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仁武邱紹勤?陳賽專
[1.宜昌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湖北 宜昌443003; 2.三峽大學中醫(yī)臨床醫(yī)學院(宜昌市中醫(yī)醫(yī)院),湖北宜昌443000]
肝纖維化是由病毒感染、藥物毒性、膽汁淤積、代謝疾病及免疫紊亂等各種病因導致的肝臟慢性損傷修復反應,其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但通常認為,肝損傷激活肝星狀細胞(HSC),引起細胞外基質(ECM)堆積是肝纖維化的中心環(huán)節(jié)[1-3]。肝纖維化若不能得到抑制,將進一步發(fā)展為肝硬化及肝癌而危及生命;而目前研究認為,肝纖維化是可逆的,因此,積極有效控制肝纖維化尤為重要[4]。一直以來,傳統(tǒng)中藥在治療肝纖維化時發(fā)揮著一定作用,引起了研究者們挖掘和探索[5]。苦參堿是從中藥苦參中提取出的生物堿,現(xiàn)代研究認為其具有抗腫瘤、抗炎、抗纖維化等多種作用[6]。本課題以SD 大鼠為實驗對象,從血清水平,肝臟病理形態(tài),α-SMA 表達,及肝臟CTGF、α-SMA和TIMP-1 mRNA 表達幾個方面,驗證苦參堿抗肝纖維化的作用。
1.1 動物 雄性SD 大鼠50 只,體質量(200±20)g,購于三峽大學實驗動物中心,許可證號SYXK(鄂)2017-0061。標準飼料,自由攝食和飲水,適應性喂養(yǎng)1 周后開始實驗。
1.2 藥物與試劑 苦參堿購于成都德思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CAS 62-55-5,純度≥98%),硫代乙酰胺購于德州潤昕實驗儀器有限公司(CAS 519-02-8,純度≥99%)。α-SMA抗體購于英國Abcam 公司(ab32575);二抗購于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AB205718);DAB 顯色試劑盒購自碧云天生物技術研究所(AR1025);CTGF、α-SMA 和TIMP-1 核苷酸引物序列(表1)于GenBank 查找,由武漢擎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合成。
1.3 儀器 電子天平(上海梅特勒-托利多有限公司);UPT-3 A 發(fā)光免疫分析儀(德國西門子公司);DMR 型多功能顯微鏡及圖像分析系統(tǒng)(德國Leica 公司);KX41 型倒置顯微鏡(日本Olympus 公司);qRT-PCR 儀(美國Illumina 公司)。
2.1 分組、造模及給藥 將大鼠隨機分為空白組、模型組、苦參堿低、中、高劑量組(40、80、160 mg/kg),每組10 只。除空白組外,其余各組均按200 mg/kg 劑量皮下注射0.03%硫代乙酰胺生理鹽水溶液,空白組皮下注射生理鹽水1 mL/kg,2 次/周,共注射10 周。從第5 周開始,給藥組每天灌胃相應給藥劑量苦參堿,空白組及模型組灌胃生理鹽水,灌胃給藥到第10 周。
表1 引物序列
2.2 血清生化指標檢測 10 周后麻醉大鼠,剖開大鼠腹部,下腔靜脈采集血液,離心分離出血清,保存于-20 ℃冰箱。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中肝功能指標ALT、AST 水平,及肝纖維化指標HA、CIV 和PCⅢ水平。
2.3 HE 染色 10 周后麻醉大鼠,取中葉于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石蠟包埋,將石蠟包埋的肝組織作HE 染色切片,置于光鏡下觀察肝組織形態(tài),判斷是否有纖維化及纖維化程度。
2.4 免疫組化 10 周后麻醉大鼠,取中葉于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石蠟包埋,取出石蠟包埋的肝組織制備切片,脫蠟脫水,修復抗原,封閉,滴加α-SMA 一抗,4 ℃過夜,滴加二抗,DAB 顯色,自來水充分沖洗,蘇木精復染,脫水,樹膠封片,置于光鏡下觀察。
2.5 qRT-PCR 取出保存于-80 ℃冰箱中的肝組織,按說明用Trizol 試劑于勻漿器中提取總RNA,并于各組取2 μL總RNA,按20 μL 總反應體積,反轉錄為cDNA。取cDNA模板1 μL,加5 μL Sybr 試劑,0.2 μL Rox 試劑,相應前后引物各0.2 μL,DEPC 3.4 μL,共10 μL,于qRT-PCR 儀器中;95 ℃預變性10 s,95 ℃變性15 s,58 ℃、30 s,72 ℃、30 s,45 個循環(huán)。反應結束后,得到各樣本CT 值,然后利用2-△△Ct計算各組基因的的相對表達量。
