(fā)性重要臟器功能障礙或疾病患者;排除研究過中斷藥物或自愿退出研究患者。
納入兩組患者均予以予抗凝、抗感染以及改善微循環(huán)等腦卒中常規(guī)治療干預;對照組在此基礎結合予以鹽酸帕羅西汀腸溶緩釋片(國藥準字:H20120121,規(guī)格:25mg/片),以 25mg/次,1次 /d,口服給藥;聯(lián)合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結合予以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國藥準字:H20130126,規(guī)格:每片包含0.5mg氟哌噻噸及10 mg美利曲辛),以20mg/次,2次/d,早晚分服。兩組患者均持續(xù)用藥4w。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治療前、治療后2w、治療4w的神經功能缺損(NIHSS)評分、日常生活質量(ADL)評分、漢密爾頓抑郁評分量表(HADM)評分與不良反應率情況。(1)療效評價:分為顯效、治療有效、無效,顯效:經治療后患者HADM評分相比治療前降低≥75%,患者抑郁癥狀均基本消失;治療有效:經治療后患者HADM評分相比治療前降低≥25%且<75%,患者抑郁癥狀有所改善;無效:經治療后患者HADM評分相比治療前降低<25%,且癥狀無改善或加重;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治療顯效率+治療有效率;(2)神經功能缺損(NIHSS)評分總分42分,以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神經功能損傷狀況相對越嚴重;(3)日常生活質量(ADL)評分總分34分,以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相對越高;(4)漢密爾頓抑郁評分量表(HADM)評分總分28分,以分值越高代表患者抑郁程度相對越高。
應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涉及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兩組患者療效、不良反應率對比采用χ2值進行檢驗;兩組患者NIHSS評分、ADL評分以及HADM評分比較采用t值檢驗。并以P<0.05表示數(shù)據(jù)對比存在統(tǒng)計差異。
聯(lián)合組治療后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相比對照組明顯更高(P<0.05),數(shù)據(jù)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對比
兩組患者治療前NIHSS評分情況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聯(lián)合組治療后2w、4w的NIHSS評分對比對照組明顯更低(P<0.05),數(shù)據(jù)見表 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NIHSS評分情況對比
兩組患者治療前ADL及HADM評分情況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聯(lián)合組治療后2w、4w的ADL 評分相比對照組明顯更高(P<0.05);聯(lián)合組治療后2w、4w的HADM評分相比對照組明顯更低(P<0.05),數(shù)據(jù)見表 3。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ADL及HADM評分情況對比
對照組患者治療后1例發(fā)生便秘、2例頭痛、1例腹瀉,不良反應率13.33%;聯(lián)合組患者治療后1例發(fā)生便秘、1例頭暈、1例頭痛,不良反應率10.00%;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率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
腦卒中疾病是當前臨床常見且多發(fā)的神經內科疾病,該病的發(fā)生不止對患者臟器功能造成損傷,同時也易導致患者發(fā)生情感障礙,卒中后抑郁癥該病患者一類常見并發(fā)癥狀[4]。臨床對于腦卒中后的抑郁障礙患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晰,研究認為該癥狀的發(fā)生可能與腦卒中發(fā)生導致患者的內分泌發(fā)生紊亂,從而導致神經遞質以及神經營養(yǎng)因子的分泌發(fā)生異常,進而對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以及5-羥色胺等神經遞質的傳遞過程造成阻礙;腦卒中疾病的發(fā)生對患者及患者家庭造成一定的負擔,進而導致患者存在心理壓力,引發(fā)強烈負性情緒。因此,及早對此類疾病患者進行明確診斷,同時予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進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臨床針對腦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礙主要通過藥物治療,帕羅西汀是此類患者臨床常用藥物,帕羅西汀屬于5-羥色胺的再攝取抑制劑藥物,其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對神經元突觸前膜再攝取5-羥色胺過程進行選擇性抑制,促使突觸間隙內大量積累5-羥色胺,從而增加5-羥色胺的濃度并促進其傳遞,起到抗抑郁作用[5]。同時,帕羅西汀藥物具不含活性成分阻滯層以及親水基質含藥物層,帕羅西汀含藥層對藥物性能的釋放效果良好,能在一定程度避免受到其他抗酸藥物影響,從而有效減少治療過程的藥物不良反應率。但帕羅西汀在臨床治療應用也存在一定缺陷,該藥在單純應用時的起效相對較慢。
氟哌噻噸美利曲辛則是一類氟哌噻與美利曲辛復合組成的制劑。其中,美利曲辛的單獨應用可有效拮抗突觸前膜再攝取去甲腎上腺素與5-羥色胺過程,從而提高突觸間隙內單胺類遞質的濃度水平;而氟哌噻噸則可作用于突觸前膜的多巴胺自身調節(jié)受體,起到促進多巴胺合成與釋放過程。在抑郁障礙的臨床治療當中帕羅西汀與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藥物對抑郁的抑制作用相同,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該2種藥物治療腦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礙上可發(fā)揮協(xié)同的作用。研究針對對照組患者采取鹽酸帕羅西汀治療,聯(lián)合組采取鹽酸帕羅西汀+氟哌噻噸美利曲辛治療,研究的結果提示,聯(lián)合組治療后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相比對照組明顯更高;聯(lián)合組治療后2w、4w的NIHSS評分對比對照組明顯更低;聯(lián)合組治療后2w、4w的ADL 評分相比對照組明顯更高;聯(lián)合組治療后2w、4w的HADM評分相比對照組明顯更低;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率對比無明顯差異。研究發(fā)現(xiàn),鹽酸帕羅西汀+氟哌噻噸美利曲辛治療抑郁癥的起效更快且更明顯,該治療方案的不良反應率相對較低。
綜上所述,臨床針對腦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礙患者采取鹽酸帕羅西汀+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的治療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臨床療效,加速改善患者神經功能損傷狀況,改善患者抑郁狀態(tài)并提高其生活質量,該治療方法不良反應低,治療方案具有臨床推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