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世英
【摘 要】討論肝包蟲病患者出院的健康教育情況。目前大多數的肝包蟲病患者自身缺乏對肝包蟲的正確認識,對健康教育需求依然僅局限于他人幫助,缺乏自我護理的意識。通過對肝包蟲病患者出院健康教育需求進行分析,能夠說明我國目前大多數患者依然缺乏對單胞蟲的正確認識,也并不具備積極主動防御傳染的能力,必須要加強對肝包蟲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這樣才能夠促進患者能夠早日康復。
【關鍵詞】肝包蟲病;出院健康教育;需求分析
【中圖分類號】R5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3--01
肝包蟲病作為草原牧區(qū)最常見的寄生蟲病,能夠通過牛、羊、馬、狗等動物傳播。家犬和狐貍等野生動物是主要傳染源。犬因食入病畜內臟而感染。病犬排出的蟲卵,污染牧場、水源等自然環(huán)境及羊毛等畜產品。人由于與家犬接觸,或食入被蟲卵污染的水、蔬菜或其他食物而感染。飯前洗手是避免手上沾染的蟲卵入口的有效方法。深埋動物的尸體和不用生的動物臟器喂狗,可降低狗感染的機會。通過這些健康教育,大大可以降低人感染的幾率。
一、案例分析
和某某,男,49歲,玉龍縣龍蟠鄉(xiāng)新上村委會人。由于患有肝臟巨大包囊蟲病,在縣醫(yī)院進行手術治療,術后恢復效果良好,腹部切口愈合向國家給予出院。但是在出院之后,當地的群眾以及患者家屬,對肝包蟲病并不了解,以為該患者得了烈性傳染病,沒有人與他進行溝通和交流,以至于見到他都遠遠躲開,即便是做客也有人馬上離開,導致該患者在原有的村子無法正常生活。他將這一情況到我縣疾控中心地方病科進行反應,我單位人員立即組織專家前往對該村進行肝包蟲病進行全面的宣傳。讓更多的村民了解到肝包蟲病。
通過該案例能夠明確,由于肝包蟲病并發(fā)數量較少,很多老百姓對此并不熟悉與了解,所以必須要積極加強對老百姓進行健康教育,此外包蟲病是消化道傳播的,人通過觸摸感染犬的皮毛黏附蟲卵,這些蟲卵可隨食物經口進入體內而感染包蟲病。所以在出院之后一定要對患者進行定期的健康護理,確保疾病得到有效防控,避免重復感染。
二、肝包蟲病患者出院健康教育特點
肝包蟲病主要病因是因為肝包蟲幼蟲寄生在肝臟內部,導致患者身體機能和免疫力下降。主要并發(fā)病人群以30-39歲為主,隨著年齡增大發(fā)病率也明顯降低。
(一)健康教育知識需求者的特點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的肝包蟲病患者對健康知識需求主要以治療效果為主,對心理護理需求比較低。肝包蟲病患者對自我護理知識的需求與其他的需求相比較非常的低,這也說明當前大多數的肝包蟲病患者依然需要他人的救助,并沒有積極主動的進行自我護理的意識。
(二)出院健康教育方法的需求特點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的患者都選擇個別指導的教育方式。這也說明很多的肝包蟲病患者更習慣于接受醫(yī)生和護士的意見,患者處于被動接受的意見,這也能夠說明患者對醫(yī)生非常的信賴。這樣的健康教育方法缺乏有效的互動與溝通,也很難在短時間普及肝包蟲病知識。
在出院時很多患者都會選擇現(xiàn)身,說教或講解示范的方式,因為很多的患者對自身的健康變化情況有著切身體驗,這樣也足以說明肝包蟲病的治療具有明顯的效果,這也體現(xiàn)出肝包蟲病患者對健康教育方法的需求發(fā)生了明顯轉變,更愿意積極主動的與病患進行溝通與交流。
(三)肝包蟲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主要策略選擇
護理人員必須要對患者的疾病狀況進行全方位的評估,根據患者的疾病態(tài)度和對疾病的掌握情況進行分析,明確患者對肝包蟲病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的開展健康教育。
在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和醫(yī)生最主要的就是向患者介紹肝包蟲病的主要危害以及產生的原因,采取相應的策略,增強患者積極參與的興趣,保證患者提高自我防護的水平。在調查的過程中,由于大多數的肝包蟲病患者缺乏對心理護理的正確認識,應該對患者心理因素進行深的分析,通過恰當的鼓勵患者,讓患者樹立自信心,正確意識到心理作用對健康恢復的重要效果,增強患者心理護理的水平。
三、基層疾控中心開展肝包蟲病教育的重要意義
對于基層疾控中心開展肝包蟲病教育活動而言,最主要的就是動員全社會的支持與參與,增進個人的健康觀念,幫助個人轉變自身的危險行為,這樣才能夠減輕消除危害,保證肝包蟲病有效控制。
由于肝包蟲病在發(fā)病之后,會導致患者的神經功能受到嚴重損害,造成腦組織萎縮,影響患者自身的認知功能。最終使得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能力均有下降,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在臨床護理過程中,常規(guī)的護理方式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但是由于許多的肝包蟲病并沒有真正意識到疾病帶來的危害,而且自身的神經意識水平下降,會導致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自我管理能力明顯不足,嚴重影響患者的護理依從性,最終使得護理效果無法達到預期要求,而互動健康教育能夠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之上對患者進行心理教育,盡可能的緩解,患者出現(xiàn)焦慮不安等情緒。通過健康課堂講座的方式也能夠及時矯正患者對疾病的錯誤認識,幫助患者能夠增強治療的依從性,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在健康教育護理的同時還可以強化生活護理和飲食護理,積極轉變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提高患者治療的總體效果,幫助患者早日恢復自身的神經功能,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同時也可以幫助其他人群對該疾病有著全面的了解,增強對患者的包容性。
疾控中心人員自身必須要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對肝包蟲病有著深入的了解,這樣才能夠更加真實生動的向廣大人群再現(xiàn)肝包蟲病的危害,幫助人們能夠積極主動的認識到肝包蟲病預防的重要作用。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以及受教育者的文化水平,轉變自身的宣傳教育重點。例如,制定健康教育材料,廣大社區(qū)進行發(fā)放的方式,確保肝包蟲病知識得到全面普及。
參考文獻:
曾靜,葉建蔚,張靜,李靜.肝囊型包蟲病非手術治療方法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8,18(19):3790-3794.
母齊鳴,賀偉,侯桂敏,李春林,廖波,劉欣,盧建利.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肝包蟲病患者的臨床療效及術后并發(fā)癥對比分析[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8,15(04):14-17.
母齊鳴,賀偉,侯桂敏,梁勇,王剛,李春林,廖波,劉欣,葉智.腹腔鏡分別聯(lián)合肝包蟲內囊摘除術與解剖性肝切除治療肝包蟲病的臨床療效分析[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8,15(03):58-4.
高晶,馬潔,洛桑達瓦,王梅新.護理延伸服務對西部地區(qū)肝包蟲病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華護理教育,2018,15(03):191-195.
陳姍姍,単珍卓瑪,賈瑞蕓,何東明.甘孜地區(qū)肝包蟲病患者優(yōu)質圍手術期護理對策及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03):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