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晶 ,莊 婕,張士俊 ,徐一新
(1.上海健康醫(yī)學院藥學院,上海 201318;2.上海旭東海普藥業(yè)有限公司,上海 201206)
隨著教育的飛速發(fā)展,我國出現了各種形式的慕課平臺和教學助手App,如學堂在線、人衛(wèi)慕課等高質量的慕課平臺。除此之外,隨著移動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各類移動教學助手層出不窮,不僅讓教師教學更為智能化和便捷化,更讓學生學習的方式逐漸地由系統(tǒng)化學習轉向了碎片化學習,由課堂學習延伸到了線上學習。以上種種雖然讓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更便利,但是否能夠讓學生真正獲益,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呢?筆者認為這些技術和手段最終都僅僅是輔助手段,要真正能夠讓這些技術和手段帶來學生學習的效益,還在于教師如何組織教學以及如何利用這些手段來進行學生學習過程化的評價。
藥劑學是研究藥物制劑的處方設計、基本理論、制備工藝和合理應用的綜合性技術科學,是藥學專業(yè)的主要專業(yè)課之一[1]。該課程知識點散而多,有關制劑工藝部分偏重實踐操作,有關新劑型的內容又注重理論研究。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該課程開發(fā)了大量的信息資源,為該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奠定了基礎,但是課堂授課的時間畢竟有限,如何能夠既保證知識點的覆蓋,又能有時間充分地展示信息化資源幫助學生理解呢?多年來筆者在藥劑學教學實踐中嘗試使用了多種平臺和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下面對于各個平臺使用心得總結如下。
雨課堂是學堂在線與清華大學共同研發(fā)的一款集微信與演示文稿軟件(Power Point)于一體的網絡智能教學終端[2]。優(yōu)點是不需要安裝App,學生掃碼就可以進入課程,能夠滿足教學課件及各種信息資源的共享,并且具備進行課堂教學測試、彈幕互動、對課程評價等多種互動功能。使用雨課堂授課,上課過程中需占用學生手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學生上課玩手機的問題。但是在筆者所在單位試用中,存在由于網絡不穩(wěn)定導致經常性中斷而影響上課進度的情況,因此需要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才能流暢使用,不能廣泛地用于各種班級。
藍墨云班課App是藍墨科技推出的一款移動教學助手App,也是國內唯一融入人工智能技術的智能教學工具。它基于移動互聯環(huán)境,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即時互動、資源推送和作業(yè)任務,促使學生在移動設備上自主學習,實現對學生學習的過程性考核。筆者于2015年開始在教學中使用藍墨云班課,本App的優(yōu)點是安裝簡便、界面友好、可以與實際建制班級同步,能夠實現課前資料上傳、課中各類教學互動、課后作業(yè)布置、答疑和互動,并有經驗值直觀顯示學生的學習情況。跟雨課堂相比,對于網絡的依賴性比較小,學生在課余任意時間進行學習和與教師的互動,對于教師而言,該App的作業(yè)提交批改功能和最后過程性評價導出功能,大大節(jié)省了教師的授課管理時間。雖然這款App作為教學助手非常理想,但是不能提供在線節(jié)段學習,因此不便于進行小規(guī)模的私有在線課程(SPOC)。
類似智慧樹這樣的學習平臺,通過系統(tǒng)制作藥劑學課程節(jié)段微課上傳到平臺,課程內容與課堂授課同步。在慕課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SPOC既融合了慕課的優(yōu)點,又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更好地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育理念[3]。課程初始,還是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引導學生學習藥劑學課程的方法,進入學習課程的狀態(tài),然后逐漸將原本課堂講授的部分內容讓學生課余線上學習,課堂教學的時間更多地用于討論和難點講解,這樣既不至于給學生形成過多的學習壓力,又克服了慕課存在的學習完成率低下的缺點,真正達到了線上和線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目前筆者使用在線課程時間不長,因此本文后面的形成性評價還是以云班課的實踐經驗來論述。
