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瓊瑤,高明曉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八九醫(yī)院,河南 平頂山)
術后,乳腺癌患者通常都要進行系統(tǒng)的化療以鞏固治療效果,為了避免反復的外周靜脈穿刺增加患者的痛苦,導致局部組織壞死、藥物外滲等問題,在化療的間歇期,患者通常會留置中心靜脈導管,如果管理不當,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造成導管的滑脫、堵塞以及穿刺部位出血、感染等并發(fā)癥[1]。所以,乳腺癌患者在帶管出院的化療間歇期,仍然對護理服務有較大的需求。為此,我院全面落實延續(xù)性護理,為乳腺癌患者提供系統(tǒng)、科學的院外護理服務,以保障術后化療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參與研究的86例乳腺癌患者全部符合《婦產科診療常規(guī)》中提到的相關診斷標準[2],經手術病理學明確確診,未出現(xiàn)轉移,臨床分期I~II期[3],術后接受化療輔助治療,預計生存期在1年以上,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入組時間為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排除精神疾病、重大器官功能障礙、術后嚴重并發(fā)癥、配合程度差、智力和溝通障礙、合并其他惡性腫瘤的患者。對照組43例,年齡28~64歲,平均年齡(46.53±2.04)歲;TMN分期:30例I期、13例II期;病理類型:22例浸潤性導管癌、8例髓樣癌、9例導管內癌、4例小葉癌。觀察組43例,年齡26~65歲,平均年齡(47.29±1.94)歲;TMN分期:29例I期、14例II期;病理類型:23例浸潤性導管癌、10例髓樣癌、7例導管內癌、3例小葉癌。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常規(guī)護理:患者出院前向其發(fā)放健康資料,交代注意事項,按時電話隨訪,叮囑患者來院復查。
延續(xù)性護理:
1.2.1 組建護理小組
由護士長牽頭組織,挑選四位責任感強、技術精湛、具有良好溝通能力的護理人員和主治醫(yī)生共同組成延續(xù)性護理小組,護士長任組長。所有小組成員參加乳腺癌知識的培訓,了解乳腺癌術后康復訓練,化療間歇期患者的心理特點,維護PICC的技巧等?;颊叱鲈呵暗?~2d,小組成員主動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身體感受、健康狀況,認真核對患者的基本資料,尤其是各種聯(lián)系方式,為患者建立、完善電子檔案,發(fā)放健康資料和聯(lián)系卡[4]。
1.2.2 延續(xù)性護理項目
①觀察遲發(fā)性的化療不良反應:記錄患者回歸家庭后的飲食、排便、睡眠狀況,是否出現(xiàn)頭暈和乏力等癥狀。
②術口管理:叮囑患者保持術口的干燥和清潔,觀察局部皮膚的顏色,注意是否有疼痛感,遵醫(yī)囑按時來醫(yī)院更換藥物。
③患肢功能訓練: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為患者制訂個性化的術后康復操,促進患肢功能的恢復,叮囑家屬督促、監(jiān)督患者鍛煉。
④PICC留置期間的居家護理:叮囑患者注意觀察穿刺部位是否有異樣,貼膜的邊緣是否翻卷,貼膜部位的皮膚是否出現(xiàn)異常,導管是否松脫。按時清潔置管部位的皮膚,保持局部干燥,每周一次來院維護,也可就近在社區(qū)醫(yī)院維護,若有必要,醫(yī)護人員可上門維護[5]。
⑤飲食指導:為患者制訂個性化的飲食方案,建議其食用營養(yǎng)豐富、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同時加強飲食方面的健康指導。
⑥心理支持:建立家屬多鼓勵患者參與社會活動,積累社會支持資源,豐富娛樂生活,保持心情的愉悅。尤其要做好患者配偶的思想工作,多為患者提供精神、心理、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勵,幫助患者度過難關,當察覺到患者的情緒出現(xiàn)問題時,應及時安排隨訪工作,了解患者出現(xiàn)焦慮、睡眠障礙的原因,定期組織以乳腺癌康復為主題的沙龍活動,為病友提供交流互動、分享抗癌經驗的平臺。
1.2.3 延續(xù)性護理的實施
①出院當日,責任護士負責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告知環(huán)境、活動、飲食、心理、生活方面需要注意的問題。發(fā)放延續(xù)性護理的書面和視頻資料,資料中包括上肢功能訓練、引流管拔除、皮下積液觀察、用藥和飲食的注意事項等內容。為患者建立電子檔案,詳細記錄包括QQ號、微信號在內的聯(lián)系方式。②患者出院后的3個月內,電話隨訪1次/周;上門隨訪1次/月。建立QQ群、微信群等在線交流平臺,隨時了解患者的健康狀況、作息、運動、飲食情況和心理動向,給予針對性的在線輔導。③與家屬建立密切聯(lián)系,強調居住環(huán)境和家庭氛圍對患者病情恢復的重要意義,叮囑家屬為患者創(chuàng)造安靜、舒適、溫馨的生活環(huán)境,關注患者的精神需求和內心世界[6],多與患者討論乳腺癌治療成功的案例,叮囑患者放松身心,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避免情緒波動,定期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乳腺癌的相關文章,以滿足患者對健康知識的需求。④飲食方面,以低鹽低脂的健康飲食為主,遵循少食多餐的飲食原則,多食用優(yōu)質蛋白和新鮮的蔬菜水果,保證營養(yǎng)的均衡,忌口油膩、生冷、不易消化、刺激性的飲食。
兩組患者均實施為期半年的院外護理干預。
①通過問卷調查患者在飲食、鍛煉、用藥、復查等方面的依從性。完全依從:能夠完全遵醫(yī)囑。部分依從:基本完成醫(yī)囑。不依從:大部分醫(yī)囑都無法完成??傄缽穆?完全依從率+部分依從率。
②采用DASH、FACT-B量表評估患者的上肢功能和生活質量[7],DASH量表的評分越低代表患者的功能恢復越好;FACT-B量表的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本研究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對照組的依從率分別達到了95.35%和62.79%,組間比較具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依從性比較(n,%)
觀察組DASH量表評分低于對照組;FACT-B量表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上肢功能和生活質量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的上肢功能和生活質量比較(分
注:與本組護理前比較,①P<0.05;與對照組護理后比較,②P<0.05
乳腺癌手術切口的愈合,通常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上的創(chuàng)傷,患者都需要一個適應、接受和愈合的過程,如果出院后,患者停止了護理服務,很容易會出現(xiàn)情緒上的波動,而且患肢功能還可能受到影響。術后3個月內的早期康復訓練,對于促進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復十分重要,而良好的依從性則是促進術后恢復,改善化療間歇期生活質量的根本[8]。信息時代,網絡的便捷性為延續(xù)性護理提供了更多途徑,QQ、微信等在線互動軟件讓護患之間的聯(lián)系更加密切,公眾號等自媒體平臺可以隨時滿足患者對乳腺癌健康知識的需求。本研究結果充分說明:在延續(xù)性護理中加入在線交流方式,能夠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在術后化療間歇期的依從性,具備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