2.6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Graph Pad Prism 6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 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血清肝功能、肝纖維化指標水平 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ALT、AST、HA、CIV 和PCⅢ水平均升高(P<0.01);與模型組比較,苦參堿低、中、高劑量組ALT、AST、HA、PCⅢ水平降低(P<0.05,P<0.01),其中苦參堿高劑量組CIV 水平也降低(P<0.01)。見表2。
表2 各組大鼠血清肝功能、肝纖維化指標水平(, n=10)
表2 各組大鼠血清肝功能、肝纖維化指標水平(, n=10)
注:與空白組比較,??P<0.05,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
3.2 肝臟組織HE 染色病理學 空白組肝細胞排列整齊,肝小葉結構完整,未見纖維組織增生。模型組肝小葉結構破壞,肝細胞排列紊亂,可見變性、壞死肝細胞及纖維增生,中央靜脈偏移或缺如。苦參堿各劑量組肝小葉結構破壞較輕,肝細胞排列較為整齊,纖維增生較少。見圖1。
圖1 各組大鼠肝組織HE 染色結果(×100)
3.3 免疫組化檢測α-SMA 蛋白表達 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大鼠肝臟組織中α-SMA 蛋白表達增加。與模型組比較,不同劑量苦參堿干預后,肝臟組織中α-SMA 蛋白表達不同程度的下降。見圖2。
3.4 qRT-PCR 檢測CTGF、α-SMA、TIMP-1mRNA 表達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較CTGF、α-SMA、TIMP-1 mRNA 表達升高(P<0.01);與模型組比較,苦參堿各劑量組CTGF、α-SMAmRNA 表達均降低(P<0.01),其中苦參堿中、高劑量組TIMP-1 mRNA 也降低(P<0.01)。見圖3。
圖3 各組大鼠肝組織CTGF、 α-SMA、 TIMP-1 mRNA 表達(n=10)
肝纖維化是各種病因導致的肝臟的慢性損傷修復反應、HSC 增殖活化、ECM 增多、以巨噬細胞為主的免疫細胞浸潤等,形成不平衡的纖維化瘢痕[7]。炎癥及損傷反應可進一步加重肝纖維化,從而導致肝硬化及肝癌[8-9]。近年來,多數(shù)學者認為,肝纖維化是可逆的,通過終止肝組織的慢性損傷和解除肝內慢性炎癥等,可重塑瘢痕組織,恢復肝功能,從而治愈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10]。目前研究表明,苦參堿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腫瘤、抗纖維化等作用;有文獻認為,苦參堿可抑制活化的HSC,保護肝細胞,改善肝功能,從而起到治療肝纖維化的作用[11]。
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苦參堿可降低肝纖維化大鼠的ALT、AST 水平,改善肝纖維化大鼠的肝功能,降低了肝纖維化的血清指標,并能減輕纖維組織增生,抑制肝小葉結構改變,表明其具有抗肝纖維化、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由肝細胞和HSC 產生的CTGF,可分別通過TGF-β1 依賴性信號和非TGF-β1 依賴性信號活化,激活肌纖維母細胞,促進ECM 的堆積和重構。Weiskirchen[10]認為,CTGF能反映出肝纖維化的嚴重程度,并且抑制CTGF 是阻止和逆轉肝纖維化的重點。MMP/TIMP 酶類可調節(jié)ECM 的沉積與降解,一方面MMPs 可促進ECM 的降解,TIMP-1 可抑制MMPs 的活性;另一方面TIMP-1 可阻止HSC 的凋亡,從而增加HSC 活化后分泌ECM 的數(shù)量。因此,通過降低TIMP-1 表達,可起到調節(jié)ECM 的作用,從而抑制肝纖維化[12]。α-SMA 是與肝纖維化過程呈正相關的重要細胞因子,它與TGF-β1 協(xié)同促進肝纖維化,降低α-SMA的表達,可起到抑制肝纖維化的作用[13-14]。在本研究中,苦參堿各劑量組均不同程度降低了α-SMA 蛋白表達以及CTGF、TIMP-1 和α-SMAmRNA 表達,表明苦參堿抑制肝纖維化的作用,可能與調控這些細胞因子及其相關信號通路有關。但與復雜的肝纖維化發(fā)生發(fā)展機制相比,對這幾個細胞因子的研究還有明顯的局限,對相關信號通路的研究也有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