教學評價貫穿于教學的整個過程,是教學改革和學生學習的“指揮棒”,對教學過程起到評定、檢測、導向、反饋等作用,對于良好教風和學風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相比傳統(tǒng)的終結性評價,大家一致認為注重過程,關注學生成長的評價方式更為合理。目前常用的關注過程的評價有過程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而對于過程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的概念,各個學校和學者有著不同的界定。潘尖等[4]認為形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在理念、評價的內容選擇、評價方法、評價的功能、評價所面向的主體對象等方面都有不同,形成性評價較過程性評價更為傳統(tǒng),或者說,過程性評價是形成性評價影響下教育評價的產物,這也是教育評價改革優(yōu)化進程中的必然趨勢。姜華等[5]則是認為形成性評價即為過程性評價,過程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考核模式符合醫(yī)學人才培養(yǎng)要求,實現了對整個教學活動進行客觀評價,使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得到及時發(fā)現和解決,從而保證教學始終圍繞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目標進行。而本校教務處的文件定義是,形成性評價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態(tài)度、策略等方面的發(fā)展所做出的評價。形成性評價不僅關注目標,還更加關注評價的過程,形成性評價包含過程性評價,它不偏重目的或者過程,屬于教學的一部分,是不會脫離教學的一種評價。因此筆者在本文中所提及的形成性評價采用本校教務處的定義。
在沒有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前,筆者在授課過程中也一直關注到學生的學習情況。課程教學中利用一些教學活動例如測驗、案例討論、課堂回答問題等,觀察學生學習情況并做一定的記錄,然后在期末評價的時候,根據平時數據給學生評定平時成績。這種方法相比現在的形成性評價,不成系統(tǒng),不夠嚴謹和公開,少數學生甚至最后會質疑他的平時成績,另外沒有借助一定的平臺,大量的數據記錄和錄入也加大了教師的工作量。因此真正的形成評價指標不僅本身要客觀有效,而且還要讓使用者正確理解,除了專業(yè)任課教師能夠根據指標進行教學實施和評價外,學生能理解指標也非常關鍵,除了讓其知道評價要點外,更重要的是讓其知道翻轉課堂學習的關鍵點[6]。
本校藥劑學教學團隊在三年中利用藍墨云班課平臺進行藥劑學混合式教學實踐,實踐過程中針對藥劑學的課程評價進行了多次討論和應用對比研究,對不同指標進行刪減、調整和優(yōu)化,本著簡單易操作和師生認可的原則,初步構建了符合我校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特點的藥劑學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形成性評價指標,見表1。
在指標體系中,課前占10%、課中占40%、課后占50%,體現了課后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另外所有二級指標中,對于學生學習情況有較高區(qū)分度的項目主要是文獻閱讀思考情況、課堂回答問題情況和課堂參與討論情況,另外的項目以考查學生學習態(tài)度為主。在云班課平臺每周會有AI機器人向教師和學生反饋一周學習情況,教師可以根據數據,對不同學生調整教學策略,給后進的學生不同的任務使其能夠完成評價項目,體現了形成性評價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自身變化的特點,最后以上的評價體系在開課之初就公布給學生,并進行必要解釋。
表1 藥劑學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過程性評價指標
根據形成性評價指標,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學習的細節(jié)都將由在線學習平臺或者教學助手記錄保存,每個活動都由教師進行評價后以經驗值或者積分的形式累積到平臺中每名學生的賬號中。在課程結束后,教師通過導出平臺數據,根據學生每個指標所獲經驗值或者積分轉換為百分制分數,再進行權重加成后匯總出學生的過程性學習評價結果。
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形成性評價對于提升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有很大的幫助。首先,形成性評價體系的清晰、合理和透明,有助于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了解自己和其他同學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會出現傳統(tǒng)評價中,有些學生直到期末才突然發(fā)現平時分數很低的情況。在實踐過程中,筆者明顯感覺學生的學習時間變長,學習的效率提高了。其次,形成性評價體系的完善,是對一門課程教學過程制訂了一定的標準化實施要求,讓授課教師更積極地設計并開展各類教學活動,讓各個評價指標有所體現,不再停留在傳統(tǒng)的書面作業(yè)和測試上。最后,筆者認為形成性評價指標和權重不應該絕對固定,應該根據授課對象和課程的不同進行調整,只有符合課程特色的指標,才能讓師生可以接受和實施,并取得良好的結果。