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雅妮王征朱柏任熊淵
(珠海聯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廣東 中山528467)
雷美替胺(Ramelteon)化學名為N-〔2-[(8S)-1,6,7,8-四氫-2H-茚并[5,4-b]呋喃-8-基]乙基〕丙酰胺,是日本武田公司(TAKEDA)開發(fā)的用于治療難以入睡失眠癥和慢性失眠、短期失眠的藥物,分別于2005 年和2008 年在美國和日本上市[1]。 該藥品為褪黑素受體激動劑,能模擬由松果體分泌的褪黑素的生理作用,有助于調節(jié)睡眠周期,改善睡眠質量。 雷美替胺對褪黑素受體的親和力較強,對氨基丁酸受體、阿片受體等無親和力,因此不會產生藥物依賴性;對慢性失眠癥、慢性原發(fā)性失眠癥的老年患者療效確切,且無后遺效應,不良反應與安慰劑相似[2-3]。
隨著人們對用藥安全要求的不斷提高,對藥品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升,特別是針對藥品原料中的雜質需要進一步地明確和控制,因此,對藥品原料中雜質的研究成了當前研究的熱點和重點。 據文獻報道,(S)-N-[2-(6-氧代-1,6,7,8-四氫-2H-茚并[5,4-b]呋喃-8-基)-乙基]-丙酰胺(雜質Ⅰ,見圖1)是雷美替胺在生物體內的代謝產物[4],而在實際研究中發(fā)現該化合物也是一種降解產物,在雷美替胺產品的制備或儲存中同樣會產生。 武田公司一項專利報道了在雷美替胺的制備過程中會產生(S)-N-[2-(7,8-二氫-6H-茚并[5,4-b]呋喃-8-基)-乙基]-丙酰胺(雜質Ⅱ,見圖1)[5]。 目前,尚未有雜質Ⅰ和雜質Ⅱ的制備分離方法的報道和對照物的銷售,本文對雜質Ⅰ和雜質Ⅱ的制備分離方法進行了研究,并進行了結構確證。
圖1 雜質Ⅰ和雜質Ⅱ的結構式Figure 1 Structure formula of impurityⅠand impurityⅡ
雷美替胺(珠海聯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20 g);乙腈(天津康科德科技有限公司,色譜級);二氯甲烷(廣東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析級)。
NP2000 型制備色譜儀(漢邦科技);6470 型質譜(ESI 源,美國Agilent 公司);AV400 型核磁共振(CDCl3為溶劑,德國Bruker 公司)。
將雷美替胺置160 ℃高溫中破壞2 h,使用適量50%(體積分數,下同)乙腈水溶液對破壞后樣品進行溶解,作為制備溶液。 分次注入制備色譜儀,進行第1 次制備[色譜條件:色譜柱為kromasil C18(10 μm,21.2 mm×250 mm),檢測波長為225 nm,流速為30 mL/min,流動相為乙腈-水(體積比45 ∶55)],分別收集相對保留時間為0.5 和1.5 處的峰相對應的洗脫液,所得2 組洗脫液分別置于50 ℃水浴中減壓旋蒸將流動相中乙腈蒸出,所得水相分別用100 mL 二氯甲烷萃取2 次,再將二氯甲烷蒸干,得到油狀物,然后進行第2 次制備。
1.2.1 (S)-N-[2-(6-氧代-1,6,7,8-四氫-2H-茚并[5,4-b]呋喃-8-基)-乙基]-丙酰胺(雜質Ⅰ)的制備
將第1 次制備所得油狀物(相對保留時間為0.5對應的洗脫液)用50%乙腈水溶液溶解,注入制備色譜儀,進行第2 次制備[色譜條件:色譜柱為kromasil C18(10 μm,21.2 mm×250 mm),檢測波長為225 nm,流速為30 mL/min,流動相為乙腈-水(體積比45 ∶55)],收集主峰對應的洗脫液,置于50 ℃水浴中減壓旋蒸,將乙腈蒸出,所得水相用二氯甲烷100 mL 萃取2 次,再將二氯甲烷蒸干,所得產物用體積分數90%乙腈水溶液溶解,置于室溫下放置12 h重結晶,過濾后得到類白色固體。 經測定色譜純度為98.2%(約250 mg)。
