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健康〉教學改革指導綱要(試點)》《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行動方案(2020-2030)》發(fā)布會在華東師范大學舉行
本刊記者
關鍵詞:健康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體育與健康》教學改革指導綱要;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行動方案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D?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0)12-000-02
2020年12月12日,首屆全國中小學和高校健康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體育與健康〉教學改革指導綱要(試點)》、《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行動方案(2020-2030)》發(fā)布會在華東師范大學舉行,高校和中小學教指委成員、全國百余所中小學校長應邀出席,共話體育教學改革和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策略。教育部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為首屆全國中小學和高校健康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頒發(fā)聘書并發(fā)表重要講話。
會議發(fā)布了首屆全國中小學和高校健康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組織機構、成員構成、工作章程和工作規(guī)劃,并部署了2021年全國中小學和高校健康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相關工作。首屆全國中小學健康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共55人,高校健康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共73人。全國中小學和高校健康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要發(fā)揮咨詢、研究、評估、指導等作用,組織開展全國中小學和高校健康教育教學重大理論與實踐研究,就教材建設、教育教學方法改革、師資隊伍和學科建設等向教育部提出精準、專業(yè)、科學、嚴謹的咨詢意見和建議,開展中小學校醫(yī)和健康教育教師培訓、成果鑒定和教學督導檢查等工作。
《〈體育與健康〉教學改革指導綱要(試點)》發(fā)布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精神以及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體育總局和教育部《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fā)展的意見》等,進一步深化體育教學改革,指導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科學、規(guī)范、高質量地上好體育課,更好地幫助學生在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促進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特制定本《〈體育與健康〉教學改革指導綱要(試點)》?!毒V要》對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工作、指導體育教學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指導。
《綱要》的核心內容:一是指導如何實現“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二是指導如何把握“教會、勤練、常賽”,促進育人目標的達成。
《綱要》的主要舉措有:
1.更新教學觀念。站在綜合育人、培養(yǎng)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高度,完善體育課程一體化的思路,過程強化“教會、勤練、常賽”,有效促進體育教學改革目標的達成。將“以教定學”觀念轉向“以學定教”,充分把握學情,注重個體差異,合理把握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有效發(fā)揮,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2.優(yōu)化教學內容。圍繞“教會”“勤練”“常賽”優(yōu)化教學內容。教會——重點教會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等。勤練——體育課堂要強化練習,練習的內容既要打牢基本運動技能基礎,又要合理安排專項運動技能的練習。常賽——保證課課有教學比賽,人人有參賽項目,特長有專項聯賽。
3.創(chuàng)新教學過程。有條件的學校,小學高年級以上可采用“體育選項走班制”組織形式,確保形成一校多品、一師一專、一生一長的體育教學改革實效,全面把握“教會、勤練、常賽”一體化系統(tǒng)性教學思路與方式。
4.完善教學評價。改進對體育知識、健康知識等的評價;突出對基本運動能力的評價和專項運動能力的評價;完善對學生健康行為和良好品德的行為評價;對標《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強化對中小學生的體質健康評價。
5.師資保障。配齊配強各級教研員,發(fā)揮重要的教學改革指導作用;中小學體育教師每周基本工作量保障12課時;每位體育教師每年參加不低于1次培訓活動;系統(tǒng)規(guī)劃按運動專項、教學能力、所屬區(qū)域、專兼職類型的分層分類精準培訓;關注農村體育教師、兼職體育教師的培訓及能力提升。
《綱要》的發(fā)布,預示著未來的體育教學改革更加具有了明確方向,體育教學必將會更規(guī)范、科學、系統(tǒng)、有效?!扼w育與健康》教學改革指導綱要(試點)由教育部體衛(wèi)藝司委托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制完成。
《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行動方案(2020-2030)》發(fā)布
《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行動方案(2020-2030)》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通過提供有效的體育健康促進實施策略和行動計劃,營造積極的身體活動支持環(huán)境,為學校、家庭、社區(qū)及有關部門提供了一整套完整且極具操作性的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行動方案。
據介紹,該方案的研制背景是基于世衛(wèi)組織的最新調研結果。在世界范圍內,約80%的青少年未達到每天60分鐘的中等到大強度的身體活動建議標準,各國青少年普遍存在身體活動不足的公共健康問題。行動方案的核心使命在于“從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高度著眼,從多學科視角出發(fā),將國家的政策引導落實為可規(guī)劃、可實施、易操作的具體舉措,促成體育與健康、體育與教育的深度融合,使體育成為惠及每一位兒童青少年成長的有力抓手”。
本方案提出了“興、融、親、常、智”的“5+體育”行動愿景,即興體育(“民族+體育”):以體興國,譜寫健康中國新模式;融體育(“素養(yǎng)+體育”):創(chuàng)新提質,鑄就新時代追夢人;親體育(“家庭+體育”):體育人家,建立健康親子關系;常體育(“生活+體育”):全民運動,構建體育生活常態(tài);智體育(“科技+體育”):體科“聯姻”,助力未來體育新發(fā)展。
新編制的這份體育健康促進行動方案,以“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為出發(fā)點,從兒童青少年所處的全生態(tài)環(huán)境入手,輻射課內、課外、校內、校外四大領域,形成校園、家庭、社區(qū)一體化的促鍛煉、增體質
機制。
1.實施優(yōu)質的體育與健康課程
學生每節(jié)體育課的運動密度要達到75%以上,運動強度達到心率140~160次/分,每節(jié)課的運動技能練習時間為20分鐘左右,體能練習時間為10分鐘左右,徹底改變體育課不出汗、不對抗的頑疾。
2.營造濃郁的“活力校園”氛圍
每班每天至少開展兩次文化課堂中的微運動,學生每天在校內參與不少于60分鐘的中高強度身體活動,師生共同參與每天30分鐘的大課間活動,教職工每周累計參與不少于180分鐘的中高強度身體活動。
3.建立“家庭—學?!鐓^(qū)”多元聯動機制
家長每學年組織或參與學校的體育活動不少于3次,家長每學年陪伴孩子參與社區(qū)組織的體育活動不少于3次,學校每學年至少舉辦兩次聯合家庭和社區(qū)共同參與的大型體育健康促進活動。
4.推行科學的“賽事挑戰(zhàn)”獎勵計劃
設立“健康冠軍”“健康精英”“健康達人”“健康能手”等賽事獎勵項目,強化兒童青少年體育參與的動機與興趣,真正做到人人有比賽、人人能挑戰(zhàn)。
5.建立動態(tài)持續(xù)的運動智能監(jiān)控體系
重點關注體育課堂教學指標、體育考試指標、健康生活指標、主動健康指標等四個方面問題,其中必須包括體質健康水平、運動技能成績、身體活動水平、久坐行為、身體形態(tài)、視力水平、睡眠情況、心率變化、生活質量指數等項目。
“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行動方案”研制團隊由華東師大體育與健康學院院長季瀏教授和學院黨委書記汪曉贊教授領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