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斷推進和深入的背景下,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逐漸成為教師教學的核心與重點。課堂提問是教學活動中的基礎環(huán)節(jié),也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能夠實施針對性的課堂教學、有效活躍學生思維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則需要以有效的課堂提問為依托。基于此,本文將從精心設計問題內容、使用詼諧幽默語言、抓住適當教學時機、注重因材施教理念、巧妙利用信息技術、注重課堂有效追問六個層面出發(fā),系統(tǒng)地分析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問有效策略和科學方法。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問策略
課堂提問是促使學生感悟和探索的過程,是推動學生科學探究、深入延伸的手段,更是一種促進師生、生生溝通和交流的途徑,能夠有效避免學生陷入形式化的誤區(qū)當中,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從而收獲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所以,在圍繞著核心素養(yǎng)來開展教學活動、建構課堂教學時,課堂提問的作用和重要性便能夠得到充分的凸顯。對此,廣大的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順應教育教學發(fā)展的基本趨勢,樹立起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將核心素養(yǎng)貫穿并落實到課堂提問的全過程中,最終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達到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最終目的。
一、?精心設計問題內容,落實滲透核心素養(yǎng)
(一)基于課堂教學目標設計問題內容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是整個課堂活動的指引,更是主線和核心基礎,對于問題內容的設計和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說,小學語文教師首先應當依據新課程標準、教學大綱以及教材內容來制定課堂教學目標,保證教學目標涵蓋三個維度,具體包括過程與方法、知識與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隨后在三維教學目標的基礎上來精心設計問題的主要內容,促使學生可以在問題引導下參與到課堂討論中,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例如,在教授《爬天都峰》這篇課文時,本節(jié)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們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與老爺爺之間的相互鼓舞,理解課文的寫作順序。上課后,筆者根據本節(jié)課程的教學目標,設置了一些問題,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們對課文進行探索,問題如下:課文主要講述了一件什么事?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提出問題后,學生們開始對課文進行閱讀,邊閱讀邊思考問題。待學生們對課文有了整體的感知后,筆者再帶領學生們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析,幫助學生們更好的理解知識。這樣一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筆者通過基于課堂教學目標設計問題內容,幫助學生更快速地理解了課文內容。
(二)結合學生現實生活設計問題內容
生活是知識產生的源泉和最終運用的歸宿,課堂提問也應該緊密地與學生現實生活結合起來,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從問題中感受生活、認識語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積極地拓展教學的思路,將設計問題內容的范圍從教材、課本中延伸到學生的現實生活中,不斷地觀察、挖掘與學生生活經驗相關的語文素材、案例和資源,并結合語文知識重難點來設計問題內容,保證問題的現實性、具體性,促使學生能夠以生活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究問題,以語文的眼光去分析生活現象和問題。
例如,在教授《燕子》這篇課文時,本篇課文是一篇寫景狀物的文章,作者通過對春天景物的描寫,表現了燕子的可愛與活潑,而對于燕子,學生們在生活中并不陌生,所以,在本節(jié)課程的教學中,筆者結合生活中的現象設計問題,讓學生們通過回顧生活現象對問題進行思考。如,筆者讓學生們回顧春天來臨時的變化,這時,學生們回答道:春天到來時,春暖花開,燕子從南方飛回到北方。面對這些問題時,學生們的思維更加活躍。這樣一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筆者通過結合學生現實生活設計問題內容,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認識到了語文在生活中的應用。
二、?使用詼諧幽默語言,調節(jié)課堂教學氣氛
課堂提問本質上是教師與學生之間語言的交流,所以教師語言的運用能夠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氣氛,影響學生對問題的接收、理解與思考。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一方面要提高自身語言運用的藝術,感情充盈地使用一些具有鮮明情感色彩、詼諧幽默的語言,向學生提出問題、描述問題;另一方,教師在使用詼諧幽默的口頭語言的同時,也可以運用表情語言和肢體語言,有效調節(jié)課堂教學的氣氛,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感染學生的情緒,激發(fā)學生的自我意識,啟發(fā)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
例如,在教授《守株待兔》這篇課文時,守株待兔是一個寓言故事,這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有著濃厚的吸引力,所以,在本節(jié)課程中,筆者先以講故事的形式將課文內容進行闡述。這時,學生們對課文內容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為了更好地調節(jié)課堂教學氣氛,筆者再通過詼諧幽默的語言對故事內容進行分析,讓學生們對課文中的細節(jié)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另外,筆者還會通過幽默的語言與學生們進行對話、提問,放松學生們緊張的學習心理,進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這樣一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筆者通過使用詼諧幽默的語言,有效調節(jié)了課堂教學的氣氛。
三、?抓住適當教學時機,保證適時性的提問