雜質Ⅰ采用LC-MS 和核磁共振波譜法(1HNMR、13C-NMR)進行結構確證。 MS(ESI):274.2[M+H]+;1H-NMR(400 MHz,CDCl3)δ:1.12 ~1.15(t,3H),1.63 ~1.73(m,1H),1.91(s,2H,H2O),2.15 ~2.24(q,2H;m,1H),2.39 ~2.44(q,1H),2.83 ~2.90(q,1H),3.17 ~3.24(m,1H),3.25 ~3.30(q,2H),3.32~3.42(m,2H),4.64 ~4.71(q,1H),4.72 ~4.79(q,1H),5.74(s,1H),6.80 ~6.82(d,1H),7.57 ~7.59(d,1H);13C-NMR(400 MHz,CDCl3)δ:9.78,27.43,29.63,33.43,35.23,37.72,42.80,72.50,110.11,123.17,125. 17,130. 37,154. 83,166. 49,174.01,203.64。 雜質Ⅰ的MS 圖、1H-NMR 圖、13CNMR 圖見圖2。
1.2.2 (S)-N-[2-(7,8-二氫-6H-茚并[5,4-b]呋喃-8-基)-乙基]-丙酰胺(雜質Ⅱ)的制備將第1 次制備所得油狀物(相對保留時間為1.5 對應的洗脫液)用50%乙腈水溶液溶解,注入制備色譜儀,進行第2次制備[色譜條件:色譜柱為YMC C18ODS-AQ(10 μm,10 mm×250 mm),檢測波長為225 nm,流速為10 mL/min,流動相為乙腈-水(體積比36 ∶64)],注入色譜儀,收集主峰對應的洗脫液,置于50 ℃水浴中減壓旋蒸,將乙腈蒸出,所得水相用二氯甲烷100 mL 萃取2 次,再將二氯甲烷蒸干,所得產物用體積分數90%乙腈水溶液溶解,置于室溫下放置12 h 重結晶,過濾后得到白色晶體。 經測定色譜純度為98.7%(約150 mg)。
雜質Ⅱ采用LC-MS 和核磁共振波譜法(1HNMR、13C-NMR)進行結構確證。 MS(ESI):258.1[M+H]+;1H-NMR(400 MHz,CDCl3)δ:1.08 ~1.12(t,3H),1.72~1.181(m,1H),1.88 ~1.95(m,1H),2.10~2.16(q,2H),2.17 ~2.20(m,1H),2.34 ~2.43(m,1H),2.88~2.95(m,1H),3.00~3.08(m,1H),3.36 ~3.40(q,2H),3.42 ~3.49(m,1H),5.48(s,1H),6.76(d,1H),7.11 ~7.14(d,1H),7.30 ~7.32(d,1H),7.60(d,1H);13C-NMR(400 MHz,CDCl3)δ:9.80,29.69,31.34,31.76,34.56,38.05,42.47,104.63,109.56,120. 42,123. 56,137. 60,138. 63,145.06,154.72,173. 67。 雜 質Ⅱ的MS 圖、1H-NMR 圖、13C-NMR 圖見圖3。
圖2 雜質Ⅰ的MS、1H-NMR、13C-NMR 圖Figure 2 MS、1H-NMR and 13C-NMR of impurityⅠ
圖3 雜質Ⅱ的MS、1H-NMR、13C-NMR 圖Figure 3 MS、1H-NMR and 13C-NMR of impurityⅡ
從MS、1H-NMR 和13C-NMR 數據可見,分離純化得到的2 種雜質與(S)-N-[2-(6-氧代-1,6,7,8-四氫-2H-茚并[5,4-b]呋喃-8-基)-乙基]-丙酰胺(雜質Ⅰ)、(S)-N-[2-(7,8-二氫-6H-茚并[5,4-b]呋喃-8-基)-乙基]-丙酰胺(雜質Ⅱ)的結構相符,并具有較高的純度,可以作為雷美替胺質量研究的對照物。雜質Ⅰ為雷美替胺在生物體內的代謝產物和儲存中的降解雜質,而雜質Ⅱ在雷美替胺合成過程和儲存中均未檢出,推測該雜質在一般條件下較難產生,只有在劇烈的高溫(160 ℃)中產生,由于是高溫破壞產生的雜質,可以歸為一種降解雜質。
為了獲得較高的雜質收率,第一步的高溫破壞試驗比較關鍵,過低的溫度不易產生目標雜質,溫度太高原料樣品容易碳化,160 ℃破壞2 h 是筆者經過測試得到的較優(yōu)條件,重現性較高。 最后一步重結晶使用體積分數90%乙腈水體系作為溶劑,可以獲得較好的固體形態(tài),曾嘗試過甲醇-水、丙酮-水體系均不能獲得固體形態(tài),只能獲得油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