提問要講究發(fā)問的時機,只有在合適的時間進行提問才能夠保證學生思維的連貫性,發(fā)揮出提問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不能突然向學生進行發(fā)問,應該在不干擾學生學習、思考和討論的前提下,根據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思維特點和學習情緒來捕捉教學良機以提出問題,從而充分發(fā)揮課堂的適時性,通過相關問題來實現對學生的有效指引,使學生真正抓住問題和知識的本質特征,深化對問題和知識的理解,擴展學生想象空間,推動教學進程的順利開展。
例如,在教授《陶罐和鐵罐》這篇課文時,上課后,筆者先讓學生們對課文進行熟讀,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再通過學生們的閱讀,學生們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認知,這時,筆者再根據課文內容,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們通過問題再次對課文進行分析,問題如下: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課文最后,為什么鐵罐沒有被挖出來?面對筆者提出的問題,學生們立即對課文展開深入的分析,經過學生們的認真探索,學生們最終得出答案。這樣一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筆者通過抓住適當教學時機,保證適時性的提問,推動了教學進程的順利開展。
四、?注重因材施教理念,實行多樣化的提問
學生屬于獨立的個體,所以每個學生之間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只有正視并利用這些差異、實施多樣化的提問,才能夠讓每個學生都從問題中有所學、有所獲,實現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提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角度,堅持因材施教基本理念,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來將他們科學地分成優(yōu)、中、差三個層次,據此來設計層次性問題,從而實行分層化、多樣化的提問,讓每個層次學生都能分析、解決適合自身能力的問題,從中實現發(fā)展和提升。
例如,在教授《花鐘》這篇課文時,在本節(jié)課程的開始前,筆者先根據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對學生們進行了層次劃分。對于學習能力突出的學生,筆者將其劃分至A層,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筆者將其劃分至B層,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筆者將其劃分至C層。學生分層結束后,筆者再根據課文內容,向學生們提出不同難度的問題,并分別對應A、B、C層次的學生,讓他們結合問題進行思考。這樣一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筆者通過注重因材施教理念,實行多樣化的提問,滿足了不同階段學生的發(fā)展需求。
五、?巧妙利用信息技術,直觀展示問題內容
目前,教育教學逐漸呈現出了信息化的發(fā)展趨勢,各種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了應用和普及,這也就為課堂提問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可能和機會。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不斷學習以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和技能,從而可以巧妙地運用多媒體、計算機等信息技術來輔助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的開展,將問題內容以圖片、動畫或者短片等形式直觀形象的展示出來,創(chuàng)設直觀形象的問題情境,帶給學生多個層面的外部感官刺激,不斷優(yōu)化學生的感性認識,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例如,在教授《觀潮》這篇課文時,本篇課文是一篇寫景為主的文章,作者描寫的語言細膩生動,捕捉的畫面視野開闊,通過閱讀課文,就能讓學生們感受到錢塘江漲潮時的壯觀景象,同時,為了將課文中的問題直觀化,筆者利用信息技術展開教學。首先,筆者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們播放了相關的視頻,讓學生們直觀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然后,筆者再利用多媒體課件插入圖片,并在圖片中設置問題,讓學生們根據問題對課文進行分析。
六、?注重課堂有效追問,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
追問是教師結合之前所提出的問題或者學生的回答所進行的延展性提問,能夠更進一步地拓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注重課堂中的有效追問,科學設計追問問題以和首問題之間構成完整的問題串、形成系統(tǒng)的問題鏈,并在學生回答淺顯時追問、回答意外時追問、解讀有誤時追問、回答正確時追問、遲疑不前時追問,一步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拓展,深化學生的思維,加深學生的理解與探索,最終不斷優(yōu)化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提高學生思維品質和核心素養(yǎng)。
總而言之,提問不僅是教學中的基礎環(huán)節(jié),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更是落實和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所在。所以,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不斷推進和深入的背景下,廣大的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念和思想,通過精心設計問題內容、使用詼諧幽默語言、抓住適當教學時機、注重因材施教理念、巧妙利用信息技術、注重課堂有效追問等策略的運用,來實現課堂提問的有效運用,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欲望,實現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在新時期的新發(fā)展,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幫助學生走向成功。
參考文獻:
[1]靳虎.如何提高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33):50.
[2]楊帆.深度教學理念指導下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9.
[3]呂立尊.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構建小學語文有效課堂[J].華夏教師,2017(5):18-19.
作者簡介:曹海燕,江蘇省宿遷市,江蘇省宿遷市第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